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東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畜牧獸醫站 223400)
當前隨著人們對于高品質羊肉及其制品需求量的提升,日常飼養已經難以較好滿足人們的需求,迫切需要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繁殖率、縮短生長周期。肉羊養殖過程中,疫病防控是阻礙羊肉生產的關鍵因素,由于部分養殖場戶對羊疫病防控的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及時進行疫病的預防與治療,導致羊疫病頻發,為養殖工作的有序進行埋下較大隱患。當前養殖人員還需不斷提高自身的疫病防控意識,掌握常見疫病的防治方式,這是很多養殖人員當前需要做好的重點工作。
羊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疫病,該疾病還能傳染給人類,初期癥狀不明顯,后期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咳嗽等狀況,嚴重影響羊的健康生長。當前依然缺乏有效的羊結核病疫苗,避免感染還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羊口蹄疫多是羊羔易患,感染后,羊的口部、蹄部、乳房等多個部位會出現潰瘍或水泡,后期水泡會破裂,有膿液流出。同時伴隨發熱等癥狀,不僅會影響羊的健康生長,病情嚴重還可能造成羊無法正常行走。當前對于該疾病預防的最好方法就是進行疫苗接種,當前我國各地區將該疾病納入強制免疫的疾病范圍內。由于傳染性非常強,所以一定要及時診斷、及時采取措施[1]。
羊布魯氏菌病會對羊的生殖系統機能造成嚴重的危害,即便是在后期治愈后,依然還存在帶毒和傳播疾病的可能。該疾病會通過羊黏膜、消化道等傳播,做好防治同樣需要做好疫苗接種,以免影響羊養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另外要注意做好妊娠期羊的有效保護,避免存在流產的情況。
羊患有小反芻獸疫后,會存在發熱、食欲不振、黏膜充血、腹瀉等情況。接種滅活疫苗或者減毒疫苗能夠對疾病進行有效防治,針對病死禽畜依然需做好無害化處理,并對未患病羊做好疫苗接種工作,以免出現大范圍傳播。
該疫病多是由魏氏梭菌在羊腸道形成病毒所導致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夏秋季節是疾病高發季節。該疾病呈現急性發作,初期患病羊動作遲緩,興奮不安,腹痛磨牙。受到外界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死亡的情況。
該疾病包括血吸蟲病、肝片吸蟲病、腦多頭蚴病等疾病,寄生蟲不僅會嚴重影響患病羊的食欲和生長速度,還會導致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需要及時進行驅蟲治療或是提前進行驅蟲防治。
該疾病是由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皮膚表面出現痘疹,該疾病多是羔羊易感,并且死亡率較高。
該疾病是由于寄生在羊體表的疥螨與癢螨所引發的一種慢性接觸性皮膚病,傳染性非常強,同樣具有較強傳染性,會對養殖工作造成較大危害。
做好飼養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提高羊自身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有效控制各種外界因素可能對羊造成的不良影響。養殖過程中,首先要結合實際,合理控制養殖規模與養殖密度,避免養殖密度過大,導致羊圈舍環境差,空氣質量不佳,缺乏活動空間等等,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養殖密度。同時養殖密度不要過小,以免浪費養殖活動空間。為其創設良好生活環境,日常養殖工作進行時,做好圈舍的清潔與通風工作,保證空氣流通,控制好溫度濕度,以免導致細菌病毒滋生或是羊自身體感不佳。養殖最好采取封閉的養殖方式,外來人員或是車輛、禽畜等禁止入內。結合羊的生長實際,定期做好驅蟲工作,以免各種寄生蟲的出現,導致羊易患各種腸胃疾病或是皮膚病,影響羊健康生長,最好是體外驅蟲配合體內驅蟲同步進行。
最后要進行合理的營養搭配,保證飲食和飲水的質量,結合羊的生長實際,保證飼料均衡,能夠較好地滿足羊生長對于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梢栽谘蝻暳现屑尤脒m量的維生素、中草藥等物質,能夠起到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侵襲的作用。
制定完善的檢疫制度能夠及時檢測出羊是否患病。養殖可選擇自繁自養的養殖方式,若是對外引進羊只,需要明確來源地,同時保障引進的羊具備獸醫部門檢疫出具的檢疫合格證,同時檢查疫苗注射情況,并結合實際及時進行疫苗接種。引種后還應進行隔離飼養,待觀察1個月后,確定其沒有攜帶疫病才可以混群飼養。日常養殖工作進行時,需對所有羊做好定期檢疫,觀察羊的生長狀況,做好體溫檢測,并密切觀察其排便狀況、飲食狀況等等。一旦發現疑似患病病例,需及時進行隔離,并對其生活環境、用具等做徹底地消毒,若是病情比較嚴重,可及時上報,尋求相關畜牧部門的幫助。結合臨床癥狀診斷、病理解剖等實驗室診斷措施,精準診斷疾病,并采取后續的治療措施[2]。
針對羊疫病頻發的區域或是某個疫病高發的季節,可以制定緊急預案,保證在疫病發生時能及時進行控制。對于沒有治療意義的羊,需要及時采取撲殺的措施,并運用高溫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措施做出正確處理。
很多羊常見疫病會通過糞便、唾液等分泌物進行傳播,所以養殖工作進行時,需要做好消毒清潔工作,及時清理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污物??山Y合養殖實際,制定科學的消毒清潔制度,定期進行徹底消毒,在疫病高發的季節,可適當增加消毒的次數,降低疫病發病頻率。消毒工作要徹底,除了環境、地面、墻壁等,還應做好養殖用具的消毒工作,及時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一批羊出欄后,需要對圈舍做好徹底地消毒,并且空置一段時間后才可以飼養下一批羊。
結合自身養殖場實際以及自身區域疫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計劃,定期對羊群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這對于提升羊免疫力,科學預防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像羊口蹄疫、羊痘病、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通過有效的疫苗接種,都能夠起到有效的防疫作用。另外,不同疫苗其接種的次數、劑量還有接種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還需結合免疫制度,在正確的時間合理接種疫苗,以獲得最佳的疫病防疫效果[3]。
發現羊疫病后,要及時隔離并科學診斷,再進行有針對性用藥,禁止盲目使用抗生素??股氐氖褂靡侠恚Y合病癥有針對性應用能夠起到較好的疾病治療效果,反之,則可能導致羊體內的病原體對疾病產生較強的抗藥性,繼而使得抗生素藥效得不到發揮,疫病治療難度大。嚴重時還可能造成較大副作用,威脅羊群的健康。所以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發揮其對疫病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規模化羊飼養過程中,會受各種常見疫病的影響,養殖人員需要不斷提高疫病防控意識和能力,在遇到各種常見疫病時,明確與診斷疫病,采取有針對性地疫病防控措施,將疫病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同時降低疫病對于養殖工作產生的不良影響,保障羊群的健康生長,創造更高的養殖效益,促進我國畜牧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