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杰
(秦皇島市撫寧區農業農村局獸醫站 066399)
布魯氏桿菌病會對牲畜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在人身上也有發生,主要包括羊種、牛種,沙林鼠種、豬種。 除了沙林鼠種之外,其他的種類均屬于人畜共患病,其中羊種的布魯氏桿菌傳播性非常強, 在感染布魯氏桿菌病后會對病羊體內的生殖系統和關節造成嚴重威脅,所以會造成養殖業巨大損失。 目前沒有針對羊布魯氏桿菌病治療的特效藥,所以主要以預防為主。
布魯氏桿菌病又被稱之為懶漢病和波狀熱,一旦感染后會對牲畜的生殖系統和關節,造成嚴重破壞。 妊娠期的母羊患病以后會導致流產、 胎衣不下等問題, 還可能造成母羊生殖器官發炎,公畜發病以后會出現睪丸炎、不育、關節炎等癥狀,一旦發生布魯氏菌病感染, 很容易造成牲畜的生產性能和繁殖能力受到影響,最終使得養殖產業受到威脅。 由于大部分地區沒有形成完善的動物疫情檢疫機制, 羊在上市流通后也沒有制定相關的規范和策略,導致檢疫效果不理想,一旦患病羊在市場上流通,甚至會增加布病傳播的范圍,給布病防治工作帶來嚴峻挑戰,而且有關部門對疫病檢驗制度不夠重視, 沒有定期對羊養殖過程中進行免疫接種工作,造成布病發病頻率變得非常高。
羊布魯氏桿菌病,主要通過生殖道、皮膚黏膜和消化道感染,通過吸血昆蟲也能夠快速傳播。 一旦羊群中發生布魯氏桿菌病,就會造成懷孕母羊流產,隨著病情的加重這種現象也會不斷增多,而且羊布魯氏桿菌病與季節沒有明顯的關聯,通常在每年2~4 月份是羊布魯氏桿菌病發病的高峰期。隨著羊年齡的不斷增長,發病率也會顯著升高。 羊布魯氏桿菌病在羊群中感染以后,會導致生殖器系統發生變化, 其中公羊睪丸出現萎縮, 母羊流產。 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危害羊群健康。
認真做好羊場選址工作,盡量遠離學校、醫院、牲畜交易市場和其他人口密集區域。 我國農村地區大部分都屬于散養戶,所以要注重養殖地與人居地之間的有效隔離, 在放牧期間要盡量遠離人口聚集區, 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避免人畜之間感染。 其次,如果養殖場此病為陰性,則必須始終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禁止從疫區引進種羊,能夠有效切斷羊布魯氏桿菌病傳播途徑,在養殖期間要對羊群定期進行檢疫工作, 尤其是母羊妊娠期要注意密切觀察,避免羊布魯氏桿菌病發生。 在羊布魯氏桿菌病預防時,還要注重疫苗接種,真正做到有效預防羊群的感染問題。
如果羊群出現了羊布魯氏桿菌病例, 則必須要做好凝集反應和變態反應檢驗檢疫工作,且每年需要檢驗2 次以上。 病羊檢測結果呈現陽性,則必須要進行及時淘汰,對于疑似病例可以立即隔離處理,并且進行反復檢驗,對于病羊所在的圈舍,或者其他設備,要及時進行清理消毒,在母羊妊娠期間,如果感染了羊布魯氏病則必須要進行嚴格消毒并且焚燒處理, 禁止隨意丟棄或掩埋母羊妊娠分泌物,不要接觸到其他設備,除此之外要想有效預防羊布魯氏桿菌病,還必須要加大宣傳力度,為廣大養殖戶宣傳羊布魯氏桿菌病的相關知識,提高養殖戶的專業素養,確保羊布魯氏桿菌病的有效。 在羊布病防疫的過程中,需要在春秋季分別進行集中檢測, 如果檢測出陽性結果需要將患病羊立即隔離,并采取撲殺以及無害化處理。 在檢疫的同時還要對飼養圈舍做好消殺工作,從而有效降低羊布病發病幾率,在引種時要做好過程免疫,避免在運輸途中接觸到致病源,對于運輸車輛和運輸人員需要提前殺毒,運輸人員要避免直接接觸羊,通過對場內羊進行定期的血液檢測,從而有效避免場內存在致病源。 在異地引種之前, 必須要由當地的疫病檢疫部門出具相關的檢疫證明才能夠引入,在引入后需要提前隔離一個月,經飼養的動物疫病防控機構檢測以后才能夠合群飼養。 要加強免疫,必須要有合理的免疫程序,要嚴格按照國家的防疫規定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對羊進行免疫,一般采用布病的防疫措施。 A19 型弱毒活疫苗對成年接種。 在羊布病防疫時需要采用M5 型弱毒活疫苗,每一頭成年羊接種一份。 在疫苗接種完畢后,嚴禁使用抗生素,盡量減少消毒劑的使用,這樣才能夠避免其他藥物對疫苗免疫造成干擾。 對于患病羊需要暫緩疫苗接種,在疾病痊愈后再開展免疫接種。 保證疫苗接種的有效性,并且在羊體內產生抗體,此外還需要對疫苗的接種進行詳細記錄,確保防疫流程順利開展。 加強宣傳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布病防控的過程中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針對高危人群進行防治知識宣傳普及, 使患病人群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未患病人群能夠有效預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對免疫檢測、撲殺消毒等綜合防控措施,保證布病防疫的整體水平。將政府補貼免疫項目落到實處,提高陽性畜撲殺補貼力度,減少養殖戶的整體經濟損失。 同時要實現無害化處理的經費投入保證羊布病有效預防。 如果羊在運輸1 個月后沒有異常,將經過相關檢疫工作,與其他牲畜混合。 加強對外國羊的檢疫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布魯氏菌病的擴散和發生。 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措施,
布魯氏桿菌病會對病羊的生殖道皮膚黏膜,消化道造成感染,而且會在人畜中傳染,要想實現布魯克桿菌病的有效防控,首先要科學選址,確保養殖場附近沒有污染源,其次要進行定期檢疫,做好疫苗接種工作一旦發現布魯氏桿菌病,則必須要做好消毒處理。 有關部門要及時發現牛羊布病,防疫工作存在的各種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手段,及時有效解決布病防治工作,提高牛羊布病防治的整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