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云,趙興鑫,東 賢,呂 蔚,姚 亮,林文秀
(1.石家莊市畜產品和獸藥飼料質量檢測中心 050000;2. 石家莊市欒城區畜產品質量監測站 050000;3.石家莊市鹿泉區農產品綜合質檢站 050000;4. 石家莊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050000)
獸藥殘留是指畜禽等在飼養或者屠宰加工過程中用藥后蓄積或存留于機體內,或其產品(如雞蛋、肉類、香腸等)中的原型藥物及其中間和終極代謝物。通常以ug/mL或ug/g計量。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使得消費者對食入體內的食品要求越來越高,對動物性食品的品質也更加關注,獸藥殘留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國內外對人畜產生危害較大的獸藥、飼料添加劑主要有磺胺類藥物、抗生素類、呋喃類、激素、抗寄生蟲等五大類。
磺胺類藥物是一類具有廣譜抗菌活性的化學藥物,廣泛應用于獸醫臨床。主要包括: 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醋酰。
抗生素類藥物能夠干擾其他細胞發育功能,從而影響其他細胞的活性。主要用于治療動物臨床疾病,也可用于治療亞臨床疾病。抗生素類藥物包括: 紅霉素、青霉素、鏈霉素、四環素、慶大霉素、桿菌肽、新霉素、林可霉素等;另外還可作為藥物添加到飼料中,主要有: 土霉素、馬杜霉素、鹽霉素、黃霉素。
硝基呋喃類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很容易誘發動物細胞癌變,甚至讓動物細胞產生基因突變,是一種強致癌物。國際上嚴禁此類藥物用來飼喂動物,我國也將其列為禁用獸藥。如果將此類藥物用作預防動物疾病,飼喂豬、雞等,很容易導致藥物在動物各大器官蓄積,而導致肉、蛋、奶等動物產品中較高殘留。其中的代表物主要有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及其代謝產物。
激素類藥物按化學結構可分為固醇或類固醇(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多肽或多肽衍生物(垂體激素、甲狀腺素、甲狀旁腺素、胰島素、腎上腺素);按來源分為天然激素和人工激素(雄性激素、乙烯雌酚、甲基睪酮、孕激素等),β-興奮劑(克倫特羅、克喘素、息喘寧等。)主要用于加速催肥、提高瘦肉比例、提高增重率和飼料轉化率。
抗寄生蟲藥是指對動物體內或體外的寄生蟲起殺滅或驅除作用的藥物,根據藥物作用對象,可以分為驅線蟲藥、驅吸蟲藥藥、驅絳蟲藥、驅原蟲藥及驅外寄生蟲藥。主要包括左旋咪唑、苯并咪唑、氨丙啉、阿維菌素、噻嘧啶等。
在預防和治療動物疾病時,經營者為了更好地預防動物疾病,或者更有效地治療患病動物,經常會不按規定使用獸藥,加大獸藥使用劑量,縮小獸藥使用時間間隔,甚至同一成分藥物同時使用,造成動物體內藥物嚴重過剩。
國家對非禁用獸藥也制定了嚴格的使用規范,并為了保證動物產品對人體不產生危害,或對人體健康影響降到最低,還專門對獸用藥物及其飼料添加劑制定了嚴格的休藥期。我國的《獸藥使用指南》、《獸藥休藥期規定》在獸藥使用中都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但有些生產經營者為了利潤,在未達到休藥期時就把動物送到屠宰場屠宰,或者自行售賣。
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第250號公告中列明了21種食品動物禁用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這些藥物及其他化合物在動物飼養和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但在實際中,養殖戶經常因為缺乏相關知識,或者追求更高利潤,將禁用藥品用于治療動物疾病。
汞、銅、鎘、鉛、磷、有機氯、氟等,嚴重污染動物飲用水源、喂養飼料及生活環境,動物不慎食入口內,造成動物體內大量蓄積。飼料加工和調配不當產生有害物質,使用藥物生產發酵的廢渣、廢水飼喂畜禽造成畜禽體內藥物超標。動物在飼養過程中接觸這些被污染的水、糞便、尿,被動物吸收,進入動物體內,造成藥物殘留。
我國在獸藥的檢測技術及其靈敏度、選擇性、特異性等方面,還處于不斷摸索和完善的階段,有些市場上新出現的新品種和新情況還需要有關部門及時掌握,加快制定新標準和可執行和推廣新方法,有效指導市場用藥。
分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獸藥如果長期殘留在動物的體內,當動物被人宰殺食用后,其殘留的藥物會隨之進入人體,如果濃度到達一定程度后就會對人體產生毒性作用。獸藥殘留如果濃度較低,加上人們食用同一種食物數量有限,大多數獸藥不會因為殘留引起急性中毒,但少數人因誤食大量的含有嚴重超標的食品而發生急性中毒。比如廣東、浙江等地吃了含有鹽酸克倫特羅的豬內臟而引發的急性中毒事例。
很多獸藥對人體都有一定的毒性,比如氯霉素(已淘汰)可以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磺胺二甲嘧啶能誘發人的甲狀腺癌,硝基咪唑及硝基呋喃類藥物可以引發人體細胞染色體突變和胎兒致畸。
動物長期的大量接觸或者反復食用某種獸用藥物尤其是抗生素后,此種藥物蓄積在動物體內,不能及時排除,從而造成殘留。人體經常性食入這些含有抗生素的動物食品,自身體內的各種微生物和細菌會失去原有的平衡,一些敏感的菌株會受到抑制,而耐藥性較好的細菌和微生物則會大量繁殖。更為不利的是,這些大量繁殖的耐藥菌株,會讓人體在得病后,讓正常的藥物劑量治療療效下降或者不起作用。青霉素、慶大霉素、氯霉素、磺胺類藥物都會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牛奶類食品中殘留的青霉素類、四環素類等抗生素容易讓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尤其是易感體質,輕則出現皮膚瘙癢和蕁麻疹,重則引發人體急性血管性水腫甚至休克、死亡,產生極大的危害。磺胺類藥物容易對敏感人群造成皮炎,有些會發生白細胞減少,更嚴重的引發溶血性貧血和藥熱。喹諾酮類藥物會誘導人體的變態反應、光敏反應,造成一系列不適。
一些獸藥比如抗生素類進入人體后,使人體內的有些非致病菌,或者有益菌群被抑制或者殺滅,使得人體內菌群平衡打亂,此時有害細菌如果進入人體,會造成長期的腹瀉,從而使得人體缺乏維生素,損失鐵、鈣、鋅,造成人體營養不良,對處于成長期的青少年尤為不利。菌群失調還會造成病原菌的交替感染,使得人體疾病的藥物治療變得非常艱難。
激素類(包括雌激素與同化激素),進入人體后,有可能破壞人體的激素水平,干擾人的內分泌功能,影響人的生育力。尤其是過多地食用含有化學激素的動物食品,會造成小孩的性早熟。激素類獸藥還會使人體發胖,引起骨質疏松,引發股骨頭壞死,讓身體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電解質紊亂等。
綜上所述,獸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還是很大的,我們要在今后加快獸藥殘留的立法,嚴格規范獸藥的安全生產和使用,加強飼養環節管理,改變養殖觀念。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獸藥殘留監控,完善獸藥殘留監控體系,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肉、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