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想感謝的是醫院的叔叔阿姨們,他們把媽媽的病治好了,還把治病的錢省下來給我交學費。媽媽說,更要感謝國家健康扶貧政策。我會好好學習,將來也做一個健康扶貧人。”這是李彐紅八歲小兒子日記中的話。
2020年4月,樟樹市洋湖鄉橫梁村的貧困戶李彐紅像往常一樣,送兩個孩子去學校,路上隱隱覺得腿疼,但她并沒有往心里去。李彐紅患有先天性關節發育不良,雙側股骨頭無菌壞死,兩條腿因為這個病多年來一直不太舒服。到了中午,李彐紅的腿卻越來越疼,去醫院檢查,醫生嚴肅地告訴她,一定要盡快做雙腿的股骨頭手術,不然兩條腿就保不住了。醫生的話猶如晴天霹靂,李彐紅聽完后覺得腦袋嗡嗡響。手術要到南昌做,而且需要一大筆費用,丈夫關忠富打電話給洋湖鄉幫扶干部時急得哭了。鄉、村兩級幫扶干部得知情況后,迅速趕往醫院看望并送上慰問金,幫助協調醫療事宜。20天后,李彐紅在南昌一附院成功做了手術,十幾萬元的手術費對于一個貧困家庭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家人為此愁眉不展。
2020年4月底,駐橫梁村第一書記黃永家來到李彐紅家中,將其看病的收據、出院證明等帶到洋湖鄉農醫所和扶貧辦,為她代辦報銷手續。通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貧困人口疾病醫療補充保險”“醫療救助財政兜底”四道醫療保障線,報銷了百分之九十的費用,又通過“防貧險”報銷了7000多元。李彐紅自付費用不到1萬元。
“真的特別感謝黨和政府,要不是健康扶貧政策,我的腿早就殘廢了,現在還能干農活、出去做事,真好!”近日,李彐紅在自家院子里一邊摘著橘子,一邊對前來走訪慰問的幫扶干部說。兩個兒子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地玩游戲,讓這微涼的冬天充滿暖意。
近年來,樟樹市堅持政策“輸血”幫扶與自主“造血”增收并舉,強政策筑牢基本民生保障線,多舉措推動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出實招及早應對疫情對脫貧攻堅不利影響,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目前,全市6500戶1.695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13個省定貧困村、1個宜春市定貧困村“摘帽”。
樟樹市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層層壓實政治責任高位推進,派駐250個駐村工作隊,選派255名第一書記和488名工作隊員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安排3300多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著力破解脫貧攻堅熱點難點問題。聚焦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社會保障5個重點領域,全面筑牢扶貧政策底線,確保貧困戶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老有所養和飲水安全。2016年以來,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51萬人次,發放教育資助金1554.2萬元;為貧困住院患者報銷醫藥費1.64億余元,報銷比例均達到90%;投入補助資金5420.62萬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116戶,全面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問題;投入資金1.8億余元,完成了19處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確保貧困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農村低保由2016年的每人每月290元提高至2020年的480元,安排83.6萬元購買防貧保險,建立了返貧保險機制。
為引導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激發內生動力,拓寬自主增收渠道,樟樹市圍繞產業、就業、金融、消費扶貧等方面打出“組合拳”,助力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近年來,依托“中國藥都”金字招牌,大力實施中藥材產業“54321”工程,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0萬畝,助力1.4萬名貧困人口脫貧。2014年以來,利用整合上級資金1.04億元,因地制宜建設中藥材、果蔬種植、特色養殖等117個產業扶貧項目。采取引導企業招聘一批、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扶持自主創業一批、省外就業輸出轉移一批、扶貧車間解決一批、扶貧基地+產業帶動一批等“六個一批”方式,積極推行“兩免一貼息”小額信用貸款,幫助768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創業,貧困勞動力就業率達81%。
樟樹市主動應對下好“先手棋”,力保戰貧戰疫雙戰雙捷。積極協調有扶貧功能的353個經營主體迅速復工復產,開發扶貧專崗1505個,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473人,確保疫情期間貧困戶收入不降。同時,持續推進消費扶貧“六進”活動,42個經營主體116個扶貧產品被認定為全國扶貧產品,大力開展專區、專柜、專館建設,利用線上線下平臺開拓銷售渠道,引導社會大眾消費來自貧困群眾的產品和服務。目前,全市扶貧產品銷售金額達1.94億元。
作者簡介:聶清如,樟樹市民政局。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