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秋萍,紀新花,趙 靜
(1.安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55000;2.安陽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中心 455000)
牛羊布病通常是由布魯氏病菌引起的,作為人畜共患型疫病的一種,具有地方性的流性特點。因此,為了減少養殖人員的經濟損失,需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手段,才可以對布病的傳播范圍進行有效控制。我國自2017年就把布病歸納到國家動物強制免疫計劃中,本文主要以布病聯防聯控為例,針對政府部門、動物疫病防控機制、衛生安全部門等不同的機構,共同開展布病聯防聯控工作。
根據布病流行病學的調查報告發現,布病在鄉村中,不僅會導致牛羊出現大面積的感染,甚至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而且人類感染這類疫病的概率較高,所以需要對牛羊布病進行聯合防控,將其傳染概率降到最低,且切斷布病的傳播途徑,并減輕牛羊布病的危害性。依據政府部門和動物防疫機構的共同合作,發現部分地區的牛羊布病和人布病之間存在相同點,在同一地點的同一時間發生了相同的疫病,這表示布病的傳染性正在逐漸增強,同時傳播范圍正在逐漸擴大,傳播途徑開始不斷增加,致使牛羊布病對畜牧養殖業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1]。
地方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需要對當地布病聯合防控工作負責。所以,政府部門需要針對實際情況的不同,構建多樣化的布病聯控機構,例如人畜治安型的布病聯控機制,以及牲畜間的布病聯合防控機制,而且政府畜牧行政部門需要為自身的管理行為負責。其責任通常包含以下幾方面,制定人畜間布病聯控方案、牲畜間布病防治的針對性方案,提供實施布病綜合聯控工作的資金、提供相應的技術和資源等,與當地的衛生部門進行積極的協調與溝通,建立與衛生部門間的布病聯控機制,并且組織相關的職能機構,一同開展布病防治工作,通過接收動物疾病的預防文件,對布病聯控工作的開展狀況進行了解,加強聯控工作機制,促進各項聯控工作的具體實施,將布病聯防聯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然后對牲畜間布病疫情積極進行上報。
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主要對本地布病疫情的處置工作進行負責,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按照相關法律對現場進行實施監督,行使行政監督的責任。其責任主要包括: 組織管理布病防控、建立有關聯的防聯控機制、檢測布病疫情、篩查高危職業人群、對疫情的處理結果進行分析、檢測牲畜、動物免疫、對病畜的治療處理、宣傳健康教育、提升防控能力等。對于已經患病的動物進行無害化撲殺處理、將其進行隔離治療、接收免疫檢測等,保證防控布病疫情工作的公平性與示范性,確保布病防控機制有效建立。此次布病督導工作,主要是對當地的縣區進行自查,同時利用市級督導的檢查方式,還可以通過現場監督,及時查閱資料、走訪當地群眾和現場查看等方式進行。
由于布病聯防聯控工作的開展需要多個部門進行相互配合,較為復雜,其中涉及的專業技術以及職能部門較為廣泛,需要工作人員對相關的技術領域、職能部門、法律內容和工作程序的要求具有清晰了解。因此,布病防控聯合工作的防控措施以及防控計劃等,都需要在符合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等基礎上進行設計,一定不能超出法律標準的范圍之外,在工作程序的標準框架之內,依照法律辦事。嚴格禁止把現場監督的服務工作替換為事后匯報[2]。
布病聯防聯控工作各部門工作職能、工作性質和職責分工有所不同,工作開展的法律內容、技術要求、工作流程等都會有所不同。因此,要求相關的職能部門,尤其是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以及相應所屬的機構,必須在布病聯防聯控中,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責,并且把職責使命作為工作的關鍵點,集中所有的資源,利用優勢特點,各司其職,將各項防控措施切實執行。其次,需要找到畜牧行政部門和動物防疫部門對于布病聯防聯控工作的結合點,地方政部門需要與當地的動物防疫機構之間進行密切合作,通過對動物防疫部門進行組織管理,促使動物防疫機構可以依據布病聯防聯控工作的要求進行合理分工,包括開展布病防控知識的講座活動,以及宣傳布病聯控工作的意義等。
總而言之,布病的發生不僅對牲畜造成了危害,使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開始降低,而且對人們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脅。因此,通過建立相關的聯防聯控機制,聯合當地的畜牧部門、衛生部門以及有關的職能機構,進行工作交流,完善各類工作機制,確保各部門之間明確自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