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綱
(張家口市萬全區畜牧站 075000 )
作為一名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按照區政府春、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的規定和要求,帶領村級防疫員在本轄區從事動物強制免疫注射工作,以提高動物群體抗病力,保證免疫密度,確保轄區內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由于受疫苗質量、免疫時機、免疫操作、畜禽自身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影響,一些畜禽在實施免疫后,可能會產生停食、顫抖、呼吸急促、急性死亡等反應,稱之為免疫副反應。為了避免損失,減少傷亡,對豬牛羊大動物應該及時展開救治工作,現將工作中遇到的一例救治過程介紹如下,供參考。
2019年9月20日,在我區七屯牧業奶牛養殖場開展牛口蹄疫的免疫注射工作,疫苗為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苗,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生產,規格50mL/瓶,生產批號19137004,注射劑量每頭牛2mL,在注射10min后,其中一頭耳標號為00063361的成母牛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癥狀為口吐白沫、呼吸加快、肌肉震顫、眼睛充血發紅。
根據免疫注射情況和嚴重的過敏反應癥狀,可以判定為免疫副反應。針對此強烈的免疫癥狀,需及時進行搶救。
迅速在頸部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5mL,4min后癥狀得到緩解。
本人見識過多起免疫副反應發生事件及參與過多次副反應勘驗工作,通過多年的防控經驗的積累和這次事件的啟發,總結出如下防控措施,以供參考。
4.1.1 疫苗貯存。從區動物疫病防控中心領取疫苗后,迅速運送至鄉站冰柜保存,嚴格執行說明書標注的貯藏方式與有效期。建立出入庫臺帳,做好記錄。
4.1.2 疫苗準備。村級防疫員結合當天防疫任務,攜帶相應類型和數量的疫苗。在實施免疫前,做好疫苗的準備工作,使用便攜式疫苗保存箱帶至免疫現場,保溫盒放入冰袋增強保溫效果,保證疫苗在冷藏條件下保存。
4.2.1 加強對村級防疫員的管理和培訓,逐步提高村級防疫員的政策理論水平與業務水平、診療技術和責任心。并且每年進行知識培訓,著重疫苗管理、注射技術、職業道德水平及疫情報告等知識。
4.2.2 村級防疫員備足腎上腺素,如出現嚴重的副反應癥狀,能夠在過敏反應的第一時間進行搶救。
4.2.3 指導規模養殖場檔案工如實、規范填寫免疫檔案,對有過副反應史的奶牛特別標明。
4.3.1 注射部位。選擇家畜肌肉發達,厚實的部位進行注射,避開大血管及神經部位。豬、牛、羊選擇頸部、臀部注射。如果注射部位不正確,疼痛感強,動物過度掙扎,瘋狂奔跑、亂踢,造成流產或傷害事故的發生,也可引起免疫副反應。
4.3.2 劑量準確
嚴格按照使用說明劑量進行注射,嚴禁隨意加大劑量。按照說明書中用法與用量中規定的接種途徑進行免疫。
在疫苗注射之后,應加強對牲畜的觀察,讓養殖戶在第一時間發現出現癥狀的牛只及時報告。個別牲畜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腫脹、體溫升高,減食1~2d,以后逐漸消失的一般反應,這樣輕微的免疫副反應只需加強飼養管理、密切觀察即可,不需要藥物治療。對個別出現急性過敏反應的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同時采取適當的輔助治療措施,減少副反應帶來的損失。
通過查看規模養殖場的免疫檔案,對曾有過免疫副反應病史的動物,在注射疫苗前,先注射腎上腺素后再注射疫苗,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為了盡量減少免疫副反應的發生,對病畜、孕畜、瘦弱的、幼齡動物等暫時不進行免疫注射,待動物機體恢復正常后再進行補充免疫[1]。
筆者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基層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對河北省規定的強制免疫病種實行強制免疫、集中免疫。曾見過羊群免疫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大部分出現臥地不起,精神萎靡,拒食不食的副反應癥狀,1d后逐漸緩解,直至消失。隨著疫苗的數代更新,近年來發病率大幅度下降。2020年我區內強制免疫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33例,其中奶牛8例、豬13例、羊12例,全部都成功救治,無死亡。隨著對動物疫病的深入研究,動物疫苗不斷推陳出新,其生物安全性越來越高,免疫效果越來越好,如此成就,作為一名基層畜牧獸醫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