賈敬亮,曹玲芝,張鵬程,夏 蘭,劉玉霞,張 楠
(1.衡水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053000;2.衡水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053000;3.棗強縣農業農村局 053100;4.景縣農業農村局 0535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迅猛發展,畜牧養殖業產生的大量糞污給自然環境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畜禽糞便污染問題已成為了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一大難題,2014年以來,國家相繼頒布了《畜禽規模養殖防治條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計劃》等法規治理污染問題,于是,各種糞污治理技術備受關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徹底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尤其是如何治理好畜禽養殖所產生的糞污及廢棄物并加以利用,是現代農業農村環境治理需要解決的的重要難題。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是目前治理畜牧業污染最有效的途徑,文章通過對衡水市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的現狀進行調研分析,針對當前存在問題提出了適合衡水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對策建議。
衡水是畜牧業大市,近年來,我市堅持“穩增長、保供給,強特色、保安全,提質量、保生態”的發展理念,在畜禽標準化建設、生態化養殖、產業化發展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市畜牧業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發展勢頭,截止2020年底,全市有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422家,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37.2萬t、38.1萬t、28.2萬t,同比分別增長7.8%、蛋13%,18.5%。生豬存欄198.1萬頭,同比增長15.6%;生豬出欄300.5萬頭,同比增長5.6%;奶牛存欄6.93萬頭,同比增長2.9%;肉禽出欄4640.6萬只,同比增長12.7%。
多年來,我市把畜禽糞污治理工作作為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現代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項工作來抓,堅持科學規劃,綜合施策,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治理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堅持市場化運作,積極吸引社會投資,構建了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畜禽糞治理格局;二是堅持綠色發展,積極探索形成了七種有效治理模式:固液分離還田利用模式、沼氣生態循環利用模式、糞污生物轉化綜合利用模式、有機肥生產模式、發酵床養殖技術模式、固液分離污水達標排放模式、集中處理中心模式。三是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嚴格按照要求,完成了“三區”(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劃定工作,并積極開展禁養區調查摸底和專項整治方案制定等各項工作。2021年,完成37家三級水平規模養殖場向二級或一級提檔升級,9家二級水平規模養殖場向一級提檔升級,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5%以上。
我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規范要求,執行標準不一,資源化利用不當而導致環境污染的現象時有發生。大多養殖場還是傳統養殖模式,普遍存在氣味、污水、糞便堆放、病死畜禽處理等難題;部分養殖場由于歷史原因,選址不合理,分布不均,規模較小,污染防治設施較差,已建成的治污設施,普遍存在處理規模偏小、設施不完善、運行不正常等問題,有的甚至閑置不運行;部分規模以下養殖場沒有治污設施,廢水直接排向外環境;另外,執法部門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執法工作當中存在監管體制不健全、人員及經費不足等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養殖戶對養殖糞污的污染問題存在誤解,都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解決。
認真貫徹國家的相關政策文件,明確目標任務和相關要求,政府制定適合我市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規劃及方案,完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相關執法體系,召開會議并積極調研督導,以促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實施好在畜禽糞污治理專項經費的補貼政策,并對縣政府實施畜禽糞污治理工作的績效考核制度,開展養殖業環境污染評估工作,加大對養殖環境污染的執法力度,切實對養殖戶做好宣傳引導、督導檢查、技術服務和業務指導工作,并在企業申報畜禽糞污處理項目、選擇糞污處理方式路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對各縣市區整治工作進行指導,重點檢查在整治行動中,是否認真對列入問題清單的養殖場及時進行技術指導,追蹤移交生態環境部門重點問題養殖場是否整改或依法查處情況,畜禽規模養殖場提檔升級情況,新建養殖場“三同時”執行情況等;對工作落實不力,推進措施不到位、不及時,未能完成任務目標的,及時函告當地政府;推進白洋淀上游潴龍河兩側1km范圍內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嚴禁新建和改擴建畜禽規模養殖場。
積極落實國家省畜禽糞肥利用種養結合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提升養殖場戶標準化率,對養殖場的基礎設施及糞污處理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向養殖戶積極推廣先進的糞污處理模式,鼓勵相關單位,積極引進先進處理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效率,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推廣實用、適用的施肥機械,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降低糞肥施用成本,提高糞肥還田效率,統籌配套土地,降低糞肥加工、運輸成本。在具體工作中,堅持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以優化畜牧業發展布局作為治本方向,以加強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作為攻堅破題方向,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積極吸引社會投資,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方法,著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行動,最大限度地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政府可加大糞污處理設施補貼力度,在糞污資源化利用易損件、處理難點等多方面入手,在養殖場比較密集的區域,建設專業的糞便堆積場所,便于對周邊的養殖糞污進行有機肥生產并對糞污的環境污染加以控制,在有機肥銷售上,對購買有機肥的農戶可進行適當的補貼,確保有機肥能夠還田做到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