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夢雪 孫增濤
(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1617)
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征(CARAS)是指同時發生的、臨床或亞臨床上呼吸道過敏(過敏性鼻炎:包括鼻癢、鼻塞、噴嚏頻繁、流清涕)和下呼吸道過敏(支氣管哮喘:咳嗽和喘息)等癥狀。這些癥狀可突然發作,也可自行緩解或經過治療后消失。鼻部癥狀在早晨明顯,而哮喘在夜間嚴重。其中某些患者往往還伴有過敏性結膜炎癥狀如眼癢、流淚等[1]。流行病學顯示超過85%的哮喘患者同時患有過敏性鼻炎,另一方面,有20%~30%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患有支氣管哮喘。但同時患有過敏性鼻炎會增加支氣管哮喘的嚴重性[2]。中醫古今醫家并無CARAS的專用病名,一般是將過敏性鼻炎歸于“鼻鼽”,哮喘歸于“哮病”的范疇。現將中醫治療CARAS的情況介紹如下。
《素問·脈解》云“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鼻鼽”一名至此產生,臨床表現以鼻流清涕、鼻塞、鼻癢、噴嚏為主。宋代《針灸資生經》首見哮病之名。其是一種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臨床表現以發作時喉中有哮鳴聲,呼吸喘息難平,甚則不能平臥為主。鼻鼽與哮證共為肺系疾病,二者更是相互聯系與影響,《靈樞·本神篇》云“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肺之竅在鼻,肺之衛外不固,風寒之邪或異氣侵襲,則外束肌表,陽氣無法宣泄,故噴而上出為之嚏。兩者屬同一氣道,同一疾病。
中醫認為鼻鼽之病因病機主要與臟腑虛損有關,如“腎為欠為嚏”“氣大衰……泣涕俱出矣”。普遍認為哮病之病因病機,關鍵在于“伏痰”。清代《證治匯補》云“哮即痰喘之久而常發者……發為哮病”。而目前關于CARAS之中醫病因病機醫家各執一論,研究眾多仍尚無統一定論,諸多學者從多角度發表見解。圍繞病理因素風、痰、虛之相關病機較為常見,如馮毅[3]認為本病以肺脾腎陽氣虧虛為本,風邪引動內結之痰瘀為標。劉華平[4]認為本病共性病機是外感風邪、痰阻氣痹、肺氣失宣。孫子凱[5]認為CARAS患者多屬陽虛氣弱,肺脾腎氣虛為發病之本,痰飲內伏則為標實。劉建秋[6-7]認為CARAS患者多素體本虛,病理因素無外乎“風”“痰”“虛”3 個方面,“宿痰內伏,外邪引動,發而為病”為其發病機理。蔡藝貞等[8]認為病因主要是風邪侵襲,以“風”立論。劉貴穎[9]認為風邪為本病的始動因素。
有關證型分類病例數收集與研究較少。趙武忠[10]收集41例CARAS患者通過聚類分析得出4類證型,分別為風寒束表、肺脾氣虛型;脾虛濕盛、風痰犯肺型;風痰犯肺、肺脾腎虛型;風痰阻肺、肺腎兩虛兼夾瘀血。蔡藝貞[11]通過收集136例CARAS患者資料發現,CARAS的中醫證候分型為肺脾腎虛,痰濁內阻兼血瘀、肺脾氣虛,風痰犯肺、脾腎氣虛,風痰犯肺、肺腎氣虛,風寒襲肺、肺腎氣虛,痰濕內阻。劉華平[12]收集江蘇省223例CARAS患者進行證候分型研究,總結出風痰阻肺證、風痰郁熱證、外寒內飲證、肺氣虛證、血瘀證、腎氣虛證和脾氣虛證。吳承珠[13]收集新加坡地區118例CARAS患者的中醫證型分布情況,結果顯示肺氣虛證、腎陰虛證和脾氣虛證關聯度較高,其余的證候關聯度相對較低。
4.1.1 著眼于奇經 畢偉博等[14]提出CARAS從奇經論治的思想,探討一從督腦太陽內外之寒、從督脈、太陽脈經絡循行所部、從奇經虛損、從奇經中內風伏根論治,以及奇經內風從陰陽之絡論治等奇經論治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征的理法方藥體系,認為從奇經論治CARAS是從肺系論治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4.1.2 著眼于風 劉華平[4]提出主要治法是祛風宣痹、疏肝化痰。臨床運用當根據鼻、支氣管(肺)之主次,辨證施治、加減靈活運用。沈偉[15]確立益氣祛風、宣痹化飲法為主要治法,同時重視治肝,意在祛除內在之風邪。孫靜等[16]采用隨機對照方法研究表明采用自擬固表化飲方聯合穴位貼敷方法治療CARAS效果明顯。蔡藝貞等[8]認為,在治療時著重從“風”論治,包括疏風散寒、疏風清熱、祛風止癢、祛風滌痰等從外治風之法,又包括疏肝緩急、益氣健脾、補肺培元等從內治風之法。劉貴穎[9]治療CARAS時將疏風解痙放于首位,重視活血化瘀,并注意固護脾胃。武艷燕[17]收集63例CARAS患者對照治療3個月后得出采用益氣祛風、宣痹化飲干預方,證候評分有效率效果滿意。
4.1.3 著眼于寒 治療以寒為主的CARAS患者采用溫肺散寒、平喘祛痰的治療原則,以小青龍湯為代表方治療[18]。盧英卓[19]采用隨機對照觀察72例患者表明利鼻止哮方治療寒邪犯肺型CARAS,有效改善了臨床癥狀,不僅療效好,且副作用小。
4.1.4 著眼于熱 黃暉[20]認為風熱犯肺是CARAS重要證候表現,從風熱論治,能有效改善風熱犯肺CARAS患者的鼻部癥狀和中醫證候表現,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4.1.5 著眼于虛 馮毅[3]認為治療CARAS時可溫補肺脾腎陽氣,以祛痰化瘀。劉建秋[21]采用自擬疏風截敏固本方以肺脾腎同治,益氣祛痰。臨床加減用之,效果滿意。周正峰[22]總結發現成人CARAS多為肺脾兩虛,提出了“益氣溫陽、祛風化痰、通竅平喘”的治療方法以治療肺脾兩虛、肺失宣降、風痰犯肺的CARAS患者。袁春花[23]認為CARAS患者以肺脾腎虛為本,外邪侵襲誘發痰飲之標而發作,選取60例CARAS隨機對照采用益氣疏風溫陽化飲方治療效果明顯。
4.1.6 著眼于體質 過敏體質常表現為容易對接觸的食物、環境適應能力差而產生過敏現象,多有家族聚集性及遺傳性。過敏體質者容易患過敏性疾病。CARAS屬過敏性疾病。崔紅生等[24]總結當代名老中醫王琦教授創立的“體質”學說,包括“九種體質”,提倡“辨體-辨病-辨證”三維一體的診療模式應用于臨床診治中。CARAS及相關過敏性疾病與“特稟質”之論相符。所以在處方用藥治療CARAS時“脫敏調體”的思路貫穿始終。善于運用“調體方”從根本上調節過敏體質。在此基礎上的脫敏平喘顆粒可有效緩解CARAS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和提高ACT評分[25]。姜偉洲等[26]通過對100例CARAS緩解期患者隨機對照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補腎疏風法對改善CARAS緩解期患者特稟質及陽虛質之體質、提高生活質量效果滿意。
4.1.7 結合鼻部望診 望診是中醫學診斷的重要方法,CARAS患者鼻部癥狀明顯,但在辨證時對鼻部望診臨床應用較少。方泓[27]認為鼻部檢查對臨床辨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畢偉博[28]收集146例CARAS患者,鼻部望診主要為外風證、內風證、肺熱證、陽虛證,其與標準證型相比,差異較小,認為鼻部望診法可以應用于CARAS的證候學診斷。
周珊等[29]臨床研究表明穴位貼敷治療可有效改善CARAS患者的復發情況,下調患者血清miR-95以及miR-34a-5p水平,抑制氣道炎癥反應。郭燕蓉等[30]收集60例CARAS患者從中醫證候積分、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等方面表明控哮涂抹膜劑穴位貼敷治療CARAS患者效果明顯,且該劑型在臨床療效、安全性、副作用方面均優于傳統制劑。提供了中藥涂膜劑防治的非激素治療途徑。劉建秋[6]認為,穴位貼敷可以通過刺激穴位,增強藥物的吸收、代謝,對肺部的有關物理、化學感受器產生影響,間接地改善機體的反應性,增強抗病能力,故而在對本病的診治采用內服中藥,外用穴位貼敷的方法,在辨病分期的基礎上結合辨證分型共同論治,收效滿意。邵素菊等[31]收集60例CARAS患者,隨機分組研究表明邵氏“五針法”為主治療CARAS具有選穴精練、療效持久、安全可靠等的特點,能夠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適合臨床應用及推廣。尋滿湘等[32]觀察120例CARAS患者表明,小針刀聯合小青龍湯治療CARAS療效明顯,針刀能阻礙鼻肺反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止噴嚏的發生,進而阻止CARAS病程的進展。
隨著CARAS逐年攀升的發病率,中醫界通過對古代醫家對本病治療的繼承與創新,臨床療效滿意,但仍需重視中醫藥治療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具體表現為:1)尚無對CARAS疾病對應中醫病名及病因病機的統一認識;2)樣本量數據收集較少,難以對證候形成系統認識,無法更好地辨證施治,大多醫家多根據自己臨床經驗進行總結并實施相應臨床實驗方案,但在嚴謹度、療效指標等方面公認度較低,使得這些臨床經驗難以得到廣泛認可;3)中醫內治法相關中藥及外治法治療CARAS的相關作用機制研究相對不足,動物實驗難度較大。CARAS是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上述問題的解決需多中心、大樣本更加嚴謹、深入地進行探討,為明確中醫證型、選擇合適的中醫治療方案治療CARAS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