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蓓蓓,鄒玖零,蔣竹英,張志剛,禹小芳(永州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425000)
近年來,永州市加大招商引資和政務服務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吸引諸多大型生豬企業入駐,積極推介“公司+養戶”模式,生豬產業得到長足發展,2019 年生豬出欄607 萬頭,位列湖南省第一。 通過對永州市生豬產業為期一年的摸底調研,收集發展經驗和剖析問題,形成生豬產業調研報告,為全國其他地方發展生豬產業提供借鑒。
永州地處湘桂粵交界,與廣東一衣帶水、人緣相親、商緣相連,永州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優化生豬養殖結構,大力打造大型供粵港澳生豬產業基地。
為有效防治畜禽養殖污染,合理布局畜禽養殖場所空間和結構,永州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重新開展畜禽養殖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適宜養殖區劃定工作。
永州堅持走生態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發展路子,制定了“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套管理班子、一個工作方案”的養殖項目建設工作機制,落實優惠政策,強化協調服務,加快推進生豬擴能項目建設,新增產能突破220 萬頭。
永州市屠宰加工產業園的建設力度,全市新增冷鮮肉加工能力有望突破200 萬頭以上。 同時,加快現有生豬屠宰企業冷鏈設施改造,達到供穗豬肉冷鏈體系建設標準,改變過去單一繁養模式,建立生豬育、繁、養、宰、銷產業鏈。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發布的數據顯示,非洲豬瘟疫情仍在亞歐大陸上蔓延, 中國報告的ASF 新發疫情造成致死率平均達70%,自2019 年9 月以來大致呈現逐月升高趨勢,有3 個月的致死率達到100%。 整體來看,非洲豬瘟疫情在中國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防控依然面臨來自違規調運等諸多方面的風險。 同時,隨著《非洲豬瘟疫情處置實施方案》防控策略持續更新,防控技術性要求逐步提高。
因受非洲豬瘟疫情與豬周期的疊加影響, 永州市存欄生豬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特別是能產母豬數量銳減,既導致養殖戶近期補欄困難,又引起仔豬價格猛增。 而且,造成部分大型生豬企業和自主經營的養殖戶因缺乏豬苗而停產。
目前,在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營商模式下,生豬企業、屠宰場及農貿市場等銷售終端之間無供銷協定, 隨著豬肉消費旺季的到來,因豬肉供應緊張且受價格波動影響,難以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要或者會造成供銷不穩定和區域失衡。
大力落實“國五條”及“省十二條”等生豬產業發展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科學性。 在爭取國家、省級資金支持的基礎上,還應整合地方財政資源,在良種繁育、引種擴能、現代養殖設備、糞污綜合治理、科技創新與示范推廣、用地、融資等方面給予扶持,并保持政策的相對連續性。
推動實施非洲豬瘟分區防控,切實發揮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全力抓好轄區內防控措施落實,共同研判區域防控形勢,共同落實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措施,構建生豬產業發展共同體。
大力推進生豬產業項目全鏈條建設,優化生豬產業布局,加強生豬種質資源保護,推動生豬養殖場的改造升級,構建現代的生豬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地方名優品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強農業信貸擔保機構加大對生豬產業擔保融資力度,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對生豬的保險覆蓋面, 多渠道分散生豬養殖風險。 加大各地對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的支持,擴大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比重,穩定生豬生產。 暢通生豬企業、屠宰場和銷售終端的供求信息,做好產銷對接。 對哄市場價格、私屠濫宰、銷售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保證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