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標,王現科,王關吉,彭郁霖,李曉林
(1.貴州省六盤水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53001;2.貴州省六盤水市畜牧水產業發展中心 553001)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誘發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且具有極高死亡率的動物傳染病,此病的流行和發生對養豬業危害較大,幾乎所有年齡段和品系的豬對此病均易感。自2018年8月此病傳入我國以來,此病已對我國養豬業產生了較大影響,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此病已被國家列為一類動物傳染病,是重點防控的外來性疾病,傳播速度快、存活時間長等特點給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難度。六盤水市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嚴格按照“控疫情、保供給、促發展”的思路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不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由于非洲豬瘟在各個省份都發生過,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特別是現在隨著生豬生產的加快恢復,仔豬、種豬的調運日趨頻繁,加之部分防控卡點的撤除,生豬生產、運輸、屠宰、銷售等各環節非洲豬瘟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現將六盤水市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情況報道如下,與同行探討。
加強排查檢測,及時消除疫情隱患。加大排查力度,對生豬養殖、運輸、經營以及野豬活動等環節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排查,堅持非洲豬瘟疫情排查“日報告”制度。
全面開展消毒滅源工作。重點對生豬養殖場(戶)、販運、屠宰加工、經營等環節進行全面排查和消毒滅源,堅決筑牢非洲豬瘟防控屏障,嚴格運輸車輛進出管理和清洗消毒等綜合防控措施。
優化卡點設置,加強卡點防堵。優化卡點設置,嚴格落實防控卡點各項防控措施,切實履行職責,按相關規定對無證調運、證物不符等違規調運行為嚴格處置,嚴防違規調運的生豬及產品進入我市。
嚴格加強調運監管。嚴把產地檢疫關、調運關、落地關、信息關、執法關等五關,落實網格化管理,對違法違規調運的從嚴從重處罰,切實開展專項整治,對典型案例進行公布。
強化養殖場防疫監管,提升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嚴格落實關鍵防疫措施,以“兩場”為重點加強養殖環節防范,改善動物防疫條件,按規定加施牲畜標識,提高生豬可追溯性。
強化屠宰監管,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屠宰環節非洲豬瘟防控,嚴格落實“兩項制度”,監督屠宰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嚴把入場、待宰、肉品檢驗、非洲豬瘟自檢、無害化處理關口,嚴防不合格生豬進場屠宰和不合格生豬產品上市。
聯防聯控抓好泔水全鏈條監管工作,加強泔水收集、轉運、處理力量,規范泔水處理,嚴禁泔水飼喂生豬。
加強輿論宣傳。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規范生豬調運、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強大聲勢。
2.1 疫情突發風險高,形勢依然嚴峻。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特別是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持續發生疫情,傳入風險不斷增大。全國所有省份均已發生過疫情,相鄰省份疫情不斷,云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南省都發生了疫情,省內畢節、貴陽、黔南先后發生疫情,沒有明顯的地區、季節差異。目前,跨區域的活畜禽交易頻繁,區域間檢查力量、執法力量不足,疫情風險隱患多,突發風險高。
2.2 生豬販運活動監管難,防控隊伍力量薄弱。2020年來發生的家豬疫情,多數系違規調運生豬引發,生豬收購、販運、承運行為監管難度大。六盤水市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工作仍然存在著畜牧獸醫力量比較薄弱,基層業務素質有待提高,村防疫員工作積極性低、隊伍不穩定,泔水處理設施有待完善等問題。
2.3 從業主體責任意識弱。生豬養殖、販運、交易、屠宰、加工等環節,從業者動物防疫宣傳教育有待加強,防控主體責任意識亟待提高。我市生豬養殖以小型養殖場戶為主,防疫設施薄弱,防疫意識淡薄,發生疫病的風險遠高于規模養殖場。
3.1繼續加強調運監管。落實檢查措施,嚴防違規調運的生豬及產品進入我市。切實加強官方獸醫和村防疫員管理,嚴格規范檢疫出證行為。
3.2繼續加強排查。在做好日常排查的同時,加強泔水全鏈條監管,嚴防非洲豬瘟通過泔水傳播,以“兩場”為重點加強養殖環節防范。
3.3加強屠宰環節非洲豬瘟防控。嚴格落實屠宰環節官方獸醫檢疫監管和非洲豬瘟自檢制度,加強對畜禽定點屠宰廠(場)設置的指導建設,對不符合要求的堅決取締。
3.4加強聯防聯控,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重點推動卡點聯防聯控和餐廚剩余物處理廠、病死畜禽處理廠、車輛清洗消毒中心建設。
3.5強化督查督導。重點對各地動物防疫責任制落實、非洲豬瘟排查監測、生豬調運、生豬運輸車輛備案管理、餐廚剩余物管理、市場供應、指定道口落實等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