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
作為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國節能從成立之初,就承擔著推動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與國家的節能環保事業共同發展共同壯大。多年來,中國節能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讓生活更美好”為己任,積極投身污染防治攻堅戰,爭當生態文明建設主力軍。
“十四五”期間,我國全面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發展新格局、區域經濟新布局、生態文明新要求、科技革命新趨勢等,給中國節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生態文明建設一直是每年全國兩會熱議話題之一,作為唯一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負責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節能媒體見面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節能將堅決做好生態文明建設表率,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強化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做強做優節能與清潔供能傳統主業,做大做優生態環保核心主業,做精做優大健康戰略機遇產業,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節能環保健康產業集團;主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中國節能力量。
習近平主席多次在重大國際場合發表重要講話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講話宣布了中國最新的2030年氣候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乃至本世紀中葉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3060目標將倒逼全社會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掀起一場綠色革命。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在此過程中將有更大用武之地,迎來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宋鑫分析指出,“十四五”時期是實現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的關鍵時期,預計國家將提出有力度的、與新目標相銜接的碳強度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同時,將制定實施“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積極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推動地方、部門和重點行業達峰。
“可以用‘朝陽產業、前景廣闊,機會良多、競爭激烈來形容對于未來行業發展格局的基本判斷。”宋鑫進一步指出,在生態環保領域,綜合環境服務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加大,專業化、數字化、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環保產業多個細分領域將形成千億、萬億級新市場空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市場機會逐步顯現。
“在能源供給與能源節約進一步協同整合的背景下,綜合能源服務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萬億級市場在向所有行業企業招手。”宋鑫表示,傳統清潔能源領域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而新興清潔能源領域,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能源利用技術也將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氫能、儲能等未來能源技術逐步成熟。傳統節能服務領域將進入模式轉型期,新興節能服務領域正在加速向數字化、電氣化和清潔化方向轉型,綜合能源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內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展現的是企業責任與擔當,對于節能環保央企來說,尤其如此。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實現,中國節能將從何處發力?
“強有力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將賦予中國節能引領碳中和的新使命,也是中國節能拓展節能降碳、行業及區域達峰、氣候適應性城市、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等重點領域的市場機遇。”宋鑫表示,中國節能將從三個方面著眼,助力實現全社會碳排放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
首先,構建服務國家“碳中和”目標實現的產業和技術布局。持續提升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化利用,著力開展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高碳及高能耗行業能效服務,強化區域能源供熱和綜合能源服務能力。同時,還將著眼于碳達峰后的碳中和需求,聯合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開展負碳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
中國節能江蘇東臺“風光漁”互補發電項目。
其次,積極引領和帶動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結合中國節能在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和清潔能源方面的技術積累,通過建設“零碳園區”、“零碳建筑”,將加快完善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體系,推動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企業的零碳發展模式,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樣板示范。
最后,持續推動“碳中和”相關標準、規范和機制建設。中國節能將充分發揮北京綠色交易所的股東作用,積極參與國家碳交易市場建設。同時,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開發者聯盟的首批成員單位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所在單位,中國節能將推動重點行業和區域達峰路徑制定和方法學研究,以及氣候投融資制度體系設計,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氣候治理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環境就是民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把綠色發展納入新發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納入三大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節能嘉魚縣濱江生態提升示范工程。
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多年來,中國節能高度注重綜合解決方案能力建設,積極為地方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探索形成了山東臨沂模式、湖北咸寧模式、兩園一鏈、空天地一體化等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節能環保綜合解決方案、商業模式。
特別是作為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企業,中國節能積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發揮央企專業優勢,聚合資源,全力推進長江沿線污水治理、固廢處理、生態修復、清潔能源、能源節約等項目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的急先鋒、主力軍,書寫了長江大保護“中國節能答卷”。
宋鑫表示,“十四五”期間,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治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和區域高質量發展緊密融合,將為中國節能平臺化發展開辟新的市場,為區域綜合解決方案拓展新應用場景。中國節能將充分發揮主體平臺責任,積極推進多元化合作,為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新征程中新目標的核心指標,要求中央企業切實擔負起重要政治責任。宋鑫指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只有堅持不懈攻堅克難,才能積小勝為大勝。“但目前,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薄弱環節,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作為節能環保領域的央企負責人,更是重任在肩,我們必須長期努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境界,為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盡綿薄之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及產業變革加速發展,科技發展新趨勢無疑將徹底改變綠色產業的生態環境和運行方式,關鍵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將成為領先企業爭相角逐的賽場。
宋鑫表示,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需要依靠綠色技術創新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難題,需要生命健康產業綜合技術創新助力實現“健康中國”發展目標。作為一家節能環保健康產業集團,“十四五”期間,中國節能將緊盯短板弱項,繼續集中力量進行技術攻關,提升主業核心技術競爭力,以高質量的科技創新引領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看,“十四五”期間,中國節能將抓住科技創新工作著力點,做好“三篇大文章”。一是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考核評價體系,激發深層次創新活力;二是著力培養創新人才隊伍,打造一支與科技創新戰略相匹配、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培育創新能力;三是著力健全協同創新體系,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融通創新,打造創新合力。
“十四五”時期,中國節能將以數字化為著力點,推動節能減排服務業務向技術驅動型的輕資產商業模式轉型。加快發展面向新基建和新興節能領域的能效服務業務;積極培育智慧節能業務,建設節能與能源大數據平臺,整合先進節能技術、智慧能源技術、能源大數據技術及核心設備資源,形成節能減排領域的持續性科技優勢。
“同時我們也將重點瞄準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支撐引領產業發展為導向,穩步構建中國節能核心技術體系。”宋鑫指出,“十四五”期間,中國節能將全力瞄準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國家重大生態環保戰略規劃,著力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綜合解決方案作為中國節能戰略推進的“拳頭”,以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為抓手,增強中國節能科技創新能力、服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當好節能環保領域的技術創新“排頭兵”。
在深耕細作國內節能環保和清潔能源市場的同時,中國節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結合節能環保產業的外部環境和中國節能實際發展情況,立足主責主業,分步、有序開展“走出去”工作,提升中國節能國際品牌形象,促進中國節能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戰略目標穩步實現。
在宋鑫看來,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作為朝陽行業,日益受到各國重視,在此背景下,相關產業扶持和優惠政策環境趨好,未來在國際、國內市場都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當前,雖然受到疫情的短期不利影響,但是世界范圍內節能環保產業產值持續上升,未來依然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節能環保新能源市場尚待開發和培育,未來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宋鑫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起步之年,中國節能將內外循環并重,堅定不移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大國際化業務統籌力度,建立健全國際化業務體制機制,形成國際市場協同開發合力,打造中國節能國際化品牌和核心能力,提升參與國際化競爭實力。此外,在鞏固拓展現有業務基礎上,審時度勢,開發國際綠色領域產業經濟合作,推動生態環保項目落地,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