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明
(行唐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留營分所 050600 )
近幾年,隨著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規模養殖企業的管理越來越重要了,規模養殖企業要想有好的效益,必須要全面系統地完成各個環節的管理,無論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對規模養殖企業的養殖結果帶來致命打擊,所以精細化養殖管理尤為重要,但就精細化養殖管理而言,大多數規模養殖企業都很難做好,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希望管理者必須搞清楚:影響規模養殖企業效益的問題到底有哪些?該什么時間解決這些問題?如何解決?解決的是否符合養殖條件?
對于規模養殖企業來說,人員管理是重要的關鍵因素,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臨時組建的團隊,從管理人員到一線飼養員,相互之間不了解,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加大。
管理人員職責不清晰,有問題不知該向誰匯報。管理混亂,都管又都管不到位,導致人員不知如何去工作,工作應該達到什么標準,亦或實際工作人員鬧情緒,人心渙散,形不成統一的目標,影響問題的解決,對后期的結果造成隱患。建議:人事管理,要注重組織設計、制度建設和企業文化的影響,對于人員的招聘、培訓、薪資、績效考核都要按流程執行,及時講解和通報。組織設計包括組織架構、崗位職責、組織流程。制度建設需要圍繞所有實踐中的工作分工項目,每有一個工作項目,就要有一項管理制度,所有的制度都是跟著工作項而制定,這樣員工的工作就能圍繞管理者的工作目標去做,并付諸于實現。
飼養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層次不齊;文化程度大多數不高,易沖動,難管理。因此對于飼養員的選擇和培訓很關鍵,他們來自哪里,什么性格,工作心態,是否有幫派現象等,這些都是規模養殖企業應考慮的,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應的管理理念,否則,會直接影響規模養殖企業的效益和長遠發展。
有的老板把養殖效益全寄托在場長身上,可大多數場長都是技術出身,沒有學習過組織管理,所以組織管理能力差,溝通技巧欠缺,處事方式不藝術,這就需要規模養殖企業重點培養場長的組織管理能力,給場長學習機會,并輔助場長提升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人員的管理能力與協作力是規模養殖企業管理的核心,是養殖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對于規模養殖企業來說,進雞前,做好準備工作和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很重要的。
進雞前,生物安全一定要做到位。棚舍沖洗不干凈、糞便殘留在雞舍等,都會給進雞后疾病暴發埋下隱患。對小窗、風機、通風管、燈管、水線的清洗工作也尤為重要,如做不好,都為后期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這些問題,不是靠優秀的場長能彌補的,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進雞前的準備工作。
現代化養殖設備很重要,人養設備,設備養雞,設備一出問題就會影響雞的正常生長,是無法彌補的,所以,進雞前,應對設備進行調試和評估,看看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能按照工作要求來運行等。曾有好多雞場因為做得不仔細,導致養殖不成功。比如:進雞前的溫度如果達不到雛雞需要的溫度,就會導致雞的腺肌胃炎、大腸桿菌、呼吸道等疾病;如果探頭不敏感或位置不對等,就會導致溫度忽高忽低,引起雞群發病;如果暖氣片出現不吹風或吹涼風,同樣會導致雞群受涼,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如果鍋爐、風機、環控、水泵、發電機等很多設備一旦出現異常,同樣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總而言之,做不好設備準備工作就不要進雞,因為設備是否運行正常決定養殖成敗。
選擇雞苗要選擇了解的、健康的,無疾病的。雞苗到場后要第一時間做好監測與分析,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雞苗是根基,對養殖效益起到關鍵性作用。盡量縮短上雞時間,上雞時間越長,后期對出欄的隱患越大。
規模養殖場疾病是無法改變的問題,控制疾病是養殖效益直接因素。每年冬天病毒猖狂,傳播速度極快,嚴重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所以一定做好疫苗和防控工作,做到實時監測,及時做好預防工作。
精細化管理就是流程管理,特別是規模養殖場,做好流程管理、細節管理。把每一項工具流程化,形成習慣,做到重要事項不忽視,不麻痹。大事不出,小事不亂;只有過程好,才可能結果好。
做好流程最終目的就是:減少大小事故,提高養殖成功率。
總而言之,養雞無小事,重視每個細節,做好每項工作,才能提高養殖成功率,提高養殖效益。
以上提到的四個問題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希望引起重視,養殖沒有長勝將軍,但盡量降低養殖風險,把我們能做到的一定做到,當然如果做好就更好了,以免造成后悔。
最后提一句,其實養殖并不難,難的是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的麻痹和不愿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