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朵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農牧綜合服務心 851100)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對動物蛋白需求量逐漸提升,使畜牧業得到了快速地發展。在西藏地區,現代畜牧業要想實現發展就需要以草業作為支持,通過高質量的草產業使畜牧產業質量得以提升,進而使人們對動物蛋白的需求得到滿足。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就草業在畜牧業發展中的作用介紹如下。
近年來,畜牧業發展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當前西藏地區畜牧業發展仍然以中小型為主。要想促進畜牧業實現持續發展,就需做好宏觀系統規劃工作。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需要對產業鏈條進行不斷地完善以及延長,促進草牧業實現持續協調發展。現階段,草業以及畜牧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種草不養殖、養殖不種草”的問題,需要對這一供需不平衡、效益穩定性不足的問題有效解決,使草業以及畜牧業具備更高的附加值;需要將草地資源優勢凸顯出來,通過多種經營實現草地旅游產業發展,進而使整體經濟效益得以提升[1]。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草業能夠提供生產環境以及優質飼草料,使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廢棄物等得到有效消除。
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草業的主體功能便是提供支持以及保障。在游牧生活當中,人們通過對牲畜進行馴化以及對牧草進行儲藏的方式以獲取資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不斷地提升,草地資源開發利用產業以及草產品加工產業等相關延伸產業逐漸誕生。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人們逐漸對草地資源有所忽視,過度放牧以及種植引發牧區天然草原生態日漸惡化。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逐漸增強,草業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逐漸開始探究畜牧業、農耕業與種草、種糧之間的平衡發展。
在自然保護區、草種基地建設、退耕還草等各種政策的實施下,人們逐漸開始探究如何實現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及飼草料間的協調發展,使得草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不僅草原生態環境逐漸恢復,同時一系列完善的對策以及手段也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通過草原改良以及人工種草等的有效恢復,牛羊生產能力得到了明顯地提升,使人們獲取了充足的畜產品供應。
我國畜牧養殖產業養殖規模逐漸增大,牲畜存欄數量逐漸和組件增多,飼草飼料的供應問題日漸凸顯。當前,飼草飼料供應不足、調余不缺等各種問題對畜牧業養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人工種草、管理以及利用草地、加工以及調制牧草等一系列行為可以實現此類問題的有效處理。在畜牧業具體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養殖戶具體狀況、養殖規模、養殖品種、氣候以及土壤因素等選擇適宜的牧草品種,明確其具體的播種以及利用方式,防止牧草種植過剩或者種植不足等問題的出現。
當前,可以結合養殖種類及實際營養需求估算每年所需優質牧草的具體數量,結合實際狀況選擇適宜的牧草品種并確定種植面積,通過種植存儲保證草飼料在一年四季均得以平衡并且充足的供應。以“以畜定草”作為基本原則,使生產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均得以提升,使主動養殖方式逐漸取代傳統依靠自然的被動養殖方式。因而,在畜牧產業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要使飼草飼料的穩定性得到保證,促進草業穩定發展,進而提高畜牧養殖的質量。
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牲畜以及草地是最為關鍵的物質基礎。要想促進畜牧業穩定發展,就需要為其構建一個良好的草地生態環境。對草業大力發展,不僅可以使綠色覆蓋面積有所增加,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光能利用效率,通過加速能量以及物質循環,使農業水平從根本上得以提升,通過退耕還林還草工作的有序開展,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2]。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需要對草業發展加強重視,通過強化基礎建設,使畜牧業獲取充足的飼料,降低資金的投入量,不斷提升養殖收入,進而促進畜牧養殖實現健康發展。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天然牧草普遍覆蓋率較低,在水源涵養以及水土保持方面能力較差,缺乏足夠的利用價值以及生態價值,但是如果停耕天然牧草,仍然會導致農民收入的減少。此時,可以采取人工種植方式促進草業發展,一方面使草地生態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做好草業生態建設以及發展工作,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有效優化。牧草不僅能夠對雨水進行有效攔截,同時具備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可以降低城市內澇問題發生的概率,使地方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通過草業的大力發展,可以使畜牧業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促進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