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
主演: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
上映時間:1994年
1947年,銀行家安迪·杜弗倫被指控槍殺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余生。
入獄不久,安迪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埃利斯·“瑞德”·雷丁幫他搞到了一把小鶴嘴鋤。隨后,安迪無意間聽到監獄長在說起上稅的事,他就說自己有辦法幫監獄長合法免去一大筆稅金。精通財務知識的安迪很快擺脫了重體力勞動和一些變態囚犯的騷擾,他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為獄警處理稅務問題,也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度。
這時,一個新犯人帶來了有關安迪案子的消息。安迪請求重審此案,被監獄長拒絕并重罰,因為監獄長不想放走安迪這棵搖錢樹。安迪走明路不通,更加死磕暗路——入獄后的20年里,他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鶴嘴鋤,在牢房里挖一條通往監獄外面的地道。
風雨之夜,安迪成功越獄,把自由還給了自己。
安迪是經典的自救牛人,他有目標,也有方法,更有算計。為了自救,他去和瑞德交朋友;為了自救,他去幫監獄長做賬;為了自救,他鍥而不舍地在牢房中挖掘地道,以圖逃出生天。他使出百般武藝,皆是為著一個堅定的目標:洗清冤屈,重獲自由。

導演:彼得·列文
主演:索拉·伯奇、邁克·里雷
上映時間:2003年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麗茲出生在紐約,但紐約的繁華不屬于她。她在貧民窟里長大,從小就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都是癮君子,母親還是精神分裂癥患者,雙目失明,最后死于艾滋病。貧窮讓麗茲小小年紀就外出乞討,顛沛流離,生活對她來說就是無窮無盡的苦難,沒有希望,沒有夢想,上哈佛這樣的名校更是想都不敢想。
但是,再是苦難的生活,也偶爾透進一隙光亮。
隨著慢慢成長,麗茲知道了,只有讀書成才,才能自救,改變命運,走出現實的泥潭。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千方百計申請哈佛的全額獎學金,盡管面試的時候她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只好穿著一件向姐姐借來的大衣去參加面試,憑著真誠和努力,她贏得了獎學金,走進了哈佛的校門。
無獨有偶,有一本暢銷書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韋斯特弗也是一位麗茲式的勵志女性,通過發奮讀書,最終改變了命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仿佛是一句箴言,預示著所有自強不息者的命運。

導演:王競
主演:顏丙燕、焦剛、李現、趙倩
上映時間:2012年
在1990年代的武漢,李寶莉的家庭跟其他的普通家庭沒有兩樣。丈夫馬學武是國企廠辦主任,李寶莉是漢正街批發市場里的售貨員,兒子小寶聰明可愛,一家三口剛住進新房,日子眼看著越過越好。
豈料從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讓人始料未及的變故接踵而來:馬學武提出離婚,李寶莉發現丈夫出軌,然而她的舉動非但沒挽回丈夫的心,反讓丈夫名聲掃地還丟了工作……走投無路的馬學武選擇了跳江自殺。
丈夫死了,家里還有年老的婆婆和年幼的兒子,李寶莉別無選擇,唯有憑一己之力撐起這個家。她別無長技,就去當“扁擔”,在漢正街幫人挑貨物,一擔一擔地掙錢養家。但兒子小寶認定是李寶莉的霸道和蠻橫把父親逼上絕路,多年來一直對母親冷漠以待,甚至在考上大學后,將母親趕出家門。
無家可歸的李寶莉被逼上了絕路。
但她沒有死。在這個女人身上,求生欲是最不缺的東西。自救早就是她的生存本能,縱然萬箭穿心,她只求活著就好。李寶莉的扁擔曾經負擔了整個家庭十年的生計,如今也能負擔起她自己的生活。
在江北碼頭坐了一夜后,李寶莉被自己救活了。

導演:史蒂芬·索德伯格
主演:茱莉亞·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埃克哈特
上映時間:2000年
《永不妥協》改編自真實事件:埃琳·布羅克維奇是曾經的選美皇后,做過六年家庭婦女后,遭遇了兩次離婚,拖著三個孩子,此刻一貧如洗,存款不足一百美元,連電話費都交不起。走投無路的埃琳懇求自己的律師埃德·馬斯瑞雇用她,在律師事務所里打工度日。
一天,埃琳在一堆文件中偶然發現了一些十分可疑的醫藥單據,這引起了她的困惑和懷疑。在埃德的支持下,埃琳找到線索,發現了當地社區隱藏著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可怕的是居民們對此并未察覺,還對埃琳的結論表示懷疑。
埃琳鍥而不舍,用執著打動了居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在一家大型法律事務機構的幫助下,污染事件得到了令人滿意的賠償,創造了美國歷史上同類民事案件的賠償金額之最,達3.33億美元。
埃琳,這個一度淪落到谷底的單身母親,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無比堅忍的毅力,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實現了成功自救,贏得了尊重。

導演:加布里爾·穆奇諾
主演: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
上映時間:2006年
克里斯·加德納是舊金山一名落魄潦倒的醫療器械推銷員,在1981年經濟蕭條時期,日子艱難,瀕臨破產。他每天奔波于不同的醫院,無奈醫生們對他的產品毫無興趣。
妻子琳達無法繼續忍受困窘生活,撇下克里斯和5歲的兒子,離家出走。克里斯和兒子隨后因為繳不起房租被房東掃地出門,父子倆流浪街頭,廉價旅館、公園、地鐵衛生間都曾經是他們的棲身之所。
盡管如此,克里斯自強不息,決心自救。他不抱怨,堅持學習,而且就算是睡廁所,第二天他也會把自己收拾得干凈整齊去上班。通過奮發努力,克里斯成為一名證券經紀人,事業走上通途,最后成為百萬富翁。
不要以為這樣的自救是不切實際的夢想。《幸福來敲門》同樣改編自真人事跡,克里斯·加德納的原型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

導演:武正晴
主演:安藤櫻、新井浩文、稻川實代子
上映時間:2014年
一個從未成功、總是失敗的人,要怎么做才能自救,在loser人生中贏那么一次?
齋藤一子給出了她的答案。
齋藤一子,一個常年啃老的32歲自卑廢柴宅女,整天披頭散發百無聊賴,像一攤爛泥一樣活在世上。除了吃飯睡覺,她唯一的愛好是打游戲。開便當店的父母原本也認了,可是當一子的妹妹二三子離婚后帶著小孩住回娘家,姐妹矛盾激化,二人大打出手,拳腳相加,一子覺得家里再也容不下自己,唯有黯然離家。她在百元小超市找了一份工作,租了間陋室住下來。
她還遇到一個男人,開始同居。然而變故很快來臨,同居男人并不愛她,出了軌。
痛苦中的一子愛上了打拳。一拳一拳,她狠狠揮出,仿佛是在跟看不見的人生搏斗。逆襲就這樣一點點開始,她斗志昂揚,開始跟命運死磕,拼盡全力要贏一場比賽。
這部電影終究沒有落入俗套,讓一子成為拳擊臺上的贏家。她輸了比賽。
但這有什么要緊。在一子喊出“我想贏”的同時,她就已經贏得了人生,贏回了自己。而這時的她,是她自己最喜歡的樣子,雖然在臺上被揍得落花流水,仍能微笑著向對手拍肩致意。

導演:理查德·格雷澤、
沃什·韋斯特摩蘭
主演:朱麗安·摩爾、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亞歷克·鮑德溫
上映時間:2014年
愛麗絲·豪蘭是一位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女性。她是哈佛大學教授、語言學家,丈夫也是哈佛教授,三個孩子都已長大并各有人生追求。50歲那年,愛麗絲突然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她記不起簡單的單詞,忘記了講課的內容,甚至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迷路。
醫生的診斷徹底改變了愛麗絲的生命,也改變了她與家人和世界的關系。她患的是阿爾茨海默病,她的記憶跟不上遺忘的腳步,她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也失去了與外在世界的連結。她漸漸記不起女兒的名字、想不起丈夫的面孔……
愛麗絲的世界因為患病而陷入潰敗。然而,在家人的陪伴下,愛麗絲不斷潰退的人生依然有著溫暖和光亮,因為家人給了她最寶貴的東西——愛。她努力地抵抗遺忘,竭盡全力地自救,勇敢地為當下的每一天而活著。
記憶會消失,唯愛永在。

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
主演:凱特·布蘭切特、比利·克魯德普、艾瑪·尼爾森
上映時間:2019年
如題,女主名叫伯納黛特,中年,已婚。
影片開頭,伯納黛特本人正卡在很多中年女人都曾經陷入的困境中:為照顧上中學的女兒放棄事業,做了多年的家庭主婦;跟女鄰居糾紛不斷;跟丈夫在精神上漸行漸遠,丈夫已經放棄在她身上尋找閃光點;內心有強烈的焦慮感,迫不得已只好借助藥物來克服……
更有甚者,現實中的孤獨導致虛擬網絡中的騙子趁虛而入,伯納黛特大小心事都向她信任的網絡“人生導師”傾訴,殊不知對方是國際詐騙集團成員,差一點就騙走了她家的全部財產……
這還不是最慘的時候。
伯納黛特的絕境發生在她回家看到丈夫、丈夫的心機女同事、心機女同事推薦的心理醫生、調查詐騙犯罪的FBI探員,四個人齊齊坐在她家的時候。詐騙事件讓伯納黛特五雷轟頂,丈夫卻堅持認為妻子是得了精神病,要把她送入精神病院。
還好伯納黛特不是一般人。這個從前的天才建筑師,雖然被家庭生活埋沒多年,但頭腦絕對夠用。一場自救緊急展開:伯納黛特借上洗手間之機跳窗逃走,在義氣女鄰居的幫助下,坐上飛機,奔赴南極。
而真正的救贖還在后面。
在此之前,伯納黛特向老友傾訴郁悶,老友對她說了一句至關重要的話:“伯納黛特,像你這樣的人,必須去創造。”一語驚醒夢中人,伯納黛特沉寂多年的事業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
伯納黛特的故事告訴我們,創造,是拯救自己于麻木沉淪生活的閃亮利器。

導演:尼薩·加納特
主演:艾瑪·湯普森、敏迪·卡靈
上映時間:2019年
凱瑟琳是一位脫口秀先鋒人物,她主持的深夜脫口秀電視節目曾經紅極一時,但如今收視率每況愈下,凱瑟琳也被公眾貼上了“痛恨女人的女人”這一負面標簽,不僅江湖地位被人取代,這份工作也即將保不住,眼看著前浪就要被拍死在沙灘上。
為了自救,也為了救這檔節目,凱瑟琳雇傭了一位年輕的作家莫莉·帕特爾,因為后者是印度裔、女性,在講究政治正確的就業環境中,莫莉的加入可以用來打破這檔節目此前全男性的編劇陣容。
莫莉入職后為節目組帶來了一股新鮮氣息,也為凱瑟琳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轉機。在幫助凱瑟琳重振職業生涯的過程中,莫莉自己也脫穎而出,在遭受工作的頻頻暴擊后,最終成為凱瑟琳編劇團隊中的核心人物。
所以,在新人輩出的工作環境中,分分鐘面臨過氣的前浪該如何自救?
無他,與后浪攜手。

導演:瓦迪姆·佩爾曼
主演:拉斯·艾丁格、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
上映時間:2020年
人在面臨死亡威脅時,為了自救,常常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靈感和力量。《波斯語課》這部首映于2020年德國柏林電影節的電影,就講了一個這樣看似荒誕的自救故事:
二戰期間,猶太男青年小卷被德軍士兵抓捕后,就在被送去處決的車上,另一名猶太男青年用一本波斯語書換了小卷的半塊面包。小卷帶著這本書進入集中營,為了保命,他斗膽自稱波斯人。恰巧一名德國軍官想學波斯語,就要求小卷教他。對波斯語一竅不通的小卷騎虎難下,只好憑空“創造”出一門語言,他用集中營里關押的猶太人的名字作為詞根,依照每個人的形象和個性特征,編造出上千個“波斯語”單詞,教給軍官。
就這樣,小卷靠著他用2840個猶太人的名字自創的“波斯語”,躲過了一輪又一輪的“人口大清洗”。不料某天,集中營中來了一個真正的波斯人……
小卷最終活過了戰爭,被盟軍解救。集中營里約3萬猶太人的記錄已被焚毀,但小卷在盟軍收容所里背出了那2840個名字,讓世人知道,他們曾經存在過。
同為講述集中營生死故事的優秀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是“救人”,《波斯語課》的主題則是“自救”,以及一個人是如何以自救的方式紀念了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