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仁,張 濤,李云祺,費維超,石 爽
(吉林省永吉縣岔路河鎮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 132214)
基層畜牧業作為我國經濟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整體國民經濟體系,群眾身體健康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一旦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不能有效地開展,疫情傳播不僅會給人民群眾財產和社會經濟體系造成嚴重破壞,并且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
1.1 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性質繁雜且環境較差,是動物防疫工作最一線的作業人員,由于其工作性質較為特殊,政策對工作的支持力度也比較小,導致許多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偏低,且工資待遇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1.2 由于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資金缺少,難以引進高科技的檢測設備,防疫設備較為落后,因此防疫效率較為低下。
1.3 整個社會對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者的系統培訓和技能提升的關注度不夠,許多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者從畢業到退休一直采用傳統的防疫工作知識體系,無法和新時代發展的需求相結合,另外由于配套設備的不完善,因此容易造成知識積壓和資源浪費。
1.4 群眾對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存在不理解,不配合。許多畜牧動物防疫工作者在基層開展工作時,經常會遇到養殖人員不配合,導致防疫工作無法深入展開,養殖人員在對待防疫調查時有意瞞報或漏報養殖數量,對動物防疫工作不重視,認識不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為疫情的滋生和暴發埋下隱患。
要建立一套適合基層畜牧動物防疫檢驗體系,政府必須加強干預力度,通過宣傳方式和強制干預手段,讓養殖戶認識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要從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養殖者切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制定相關的干預政策和養殖規范,要促進養殖業向綠色養殖、健康養殖、現代化養殖的方向長遠發展。
人才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各地政府應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加強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人才建設,提高其工作的待遇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動物防疫崗位人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推出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政策,加大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全面推進防疫工作的快速發展。另外,政府應該利用職能部門的資源優勢,多地聯合舉報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的交流論壇或技能競賽等活動,學習推廣先進的防疫工作經驗,為動物防疫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新鮮血液。
比如: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可建立持證上崗制度,通過專業知識考試合格的才可以進行防疫工作開展。另外,建立專業的考評管理制度,考評結果和績效工資掛鉤,激勵相關人員自愿提升技術知識儲備,積極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提高防疫技能。
堅持預防為主是我國長期以來的一項重要國策,對養殖環境實行定期的檢驗消毒,對養殖人員和養殖動物做好防疫處理。在動物和肉類制品流入市場前做好防控工作,全面采取無公害處理措施,從生產源頭上就要遏制疫情的擴散和變異。另外,應加強對養殖動物和動物食用產品流通環節的把控,全面實行定點養殖、定點屠宰、定點清理,對流入市場的食品要能夠做到追根溯源,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對養殖戶加大宣傳工作,明確養殖上報流程做好養殖登記管理,歸類歸檔定期清查防疫問題。在宣傳工作中防疫人員可以利用知識小冊子來進行推廣宣傳,也可以利用微博、QQ、抖音等新媒體進行宣傳,可以建立本范圍內的微信群和養殖戶進行互動交流,及時幫助養殖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贏得他們的信任,為下一步做好防疫工作開展奠定基礎。在開展動物防疫工作時,發現疫情必須立即上報,第一時間做好預警處理流轉監督,對養殖人員實行聯合檢查工作,對獸藥質量進行檢驗排查,構建科學合理的動物防疫體系。另外要加強技術規范和管理制度建設,制定突發疫情的應對措施和應對手段,建立容易實施的應急防疫防范機制,力爭讓基層的動物防疫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地落實。
做好動物防疫工作不僅關系到經濟民生,更是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社會公共事業,對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該提高養殖人員安全養殖、綠色養殖的健康意識,加強基層動物防疫人員的工作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建立和完善防疫工作的規范管理和應急措施,不斷優化防疫機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促進我國養殖事業平穩健康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