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畜牧獸醫站 674100)
近年來,隨著羊養殖業的發展,羊的養殖從散養逐漸向舍飼養殖、規?;B殖轉變,養殖規模和養殖密度進一步擴大。但是由于部分養殖人員防疫意識缺乏、養殖技術掌握不牢固,導致很多常見的皮膚病大范圍傳染,很多皮膚病的發病率和傳播率不斷提升,影響了羊群健康和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當前還需重視羊常見皮膚病的診治工作,做好疫情綜合防控。
羊螨病是一種慢性皮膚病,傳染性非常強,發病率非常高,嚴重時會造成大面積的死亡案例,制約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羊螨病又稱作羊疥螨、疥瘡。羊患病后,渾身瘙癢,唇部、眼部、鼻梁、耳根等部位周圍的被毛會掉落,很多病羊出現脫毛針狀,身體上會出現丘疹、水泡等。結合實驗室診斷可進一步確診,可用消毒后的手術刀,取患病羊皮膚結痂處的結痂皮,將其放在載玻片上,滴加10%氫氧化鈉溶液,15min后,覆到另外一張載玻片上,進行按壓,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觀察到蟲卵[1]。
針對發病羊,可將患病部位的皮毛剪掉,之后用生理鹽水和肥皂水洗干凈,干凈紗布吸干水分,之后刮去痂皮,用克霉唑軟膏均勻涂擦患處,一天一次,連續使用一周。針對重病案例,需配合使伊維菌素,劑量為0.2mg/kg,進行大腿內側皮下注射。首次注射后,間隔一周再注射一次。癥狀輕的患病羊用0.1%豫高錳酸鉀進行清洗,刮去皮膚污物,克霉唑軟膏均勻涂抹即可。運用上述方式,一般3d效果就比較明顯。
羊皮膚被尖銳物體劃傷,或是剪毛時不小心對皮膚造成了損傷,后期處理不當,易造成感染發炎。若是感染病原菌是化膿性微生物,那么就會出現化膿性皮膚病。大量白細胞“尸體”堆積,轉變成膿細胞,形成化膿性皮炎,后期還可能形成局部膿包。
針對該疾病重點在于防治。避免羊成長過程中不要受傷。放牧時注意不要讓其他帶刺植物刺傷皮膚。修剪羊毛的時候要小心謹慎。做好一些體表寄生蟲的預防工作,定期驅蟲,避免蜱蟲、虱子等對羊皮膚造成的傷害。一旦羊身體出現傷口,要及時做好消毒工作,化膿部位要做好消毒,用生理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洗,之后在患處撒上青、鏈霉素粉,避免繼續感染。必要時可以選擇全身藥浴的方式,選擇晴朗天氣,控制好水溫,做好保暖工作。
羊痘病對于羊的健康生長有著非常大的危害,是一種高接觸性傳染病。羊在患病后,表現為發熱。皮毛上會出現丘疹或膿包,不僅會造成羊群之間的傳染,還可能會傳染人類。同時伴有咳嗽、眼瞼腫脹等情況,患病羊身體多個部位會出此案紅色圓形斑點,后期逐漸變大。結合臨床診斷,可以初步確診。進一步診斷可結合實驗室診斷,采集膿包液體,用姬姆薩做染色處理,置于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病毒[2]。
針對該疾病,先要做好隔離消毒工作。針對重癥病例,不需要采取治療措施,要及時進行撲殺,并對尸體做好無害化處理。對于血清檢測為陰性的羊,要做好后續的養殖和護理工作。檢測為陰性的假定健康羊,需要緊急接種羊痘痊愈血清,成年羊每只羊接種50mL,羔羊15mL。還需在羊群的飼料中添加金銀花、甘草、黃芪等中成藥,提高羊群自身抵抗力。日常飼養過程中,嚴格做好消毒清潔工作。
該疾病是由多種致病性皮膚霉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通過和患病羊的接觸,就能夠進行感染傳播?;疾⊙蜷L期處于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或是飼養密度不合理,都容易引起患病。主要病變多集中于頭部、面部、耳部等位置,病變多呈現圓形,有明顯的脫毛等情況。進一步確診可取病變部位皮屑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出現分格的菌絲,孢子在毛干內呈鏈狀排列即可確診。
治療過程中可用碘酊擦拭,在減去皮毛,刮去皮屑夠,還可用5%硫磺軟膏進行涂抹,一天一次,可以用10%克霉唑進行擦拭,均勻涂抹到患處。連續使用3d,觀察效果。
綜上所述,羊的養殖過程中易受到一些常見皮膚病的困擾,針對這一現狀,還需充分了解各種羊常見皮膚病,并對其做好分析和診斷,最大程度降低皮膚病對羊健康生長造成的危害,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促進羊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