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11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疫情下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外交——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回顧總結2020年國際形勢變化和中國外交成就,并對2021年的外交工作予以展望,提出建議。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會議開幕式并發表題為“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的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對世界盡責”的主旨演講。
王毅表示,2020年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是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中國外交征程中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一年。習近平主席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以“云外交”等創新方式密集開展元首外交,為全球抗疫凝聚共識,為中國外交指引方向。
王毅表示,一年來,我們開展有聲有色的抗疫國際合作,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和互利合作,助力世界經濟加快復蘇。積極運籌同主要大國關系,為國際局勢穩定提供有力支撐。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推動周邊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堅持正確義利觀,維護和拓展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心全意踐行外交為民宗旨。
王毅指出,美國國內反華勢力,出于一己私利和政治偏見,對中國進行不擇手段的打壓制裁,使今年的中美關系經歷建交40多年來最嚴峻局面。美方的倒行逆施不僅將損毀美國自身的信譽,危及世界的和平穩定,也終將被世人和歷史所唾棄。當前中美關系又來到一個新的歷史關頭,美方應端正對華戰略認知,不把中國視為威脅,以積極和建設性心態看待中國發展。雙方應重開對話,重啟合作,重建互信,找到一條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國家的和平共處之道。
王毅表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前進。我們將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于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努力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繼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徐步主持開幕式,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長蘭立俊致開幕辭,中聯部副部長郭業洲、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外交學會會長王超、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等出席了會議。
來自中央國家機關、部隊、國內高校及研究機構的代表共計150余人參會。會議就“世界大變局與大國關系”“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與全球治理”“國際安全形勢和地區熱點”“大變局下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等議題展開專題發言和深入討論。
2020年12月29日,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在北京舉行“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回顧與前瞻2020/2021”研討會。會議就年度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展開研討,并正式對外發布現代院年度戰略報告《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20/2021》。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國防大學、北京香山論壇秘書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知名高校和研究單位近30位學者專家,與現代院各研究所、研究中心負責人和報告撰寫者,以及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世界知識出版社、參考消息、澎湃新聞等媒體嘉賓共20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袁鵬致開幕詞。他說,現代院自成立以來,傳承紅色基因,服務中央決策,充分發揮重要參謀作用,研究能力和水準在國內外贏得口碑。袁鵬強調,《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20/2021》是現代院的“拳頭產品”,是現代院15個研究所的傾情奉獻,凝聚了全年全院各位同仁的心血。

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以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原院長陸忠偉分別做了主旨演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吳尊友發表午餐演講。
裘援平在主旨演講中強調,當前國際體系處于重大轉型變動期,世界變局與中國崛起時空交匯,長期漸變與短期突變相輔相成,量的積累與質的飛躍盡在其中。王一鳴就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表主旨演講。陸忠偉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美國歸來”已成拜登政府對外政策的總基調,但“后特朗普政局”與國際反恐戰線的“后IS”時代,國際經貿領域的“后WTO”時代,象征區塊鏈經濟崛起的“后谷歌”時代,以及戰略核、中程導條約被撕毀的“后軍控”時代疊加影響,將形成如下六大變化:天緣之變(宗教文化交鋒)、地緣之變(政治外交博弈)、幣緣之變(金融貨幣消長)、物緣之變(貿易產業鉤連)、人緣之變(生產關系重塑)及生命緣之變(變異病毒失控)。
會議分三個議題進行研討。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原院長崔立如主持“國際格局與戰略安全”議題研討環節,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閻學通、外交學院原院長秦亞青、現代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季志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徐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倪峰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楊明杰主持“大國關系與地區安全”環節的研討。國際關系學院院長陶堅、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張海文、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現代院院長助理兼歐洲研究所所長張健、現代院南亞研究所所長胡仕勝先后發言,從各自研究領域闡述對這一主題的看法和觀點。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傅夢孜主持了“安全風險與未來趨勢”環節的研討。現代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陳向陽在這一環節進行了“2021十大趨勢與風險發布”,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原院長賈慶國,現代院副院長張力、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院長徐輝、現代院院長助理兼美國研究所所長王鴻剛、北京香山論壇秘書處學術主任趙小卓、現代院國際安全研究所所長傅小強也就相關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