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亞梅
為了提升我國學前教育的質量,幼兒教師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和使命,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價值,在幼兒園教育中為幼兒提供正確的指導和積極的幫助,讓幼兒園成為幼兒開心學習、快樂成長的場所。同時,教師要認識家園共育的重要價值,積極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轉變家長的錯誤觀念,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動家園共育的實施。微信公眾平臺是微信的重要功能,教師要充分利用其優勢為家園共育提供保障。一方面,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充分認識家園共育的重要價值;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現狀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作用,促進家園共育。

為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重要作用,為家園共育的實施提供保障,教師要明確微信公眾平臺的價值,提升對微信公眾平臺的關注和重視程度。
(一)有利于擴展交互空間
教師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家園共育,能拓展與家長之間的交互空間。教育、培養幼兒并不是幼兒園或家庭某一方的責任,需要社會、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通過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可以實時分享重要的信息,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內的生活與學習情況,與教師隨時溝通。這有助于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贏得家長對幼兒教育工作的信任和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教師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家園共育,有利于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家長對幼兒教師的標準與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指導。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能促使教師走出固有的思維模式,通過學習與實踐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在不斷總結和反思的過程中,教師能充分認識到微信公眾平臺的重要價值,進而提升教學實踐能力。
(三)有利于家園信息的同步
教師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家園共育,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消息,有利于家園信息的同步。在以往的家園共育中,教師一般通過線下的渠道傳遞信息,有時會碰到信息傳遞滯后的情況。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可以第一時間將重要事項告知家長,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最新的活動計劃。
雖然很多教師都認識到了應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家園共育的價值,但實際的家園共育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幼兒園要著手于現實困境,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家園共育中科學合理地應用微信公眾平臺。
(一)推送的內容不夠豐富
目前,部分幼兒園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的內容較為單一,家長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孩子在園內的學習與生活情況。部分幼兒園主要側重于理論宣傳,對實踐的指導較少,不能有效優化家長的教育理念,改變家長的教育行為。為了構建良好的家園共育環境,教師應該增加一些有關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此外,部分幼兒園在運用微信公眾平臺時,將重點放在了增加欄目的多樣性上,忽略了內容的有效性。幼兒園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需要多個欄目作為支撐,但如果教師將過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欄目設計上,會導致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效果下降。
(二)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為了保證微信公眾平臺在家園共育中的應用效果,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素養,具備專業的能力。據筆者觀察,在操作微信公眾平臺時,部分教師并不完全了解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和特點,其推送的內容缺乏有效性和美觀性,這影響了微信公眾平臺教育價值的發揮。
教師要明確微信公眾平臺對于家園共育的積極作用,結合當前辦學現狀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綜合考慮,尋找科學有效的實踐路徑。
(一)借助微信公眾平臺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及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是幼兒教師和家長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務。為此,在應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家園共育時,幼兒教師和家長要統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認識到培養幼兒責任意識及促進幼兒全面成長的重要性。
教師和家長要在幼兒啟蒙時期培養幼兒的責任心,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幼兒園可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實現這一教育目標,開展責任教育,比如在微信公眾平臺開設幼兒自我教育板塊,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上傳一些真實案例和趣味故事,通過這些案例和故事描述責任的內涵,讓家長引導幼兒了解責任的意義和概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思想和行為,讓幼兒自主模仿這些案例和故事中的行為舉止,逐漸樹立自身的責任意識,增強自律能力。
同時,為了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示能力和才華的場所。有些幼兒性格內向,不愿意在外人面前展示自我,針對此類幼兒,教師可與家長進行溝通,尋求家長的配合,在幼兒園和家庭中收集幼兒的一些有關手工、繪畫、歌舞的作品進行才藝展示,并且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讓幼兒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特長,逐步增強幼兒自信心。
(二)豐富微信公眾平臺的推送內容
微信公眾平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是教師和家長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便于教師將多樣的信息及時傳輸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內的生活與學習狀態。為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價值,幼兒園要豐富推送的內容,改變單一化的推送模式,以增進家園之間的有效互動。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直播幼兒的學習過程,讓家長實時觀看,或者在直播后觀看錄像。另外,教師可以邀請專業人士錄制一些有關育兒方法的視頻,將其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讓家長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學習一些科學育兒的方法,促使家長以先進的思想和科學的手段對孩子開展教育,與孩子進行平等有效的溝通交流。
再如,教師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近期的教學進度、教學安排、日常活動等,讓家長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準備工作,強化和家長之間的互動溝通。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一些親子活動,邀請家長到園內陪伴孩子一起完成活動任務,并在此過程中積累教學素材,提升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利用微信公眾平臺輔助幼兒家庭教育
幼兒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但部分家長并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育兒方法,容易在教育的過程中與幼兒產生一些矛盾。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幼兒園要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家長傳播一些育兒知識,輔助幼兒家庭教育的實施。幼兒園可定期推送一些科學育兒的案例,整理一些科學育兒的方法和技巧,讓家長通過閱讀和觀看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做好筆記,并將這些方法應用于家庭教育實踐中,在實踐中不斷強化科學育兒的效果。幼兒園要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為家長提供切實的幫助。
幼兒園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開設線上答疑板塊,讓家長在碰到有關幼兒教育的困惑時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留言。針對一些比較特殊的家庭,教師也可進行家訪,為其制訂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方案,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
(四)強化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
為了在家園共育的實施中切實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價值,幼兒園要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強化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一方面,幼兒園可聘請專家到幼兒園開展知識講座,為本園教師講解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和操作技巧,從多個方面幫助教師了解微信公眾平臺,促使教師運用其多樣化的功能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豐富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另一方面,幼兒園領導要定期組織本園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活動,針對近期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現狀進行匯報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以及遇到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展開思考探究。通過這一形式,教師能互相啟迪智慧、拓展思維,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學前教育的效果,推動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要認識家園共育的重要價值,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動家園共育的實施。幼兒教師要做好引領工作,分析現存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用方法,提升家園共育的質量,推動幼兒健康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