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門課程的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初中語文課程而言,閱讀是教學的靈魂,更是學好語文知識的關鍵步驟。從閱讀教學現狀而言,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依然比較嚴重,因此閱讀教學還需要不斷實踐與探索。闡述實施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對如何實施閱讀教學進行探討,希望能為相關研究者提供一定啟示。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實施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學有效性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屬于重要組成部分,能讓學生從中獲取語文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許多教師教法枯燥,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及學習效率都不高。因此合理開展閱讀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實施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其必要性體現如下。
1.時代發展所需
隨著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文字處理能力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而開展閱讀教學對處理文字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在新課改中,要求學生不僅能熟練運用文字,還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速度,閱讀內容的同時還能理解含義,從中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情感,逐漸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成為時代需要的人才。
2.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從教學現狀可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提出問題時,常常是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表現不積極。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使其從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二、初中語文課堂實施閱讀教學的途徑
在課堂上開展閱讀教學,是時代發展所需,更是增強學生學習激情的重要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實施閱讀教學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呢?筆者結合教學總結提出如下建議。
1.重視初讀,增強學生體驗
初中學生已經具有主見,也具有個人的審美觀點,比較喜歡閱讀一些優秀的作品。各類作品中都有極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語文綜合素養具有重要影響。從教學中發現,不同學生對同一個作品反映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從觀察中發現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停留在表面,并未深挖作品內涵。因此,初中學生對事物認知處于感性狀態,根本沒有深入事物的內涵與本質,并未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深入了解作品內涵,指導學生進行獨特體驗,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情感共鳴。比如講授《木蘭詩》時,教師應該為學生留夠時間,要求學生對作品進行初讀,還要談談自己閱讀后的所思所想。通過這種初讀,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思想去進行情感體驗,逐漸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當學生初讀完后,會結合文章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比如花木蘭作為女兒身,為什么沒被發現呢?花木蘭是不是小腳女人呢?等等。教師可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回答。闡述南北朝時期女人不需裹腳的知識,順勢拓展相關知識,比如三寸金蓮,這樣學生就能夠了解裹腳的相關知識,從而滿足多元化需求,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2.合理選擇教法,增強學生激情
無論什么課堂內容,教學方法都非常關鍵,因此閱讀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教法的選擇。而且在教學中常常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老師提出問題時,能夠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并不多,大多數學生都保持沉默。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就必須合理選擇教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小組合作,教學前按照一定標準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確定一個組長;在閱讀教學時,提問題就按照小組來提,比一比哪個小組回答問題積極,答案準確,利用初中生不愿認輸的心理,激發其學習積極性。采用小組學習法,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回答問題中享受快樂。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以活動推動閱讀,以閱讀開展活動
初中學生參與閱讀,不但渴望有所收獲,還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從中獲取成就感。因此,教師可采取鼓勵措施,引導學生開展一些閱讀活動,比如開展閱讀周,要求學生在本周閱讀多少文章,并寫閱讀體會;下周開始開展閱讀匯報會的活動,由學生在匯報會上匯報上周閱讀情況,談談閱讀體會。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從中獲得豐富知識,激發閱讀激情,真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閱讀教學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謝穎新.初中語文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的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6(33).
[2]江傳松.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J].才智,2018(9).
[3]趙克琦.電子白板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設計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8(7).
[4]楊艷輝.如何搞好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才智,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