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華,吳 璇,陳永友
(貴州省納雍縣農業農村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533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關注,豬肉作為人們經常食用的食材,其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為了更好的做好生豬屠宰檢疫工作,以《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據,逐步開展實施生豬定點屠宰和集中檢疫機制,使得生豬屠宰檢疫工作逐漸走向了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目前,納雍縣生豬養殖規模呈現迅速發展趨勢,檢疫任務日益繁重。但基層檢疫設施落后,檢疫工作仍依靠剪刀、體溫計、聽診器等簡單的工具來進行,無法應對復雜多變的生豬屠宰疫病檢測。有的生豬疫病依靠常規的細菌學檢查、肉眼檢查、體征判斷無法有效確診疫病類型,需要深入的隔離檢驗、實驗室診斷等。由于檢疫設施落后,造成生豬檢疫極易出現誤診、漏診情況,尤其對于處于潛伏期的疫病更無法檢測出來,導致疫病流行蔓延,對養豬業的健康發展以及人類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目前的屠宰工作中,存在著屠宰場和屠宰點并存的現象,屠宰點主要存在于農村。雖然生豬養殖逐漸走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但是傳統養殖仍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尤其農村養殖比較分散,農村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屠宰點,可以方便農村的消費者。農村屠宰點一般都規模小、條件差,沒有詳細的存檔記錄,這給監管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要強化管理,提高屠宰檢疫效果。
屠宰檢疫是一項技術性比較強的專業工作,對于檢疫人員也有著比較高的專業技術要求。但是基層的檢疫人員業務素質水平不高,屠宰場平時也沒有做好檢疫人員的培訓工作,基層屠宰檢疫工作沒有一支技術過硬的隊伍,影響了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開展。
人們對屠宰檢疫的認識不足,對于未檢疫豬肉禁止上市的政策和行為持消極態度,配合度較低,難以有效保障上市豬肉制品質量。同時有的生豬經營者會從外地調運生豬,還有的比較偏僻縣區無法開具規范的生豬檢疫消毒證、動物檢疫證等,甚至有少數經營戶會在產地以外的其他檢疫站虛報檢疫證明,這些都增加了生豬屠宰檢疫風險,給食品安全帶來了威脅。
生豬屠宰檢疫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級政府要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對屠宰檢疫工作的扶持力度,通過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屠宰檢疫程序,確保屠宰檢疫工作的正常開展。國家和地方財政要進一步出資支持屠宰檢疫以及無害化處理等基礎設備設施的建設,不斷的改善和升級基層檢疫人員的裝備以及快速檢疫設備,促使屠宰企業的服務水平以及檢疫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
生豬屠宰場檢疫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會直接影響到生豬檢疫的質量,只有所有檢疫人員都具備有良好的專業技能,才能夠使得各種生豬檢疫制度得到有效地落實,借此來保障生豬檢疫工作的順利完成。因此,各生豬屠宰場需要定期培訓檢疫人員,提高專業技能,掌握生豬疫病流行新趨勢,為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足夠的人才儲備。
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講座、培訓、報刊以及設立咨詢臺等方式,在群眾中進行《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的廣泛宣傳,這樣才能全面提升人們對檢疫的認知程度,還可以引導廣大消費者加大對有害豬肉以及未經過檢疫檢查豬肉的抵抗力度。此外,各級職能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于不良銷售商家要進行嚴格的處罰,為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推行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
生豬屠宰檢疫工作意義重大,一方面,關系到畜牧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要完善管理機制,保障流入市場的肉制品的安全性,并促使生豬屠宰檢疫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首先,要明確生豬屠宰檢疫機構擔任的具體監管職責,不斷健全責任機制,為生豬屠宰檢疫執法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據。其次,健全檢疫責任追究機制,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完善生豬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促使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和檢疫員簽訂檢疫目標責任方,將檢疫責任落實到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加強監管力度。
生豬屠宰檢疫是一項較為系統的、技術性工作,建立一支專業性的生豬屠宰檢疫隊伍,完善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屠宰檢疫設備設施,強化監管力度,是目前進一步提高屠宰檢疫水平的關鍵措施,是確保生豬以及豬肉制品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