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丹
著名的學前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天性愛玩,對游戲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幼兒園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經驗。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要充分認識游戲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性,通過不同的方式豐富游戲內容,為幼兒帶來更豐富的游戲體驗,促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各項能力的發展。
(一)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天真爛漫,對游戲有著極強的興趣。幼兒教師用游戲呈現教學內容,讓幼兒在玩中學,有助于培養幼兒理解知識的能力。幼兒教師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有助于保證教學質量,讓幼兒享受愉快的游戲過程,使幼兒對學習產生興趣。
(二)開發幼兒的智力
幼兒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3~6歲,在這一階段,幼兒教師可以設計內容、形式豐富多樣的益智類游戲,使幼兒對游戲保持新鮮感和興趣,促使幼兒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會根據教師講述的游戲規則不斷探究、積極思考,這有助于訓練幼兒的大腦,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形式,向幼兒傳授有關拼音、數學符號的知識,使幼兒在玩游戲的同時得到智力上的發展。
(三)鍛煉幼兒的綜合能力
幼兒園的大部分游戲需要師生共同參與,這有助于鍛煉幼兒的各項能力。例如,幼兒參加角色扮演類的游戲時,會和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溝通,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個人交際能力;幼兒在參加團隊協作類的游戲時,需要與其他小伙伴進行合作,這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團結協作意識與能力。幼兒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容易在游戲時與同伴出現爭執。通過與同伴一起玩游戲,幼兒能增進對同伴的了解,降低矛盾發生的概率。教師要為幼兒的成長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使幼兒獲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使幼兒形成優良的品質。
(四)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很難理解和接受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抽象概念。教師可以靈活利用游戲活動降低幼兒學習的難度。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以“照顧寶寶”為主要內容的角色扮演游戲,指導幼兒完成照顧“寶寶”的相關任務,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體驗父母的辛苦,進而理解“親情”這一概念。幼兒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多人合作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懂得集體合作的重要性,促使幼兒理解“友情”這一概念。總之,通過合理設計游戲活動,幼兒教師能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驗豐富的情感,提升情感表達能力,這有利于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結合幼兒實際生活設計游戲內容
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需要結合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設計游戲,發揮游戲的教育價值。幼兒教師在設計游戲內容的時候,需要結合幼兒實際生活,從幼兒的成長環境、認知水平等角度入手思考游戲設置的合理性,積極引導幼兒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玩買賣水果的游戲,讓一部分幼兒扮演售貨員,一部分幼兒扮演顧客。在“買賣水果”的過程中,幼兒會思考自己是否在現實生活中見過這些水果,會嘗試說出各種水果的名字、外形、顏色、口味等,這有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增加幼兒的游戲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動手、動腦、動口,不僅能享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還能了解自己之前不知道的水果,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幼兒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玩“過家家”的游戲,讓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孩子等不同的角色,使幼兒在扮演過程中了解不同家庭成員的責任,產生家庭責任感,以更恰當的方式處理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總之,幼兒教師在設計游戲內容的時候,需堅持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的原則,使幼兒積極參與其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二)采用趣味性的游戲形式
幼兒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點,及時改變游戲形式,以激發和保持幼兒的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隨著年齡增長,幼兒對于同一游戲會產生厭煩的情緒,產生新的游戲需求。幼兒教師可以在不改變游戲內容的前提下,創新游戲形式。例如,在“買賣水果”這一游戲中,幼兒教師可以帶著幼兒畫出各種各樣的水果,簡單地設計不同的店鋪,設計每種水果的價格標簽,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幼兒教師也可以借助一些道具,豐富游戲形式。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磁鐵找回形針,使幼兒獲得關于磁鐵的感性認識。在開始上課前,幼兒教師可以將回形針藏在教室里的不同地方,然后給每名幼兒分發磁鐵,請幼兒幫助自己找到剛才遺失的回形針。幼兒每找到一根回形針,幼兒教師就給他們拍照留念。通過這種游戲形式,教師能培養幼兒的責任心、自信心,讓幼兒了解科學原理。幼兒教師要不斷豐富游戲形式,保證游戲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三)在游戲過程中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
每名幼兒的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其性格、能力也必然存在個體差異。幼兒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及時改變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班級中總會有一些自信心不足、膽小害怕的幼兒,幼兒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要及時關注這類幼兒,積極鼓勵、引導他們參與游戲。對于一部分接受力較強、熱愛運動的幼兒,教師可以給他們適當增加游戲的難度,讓幼兒與同伴相互配合。幼兒教師在帶著幼兒開展跨越障礙的游戲時,可以讓活潑的幼兒帶上性格較文靜的幼兒一起跨越障礙物。對于信心不足和跳得不夠高的幼兒,幼兒教師可以將柵欄設置得矮一點,以培養幼兒自信心,提升幼兒運動能力,以免幼兒受傷。對于自信心強、跳得高的幼兒,幼兒教師可以將柵欄設置得高一點,適當增加挑戰性,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參與其中,及時幫助幼兒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之后的游戲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教師要及時關注每名幼兒的不同需求,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增進教師和幼兒的情感,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3~6歲是幼兒身體變化的關鍵時期,幼兒的神經系統、運動系統以及心理都會在這一時期不斷發展。教師要適時組織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但游戲過程中存在許多的安全隱患,幼兒教師在每次開展戶外游戲前一定要對場地、設備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排查,以保證幼兒的安全。同時,幼兒園和幼兒教師要做好應急預案,加強演練,以便出現安全問題時幼兒教師能快速有效地解決。在游戲即將開始前,幼兒教師要集合幼兒,重點強調安全問題,提醒幼兒嚴格遵守游戲規則,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幼兒是否存在不安全的行為,及時制止幼兒的危險行為。對于場地上出現故障的設備,教師要及時上報幼兒園進行修理維護。不管是游戲前、游戲中還是游戲結束后,幼兒教師都要重點關注幼兒的安全問題,保證幼兒的安全。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實現幼兒健康成長的基本前提,幼兒教師要重視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融入游戲,加強幼兒對安全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綜上所述,游戲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符合幼兒活潑好動、愛玩的天性。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優點,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提升幼兒園教育的品質。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幼兒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育幼兒,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同時注重安全教育,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高新區新華舍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