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宗瓊
(四川省儀隴縣馬鞍畜牧獸醫站 6376631)
牛養殖規模化的發展對于養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從經濟方面去看待規模化養殖,其與散養相比較具有很多優點,如經濟效益比較大,規模化的養殖和科學技術的應用使其擁有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信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如管理水平、防疫問題等,規模化養殖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對于牛場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與提高造成了障礙。
由于牛肉市場的擴大,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紛紛牛養殖業,但是部分牛場主并沒有相對應的足夠專業的養殖知識和水平或者是養殖知識相對比較薄弱,這使他們不能得心應手地進行科學的管理和養殖。這對于牛規模化的發展便造成了阻礙和產生了許多問題。只有進行科學的養殖和合理的方法才能促進規模化養殖的有效發展,反之,管理的不完善不利于發揮出規模化最大效益和價值。
動物的排泄物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與定期對于動物生活的環境進行清理,那么這樣可能會造成牛場環境的污染,不利于動物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疫病的傳播。牛場動物數量較多,并且密度較大。每天動物的排泄物較多都需要有專門人員定期進行清理,這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金錢。所以經常存在延后對排泄物進行清理的現象,這樣不僅影響動物身體健康而且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不利于規模化養殖。
防疫對于牛養殖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疫病的發生對于牛場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不僅使大量動物生病,而且可能會對周邊地區造成不良影響,使養殖戶遭受重大打擊。因此,防疫工作在牛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的完善至關重要。但是許多人意識單薄,防疫工作實施不完善不到位。一單疫病發生那么對于養殖場將是嚴重打擊。
養殖場的規模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相關工作人員。應定期組織培訓,對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知識培訓,提高個人素養和專業技能,并且明確落實各個部門的職責,明確每個人的責任,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做好工作,提高養殖場的科學技術水平;養殖戶可通過互聯網學習有關畜牧業有關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加強規模化養殖的理解,并且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進而提高規模管理水平,或者有意識地引進優秀人才,改善養場中存在的問題,有意識地關注國家對于養殖場提出的相關政策和具體要求,并且落實實施,定期對于養殖場進行清理,保證環境的干凈,對于牛飼料應嚴格把關,選取的飼料應安全健康,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從生活和飼料兩方面進行管理和把控,保證動物的身體健康;實現電子網絡全覆蓋,對于動物進行監管,提高規模化養殖水平。除此以外,應對于動物進行身體檢查。
獸醫是防疫工作中的主體。首先應讓獸醫明確自身的職責,各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明確好自身的職責,并積極落實,使獸醫專心致志于防疫工作,組織獸醫定期對牛進行身體檢查,并且督促工作人員及時將動物的反常情況告知獸醫;不斷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從而加強設備場所的完善為防疫工作的進行提供基礎設施條件,與此同時定期對獸醫進行組織培訓,提高他們的知識素養,不斷進行技術培訓,以加強他們對于新技術新設備的適應能力,防疫工作的重點不僅在于治更在于防。
環境對于動物身體健康的影響非常重要。由于規模化的養殖中動物大都是聚集在一起的,每天喂養的飼料較多,排泄物較多,很容易因清理不及時而發生堆積等問題,排泄物的不及時清理極易造成環境的污染。定期對排泄物進行清理有利于實現對于環境的保護。牛場負責人應定期組織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牛場的排泄物進行專門清理,從而保護牛場環境,除此以外,還應根據牛場實際的占地面積與情況對動物養殖數量進行合理的規劃,將布局合理化、規范化、科學化,不應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在養殖場中實現動物數量的最大化,進而實現健康科學的養殖,積極進行設備更新和引進,提高養殖場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根據實際情況建設環境清理設施,最后便是喂養的飼料,對于飼料的利用實現最大化,實現飼料配置利用的最大化,減少損耗,從而實現對于環境的保護。
綜上所述,牛規模化養殖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并且是未來畜牧業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牛規模化養殖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積極結合有效措施進行管理,進而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從而促進牛規模化養殖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