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紅玲
(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局巉口畜牧獸醫站 743022)
生豬養殖業除了需要進行規模化管理以外,還需要進行疾病防治工作。豬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雖然一開始的病癥情況不夠明顯但是病癥時間長,利用中醫藥進行治療副作用較小,但是依舊需要較長的醫治過程和后期觀測過程。同時,針對豬的肺經疾病有較多證候,而咳嗽正是其中主要的證候,是因外感、內部損傷等情況導致了肺氣壅塞,并且時常發生宣降,并且臨床病癥中常見的癥狀有外感咳嗽和肺虛咳嗽兩類。
生豬所處的環境過冷過熱,導致風寒風熱情況對其表體造成入侵,而后因肺氣與皮膚相接,外感風寒癥狀表露出來的情況就是咳嗽。
與體感咳嗽不同的是肺虛風寒是因為肺熱或者外感咳嗽時間過久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產生了對肺部的壓力,肺氣也逐漸虛弱并轉變為嚴重的氣虛咳嗽癥狀。其次,如果是養殖場管理出現問題,導致生豬體質嚴重下降,則會產生陰虛咳嗽。
外感咳嗽往往表現為聲音特殊,連續并且有陣發性。體態方面表現為四肢、體表、耳朵溫度下降,鼻腔多出黏液,惡寒情況嚴重為風寒性質,惡寒輕則是風熱咳嗽[1]。
肺虛咳嗽也與一般外感咳嗽的情況不同,聲音低且無力出氣,患病豬的體態較瘦且體表毛發顏色與正常豬不同。患病時期出汗量上升,流清涕并四肢無力,喜暖為氣虛咳嗽。若口舌干燥并盜汗,排泄物干而尿液較少,則為陰虛咳嗽。
為了能夠解決生豬風熱咳嗽癥狀,需要利用桑菊飲進行治療,桑葉、菊花、杏仁、桔梗、蘆根、連翹、薄荷和甘草八種草藥按照藥方劑量煎湯后給病豬服用。
氣虛咳嗽利用補肺湯進行治療,將黨參、黃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共六種藥材藥鍋煎后放置常溫給生豬服用。
針灸治療是中醫中常用的手段,豬咳嗽可以對生豬的天門、耳尖、尾尖、大椎和涌泉五個穴位著重針灸治療,同時兼顧山根和蘇氣穴兩個穴位。
中獸醫醫治豬咳嗽對癥下藥很重要,為了有效減少生豬出現豬咳嗽的狀況,還需要進行預防措施,尤其對于豬咳嗽這一類之治病時期較長的病癥,更需要結合預防措施開展檢疫防疫工作。規模性養殖場在創造了更多收益同時也容易造成更多的疾病傳播,需要在預估生豬患病情況之下重視好日常飼料管理和疾病預防,結合當地的生豬疾病規律掌控具體的生豬咳嗽疾病病癥和發病模式,阻絕病情向更加嚴重的程度發展,在養殖場內只有極少量病豬時及時進行治療和疾病控制,為當地的豬咳嗽傳播阻隔建立條件。
根據統計,養殖場內較容易在秋冬季節出現豬咳嗽病,這類病癥需要治標且治本。按照中獸醫治療要求,實際上疾病本是病癥的本,而臨床表現出的癥狀則是標,只有兩者都解決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阻斷疾病擴撒。管理方面要注意的就是將養殖場內的通風設施和保暖設施完善,確保秋冬季節養殖場內沒有過多因養殖生豬而造成了廢氣,而養殖環境中的空氣環境造成不利影響。而保暖設施是為了將養殖場內的溫度控制在不容易導致生豬出現疾病的范圍內,并且確定好生豬的身體健康情況,及時調整飼料內營養物質的配比,提升生豬的身體免疫能力,更好地抵御疾病。并且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定期聘請中獸醫對養殖場內的生豬情況進行觀測,即使發展早期病癥,及時進行治療,防止無法在最短時間里治療患病生豬的情況,防止因病癥拖延時間較長,給生豬的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通過以上防疫檢疫措施,減少養殖戶因突發情況需要支付的資金,給養殖戶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2]。
綜上所述,豬咳嗽疾病是一種與生豬肺器官有關的疾病,一旦暴發疾病對生豬的健康有很多大的影響,但是當前隨著我國經濟能力不斷提升且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媒體將更多目光投向了養殖業的質量方面。由此一來對豬咳嗽等常見生豬疾病進行有效治療,是幫助養殖戶減少應對生豬疾病的困擾最有力的方式,而一旦出現生豬疾病也不需要慌張,可以利用中獸醫藥方進行妥善處理,結合養殖環境管理以及隔離管理措施,有利于生豬恢復健康,幫助當地養殖戶減少意外開支,增加經濟收益,同時為消費者的飲食安全做好保障,為生豬養殖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利基礎,此外也是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