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經常看到女人看不起女人,經常。
常用的表達就是:“大家都是女人,我還不了解女人嗎?”“都是女人,裝什么裝呀?”“女人那點兒小心思吧……”配合著語言口氣,你能聽出她那種“我有第一手資料”的深深自傲和“女人就是賤”的深深鄙夷。
我為之大惑不解:如果你是拿自己當例證的,那么,毫無疑問,在這個譜系里,最賤的就是你自己呀。
再后來,我理解了:說這樣話的女人,也確實是這樣看待自己的。她們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嫉妒、猥瑣、小氣、貪婪……這都是罪,她們看不起自己,而膜拜男人。
但是——男人,難道不自私不嫉妒不猥瑣不小氣不貪婪不殘酷嗎?
七宗罪不分性別,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有的,比如就有很多很多人對我說過:“女人就是愛嫉妒。”可是,最近連續發生同事之間互殺的、下毒的、錘殺的,當事人全是男人,卻沒有一個人對我說:“男人就是愛嫉妒。”這是為什么?
我想到一件很古老的事兒,未必與前面提到的事相干。
小年四五歲的時候,我帶她去上公共衛生間。前面的使用者應該是正值生理期,廁間未處理干凈,我就先過去處理。小年看一看里面情形,對我說:“媽媽,男衛生間一定是藍色的。”
我問:“為什么?”
她說:“因為女衛生間是紅色的。”
這個邏輯,讓我語塞。我只能按常理說:“不,男衛生間不太可能是藍色的,應該有時候也是紅色的。”
也許對于人心也是一樣的。有些女人知道女人心底的丑惡,就像她們經常進出女衛生間,知道里面可能是臟亂差一樣。但是,她們從來沒機會進男衛生間,所以在她們的心目中,男人的衛生間,安靜美麗,如同天堂。
教育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人類學習的過程:一,把信息整合成圖式;二,之后進入的信息直接歸納于圖式;三,之前圖式不相容的,會否認,拒絕它的存在;四,經過過程后,建立新圖式。
舉例就是:一,來個長頭發的,大人告訴他,這是女人。理解了,長頭發就是女人。圖式建立。二,看到長發的,全是女人。三,來了一個長發的,但好像不是女人,反感否定拒絕。四,最后建立新圖式:有長發男人。
我們很多東西,比如“女人善嫉”這個圖式,對于很多人來說,已經是根深蒂固。要打破這圖式,理解“是人都會有嫉妒,可怕的不是嫉妒本身,而是因嫉妒產生的破壞力”,是新圖式,是第四步。
可是,很多人還在第一步呢。
同樣,理解“女人有很多小毛病,并不意味著這些小毛病男人沒有”,也需要建立圖式。而且,以我的經驗,凡這些看不起女人的女人,其實也很少在男女交往中獲得特別美好的經驗,甚至與男人來往不多。
因為如果來往夠多,讓她們有機會和男人共用衛生間,她們反正就知道了:男人比女人臟多了。
——去看看男人的衛生間吧。
(文章來源:新浪微博“作家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