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昱蕊
(河北省保定市雄縣農業農村局 071800)
隨著物質世界的日益豐盈,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日益提高,而這也使得寵物犬的養殖數量日益增多。但是在寵物犬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人員飼養不科學、管理不善,導致寵物犬感染細菌性腸炎。細菌性腸炎雖然本身致死率不高,但是極易繼發其他高致病性病毒,如犬瘟熱病毒、冠狀病毒等,使死亡率大大提升。因此,在當前背景下對寵物犬細菌性腸炎的病原分析、臨床癥狀、診斷方法、預防控制、治療舉措展開探討,就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沙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是引發寵物犬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原,因此在對寵物犬細菌性腸炎治療時,主要采用氟苯尼考、復方慶大霉素、乳酸環丙沙星等藥物。寵物犬細菌性腸炎在很大程度上屬于條件性致病,在寵物犬健康狀況、營養狀況都良好的情況下,致病菌處于劣勢地位,通常不會發病,而當寵物犬體質較差、營養缺失、環境不潔、飲食源被污染等諸多原因綜合作用,才能會導致寵物犬感染細菌性腸炎。
寵物犬在感染細菌性腸炎后,輕者會出現濕熱下痢的現象,食欲略有衰退或保持正常,精神狀態較往常有所下降,排便呈糊狀或粥狀,具有明顯腥臭味,個別會出現排血便的現象;重者會出現重度或中度的腹瀉現象,幼齡犬還會出現嘔吐現象,食欲明顯衰退,精神萎靡不振,被毛無光粗亂。除此之外,由于腹瀉、嘔吐,導致寵物犬體內代謝紊亂,幼齡犬極易出現震顫驚厥、角弓反張、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1]。
通過對病死犬解剖發現,其皮膚彈性較差,皮下組織嚴重脫水;腸道內部含有未經完全消化的食物,偶見帶血混合物,有明顯的酸臭氣味;腸道內膜有出血或充血現象,病程時間較長的腸道內膜會出現局部脫落或壞死現象;腎臟、肝臟、脾臟等臟器通常不會發生明顯變化,個別會出現中度或輕度水腫現象;出現嚴重神經癥狀的病死犬,大腦內膜會出現出血或充血現象。
在對寵物犬細菌性腸炎診斷時,主要依據患病犬的臨床癥狀,結合患病犬近期是否有舔食發霉變質、被污染飲食源的情況進行確診。
在寵物犬養殖過程中,必須為寵物犬營造舒適、清潔的養殖環境,并且訓練寵物犬定時定點排便,嚴防寵物犬采用環境中的不潔飲食源。在攜帶寵物犬外出時,要禁止寵物犬隨意舔食物品或食品,以防細菌從口腔進入寵物犬體內。對于喜歡舔食異物的寵物犬,養殖人員可以為其佩戴狗嘴套的方式加以糾正。
在對寵物犬喂食時,提倡少食多餐,嚴禁出現饑飽不均、暴飲暴食的情況。除此之外,必須保障飲食源的多樣性,除了精糧、肉類等主食外,還要為寵物犬提供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發酵類狗糧等,以此來幫助寵物犬更好地消化,降低寵物犬消化負擔。另外,必須保證飲食源的安全性,禁止將生肉類、發霉變質、過期失效的食物喂食寵物犬[2]。
對于飲食正常、二便異常的輕癥病犬,如小便黃赤、濕熱下痢的病犬,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以此來抑制病犬內源性感染。在具體治療過程中,針對幼齡犬可以采用10%葡糖糖溶液+5%乳酸環丙沙星口服液治療,1日2次,連用3d;針對成年犬可以采用10%葡萄糖溶液+復方慶大霉素進行治療,1天1次,連用3d。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及時查明患病原因,如不潔飲食、食用過期狗糧、誤食生肉等等,及時清除患病原因,以此來幫助患病犬盡快恢復健康。
對于重癥病犬,通常采用灌服、肌注、靜注等方式進行治療。對于出現呼吸抑制、過度虛脫、神經癥狀的幼齡犬,由于治愈率較低,所以不主張繼續治療,建議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對于仍有治療價值的寵物犬,應根據其具體癥狀,采用針對性的治療策略。一對于伴有嘔吐癥狀的病犬,必須首先采用多潘立酮等藥物進行止吐,然后在進行藥物注射;二對于腹瀉嚴重的病犬,可以采用氨芐西林鈉或頭孢霉素(0.5~2g)+10%葡萄糖溶液200mL,混合均勻后,采用靜滴的方式為患病犬注射,1天1次,連用2~3d。
綜上所述,細菌性腸炎是寵物犬較為高發的一種疫病,寵物犬一旦感染該病,輕則會濕熱下痢,重則會嘔吐腹瀉、脫水死亡。因此,在寵物犬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通過做好衛生消毒、定時定量喂食等舉措,對細菌性腸炎加強防范。而一旦寵物犬感染細菌性腸炎,要根據其具體癥狀,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療,以此來幫助寵物犬盡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