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 楊長幸 韓松
2020 年11 月,通用技術·中國汽研“十三五”科技創新大會在重慶召開。
1965年,基于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迫切需要,經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一機械工業部批準,重型汽車研究所——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汽研”)的前身建立。
半個多世紀過去,中國汽研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緊跟汽車強國的戰略步伐,把“圍繞價值定位、凝練技術方向、聚焦標準規范、推進數字轉型、升級裝備產業”作為工作主線,持續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
2006年,中國汽研成為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并于201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601965.SH)。
2020年正值中國汽研成立五十五周年,盡管經歷數次搬遷、八次更名、兩次改制,中國汽研始終秉承創新、拼搏、擔當、快樂的企業精神,圍繞“安全、綠色、體驗”三大技術主線,致力成為以標準為核心,集成技術服務、數據應用、裝備推廣的科技平臺公司,不斷實現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增值。
中國汽研總經理萬鑫銘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汽研在汽車標準體系、測評技術、重大研發和高新技術產品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國汽研籌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公共服務平臺i-VISTA 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西南分中心;推出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中國汽車健康指數等測評服務;打造世界一流的中西部首個氣動-聲學風洞……2020年11月,中國汽研獲批成為中國首批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新能源汽車領域唯一指定評估機構,助推汽車及零部件產品迭代升級,促進汽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面對汽車領域新一輪技術革新、產業變革以及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外部環境,中國汽研深耕新能源、自動駕駛、車聯網、大數據等前沿關鍵領域,不斷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構建高端產業生態,力爭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創新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中國汽研副總經理王紅鋼指出,汽車價值鏈核心要素已轉向芯片、軟件、數據、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平臺等方面,汽車傳統硬件與電子、通信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將帶來出行方式、汽車及交通標準革新。智能網聯汽車、智能交通新標準,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新型基礎設施產業的創新引擎和堅實保障。
為搶抓智能網聯等戰略機遇,中國汽研以四大核心能力建設為抓手,率先謀篇布局。
在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方面,“十三五”期間,中國汽研成功研發電動智能車輛EMC設計與驗證開發技術、建成新能源汽車安全預警平臺、構建智能汽車指數評價體系、實現底盤測功機和復興號系列250/350公里速度等級齒輪箱產業化……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及電池安全、車聯網信息安全、智能網聯汽車場景開發與示范應用等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在業務創新能力建設方面,中國汽研緊密圍繞產業趨勢及消費需求,構建業務創新體系,包括積極推進檢測認證一體化,推出特色自愿性產品認證服務;以產品化思路,圍繞智能汽車控制和執行系統、信息安全、車載芯片、通信設備,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及動力電池材料、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汽車工程數據及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等新方向,自主攻關,并協同行業優勢資源開展投融資、并購和孵化業務。
為了給公司經營、研發、檢測及生產提供人才保障,中國汽研不斷發揮人才資源能力建設優勢,擁有一批國家突出貢獻、千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1人。
與此同時,公司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關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改革的系列指示精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持續提高管理創新能力建設,成功入選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科改示范行動”名單,結合上市公司治理要求,探索員工持股、職業經理人等制度,積極推進市場化改革,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新基建等產業技術革命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交織之下,如何突破原有業務壁壘,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是汽車技術服務行業面臨的新課題。
2020年,中國汽研聯合工信部電子標準院在深圳頒發出首張汽車人臉識別(Ⅲ級防護)認證證書,開啟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汽車座艙內的產業化應用先河。在此基礎上,中國汽研牽頭籌建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生物特征識別分技術委員會汽車應用研究組,并成功當選組長單位,進一步推動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汽車產業的應用,對彌補行業空白、規范行業發展、引領行業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不止于此。“汽車電子信息技術未來將主導汽車核心技術,汽車系統的物理安全、功能安全、通信安全和信息安全驗證已成為整車開發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中國汽研檢測中心主任李劍平指出。
數據將決定汽車體驗,軟件將重新定義汽車。中國汽研全面布局汽車“新安全”能力建設,深耕車載網聯性能、OTA安全、V2X非道路測評、軟件測評等領域,以新產品測評服務為抓手,培育數據產品與軟硬件工具,致力打造國內領先的具有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的汽車電子通信與軟件測評研究平臺。
站在新時期新起點,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十四五”時期,中國汽研將如何邁向“智”造新時代,續寫“智”創新輝煌?
中國汽研董事長李開國強調,我們必須牢記央企的政治屬性和經濟屬性,堅定踐行央企的使命和責任,最大化激活機制,堅定發展道路,戰略聚焦,把握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發展成為核心競爭優勢和特色優勢突出,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新型國際化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之下,中國汽研將瞄準數字化、平臺化、國際化發展方向,不斷推動汽車產業技術進步,為汽車強國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