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年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百里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744400)
瘤胃酸中毒多是由于牛羊等畜類攝入了過量的碳水化合物后,其瘤胃出現異常發酵,產生大量乳酸,使其胃中微生物群落的活性受到影響。若是難以獲得有效診治,不僅會出現胃功能性障礙,還會嚴重制約其生長發育并出現死亡的病例,給養殖工作造成極大損失。所以需要對疾病做好探究,科學防治。
牛羊在患有瘤胃酸中毒后,其發病速度快,一般在進食后的3~5h會發病。具體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眼結膜發紫,并出現磨牙的癥狀。其瘤胃部位腫脹,有腹瀉癥狀,排出味道酸臭的糞便。體溫變化不明顯,偶有體溫升高或是下降的病例。心跳速度、脈搏跳動速度、呼吸明顯加快,并存在脫水情況,排尿量明顯的減少。隨著病情進展,患病牛羊表現為煩躁不安,還可能出現攻擊人類或其它動物的情況,存在視覺障礙,神志不清醒。四肢麻痹,長時間臥地不起,最終可能由于脫水昏迷而死亡[1]。
疾病的診斷要結合患病羊的臨床癥狀以患病前的進食狀況進行初步的確診。若是想要進一步確診,可結合具體的實驗室檢測進行診斷。可對患病牛羊的血液進行pH值檢測,待數值下降至6.9以下且血液的乳酸升高時,即能夠判斷牛羊患病。同時要注意瘤胃積食等疾病進行區分,以免出現誤診導致疾病治療走向誤區。
對于牛羊瘤胃酸中毒,要早發現、早治療,結合病情進展實際,有區別性的進行選擇。首先,對于癥狀不嚴重的病例,可及時更換飼料,飼喂一些松軟易消化的飼料,適當增加牛羊的運動量,促進牛羊胃腸更好的蠕動,促進消化,以緩解病情。
癥狀嚴重的牛羊,除了加強飼養管理外,首先可采取洗胃的方式進行干預,用20%的石灰水或者1%的氯化鈉溶液。首先,可選擇長度適宜的膠狀管子,選擇導流的方式,導出牛羊胃中殘留的食物,之后灌入洗胃液,待其為胃中呈現堿性狀態后,可停止灌入。另外還可以采取手術的方式,取出胃中殘留的有毒食物,將健康的胃液或是干草放入到牛羊的胃中,放入量約占牛羊胃容量的30%。
還可以選5%的碳酸氫鈉溶液進行靜脈注射,其中牛的注射量為2000~3000mL,羊的注射量為200~500mL。注射的劑量需要結合患病牛羊尿液pH值改變劑量。為改善脫水等癥狀,還需及時進行補液,注意補充淡鹽水或是復方氯化鈉溶液。同樣可選擇靜脈注射的方式。
養殖人員還可以中獸醫的方式進行治療,可選擇當歸、白芍、陳皮、干草、元參、麥冬各40g,生地30g,二花、黃芩各60g,上述藥物加水煎服,候溫后灌服,能夠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
預防牛羊瘤胃酸中毒主要需從飼喂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做好飼料的科學搭配,保證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含量充足,禁止長期飼喂單一種類的飼料,尤其是谷物類飼料。注意飼喂的飼料松軟、易消化,以免造成腸胃損傷。飼料中有充足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物質,同時還需有10%左右的優質粗纖維飼料。若是長期食用青貯飼料,還可以及時合理補充小蘇打等物質。放牧工作需要合理進行,選擇晴好天氣,控制好放牧時間。一定要注意不要讓牛羊食用過量的馬鈴薯、甜菜等飼料,或是其他質量比較差的青貯飼料或是PH值較低的飼料,控制好飲食,降低疾病發病幾率。
飼喂過程中,要注意少添勤喂,做好管理,避免出現牛羊偷食的情況。日常做好飼料的保管與儲存工作,變質過期的飼料禁止投喂。
日常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可以在飲水中摻入1%~1.5%的碳酸氫鈉和氫化鎂,可有效預防牛羊出現瘤胃酸中毒的情況。并且在飼喂工作進行時,不要突然更換飼料,要循序漸進,給牛羊一個適應的過程。飼喂前,要清理趕緊食槽中殘留的飼料,這樣有助于降低牛羊患瘤胃酸中毒的幾率[2]。
日常還需做好疾病的監測工作,在注意飲食的基礎之上,對牛羊的進食狀況、精神狀況、排便情況等給予密切的關注,一旦出現疑似瘤胃酸中毒的情況,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及早進行干預,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促進治愈率的提升,降低疾病可能對養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牛羊養殖工作進行時,瘤胃酸中毒是常見疾病類型。做好該疾病的有效防治能夠有效降低疾病發病幾率,降低養殖損失。所以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對疾病有清晰的認識,做好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工作,提高疾病治愈率,促進養殖業實現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