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鋒
(漯河市源匯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462300)
養豬場老板既是疫病防控的主體也是第一責任人。如何保持豬群的健康是養豬場生產管理方面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豬場盈利的重要保障。 獸醫專家們以前往往從運用消毒、藥物、疫苗等多方面控制,但這兩年來非洲豬瘟等傳染病的發生讓傳統獸醫面臨不小的挑戰。面對非洲豬瘟等新型動物傳染病,豬場凈化、生物安全綜合防控措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此作為基層動物防疫部門一員,談談生豬疫病防控方面的一點看法,希望對廣大的養豬場老板有所啟發。
了解養殖場周圍的情況,建立生物隔離帶。 在場區外部種植綠色灌木,圍墻或者天然溝渠等隔離,阻斷疫病從外面向內部傳播。 另外進入場區內部的人員、車輛、投入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毒從外部進入。 場區內部分區也要有隔離措施,做好配種、產房、保育、育肥相互隔離,使用樹木等隔離保持適當距離。 有條件的場可以配種、產房、保育、育肥各自設置一個場區互不影響。二是做好場區外部疫病流行及發病情況調查。 當地的市、縣區的動物疫病防控部門每月都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調查周圍的疫病流行與發病情況, 還會選擇二級、 三級監測網點進行抽血檢測,監測轄區內常見動物疫病病的免疫后體內抗體情況。 豬場技術人員可以與當地動物疫病防控部門及時溝通, 了解近期流行病學調查與抗體監測情況,根據市、縣區的流行病調查結果與抽血抗體檢測結果來判斷周圍的疫病發病情況與豬群健康狀況,根據周圍疫病情況來調整本場免疫程序與預防措施。 三是場區內部制定科學免疫計劃, 有計劃有目的地對豬場可能存在的疫病進行免疫, 并根據免疫情況有選擇地對抗體產生情況進行檢測, 可以抽血送到當地獸醫實驗室進行委托檢驗或者到具有動物疫病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自費進行檢測, 根據檢測的結果做出合理的判斷并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置, 對沒有抗體豬群進行補免或者淘汰。
主要是控制引種,控制人員、車輛、投入品、生活用品等。 控制引種包括種豬與精液。 引進種豬要查看對方的免疫程序,要求對方出具非洲豬瘟、豬瘟、藍耳病、口蹄疫、偽狂犬等病種的疫病檢測報告,確保非洲豬瘟檢測陰性,豬瘟、藍耳病、口蹄疫、偽狂犬等抗體合格,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檢疫合格證明,方可引進。 引入后進行隔離,隔離期滿后方可引入場內單獨飼養,等到再次抽血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混群。 精液也要嚴格引入。
對外出入場內的人員一律在生活區隔離, 隔離期滿方可進入生產區。 豬場一般禁止外人進入,確須進入生產區的必須進行消毒,洗澡間洗澡更衣,并進行再次消毒后方可進入。 運輸飼料疫苗、 獸藥等物品指定專一車輛并在指定地點停放每次使用進行嚴格消毒避免疫病傳播。 其次,因出售、檢測等原因已出場的豬只不得拉回,場里定期宰殺健康豬供職工食用,不準購買或者外帶豬肉及制品。 場內各豬舍員工不得隨意串崗,不得飼養其他動物。 各個生產區的豬只要做到全進全出式生產,這樣可以避免生長不良豬, 病豬或者病原攜帶豬在下一批豬進來后成為傳染源感染新進的豬只,也免于豬舍的清洗與消毒,空欄后便于下一批豬只得轉入降低這些負面影響給豬場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預防疫病最好的方式是進行疫苗注射。 養殖場應該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根據季節變化進行普防與補免,根據豬群抗體檢測情況對免疫程序進行動態調整。 其次進行消毒工作,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并根據季節變化進行適當調整消毒頻率并定期輪換消毒藥品,對全場進行無死角環境消毒與帶豬消毒,包括進入場區的投入品(包括飼料獸藥疫苗等)與生活用品進行消毒,豬群出欄后對豬舍與設施進行徹底清洗也要進行消毒并進行空圈后再次使用前進行消毒。 其次進行藥物預防與保健,針對豬群各個生長階段情況與氣候變化制定藥物預防措施,定期驅蟲,對發病豬只及時進行治療在夏季、冬季,疫苗免疫前添加電解多維預防應激。
疫病凈化是徹底解決豬群疾病的有效方法, 主要用來清除某些危害嚴重的疫病,例如藍耳病、支原體肺炎、豬偽狂犬、傳染性胃腸炎等。疫病凈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根據本場情況制定疫病凈化確定凈化病種、確定目標、制定制度、實施方案,開始進行凈化工作,進行驗收。 開展凈化工作從免疫預防、檢測凈化、封群管理,逐步降低發病率,有效消除病原最終實現減針減負,健康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