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關鍵詞: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智能電網;應用
1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相關概述
1.1新能源技術的概述
新能源發電技術一直以來是我國發電技術的重要組成支柱,在構成新能源技術的眾多組成部分之中,不同的技術代表所利用的能源循環方式不同。例如,當前在太陽能補充了多晶硅太陽電池及多晶硅材料制備、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屋頂計劃和并網發電技術。重點推進了太陽能、核能、生物質能等領域的新發展,實現了真正意義的變革和創新,充分彰顯了新能源技術的優勢和價值。
1.2可再生能源的概述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可以永續利用的能源資源,相比于新的第一代再生能源技術而言,可再生能源主要還是充分發揮了天然化石再生能源的可再生性,這對于能源的利用而言,是十分重要和寶貴的。
2新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理問題
在實際的推進過程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待解決的處理問題。主要問題之一是,在具體的管理操作環節,缺乏強有力且全面的管理體系以及規章制度。我國正在加快推進配套智能動力電網與新一代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相互融合應用發展的實踐過程中,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這部國家法律也在制度中明確貫徹落實了對于配套智能電網項目建設、可再生利用能源公共服務體系及其相關保障政策措施等等方面的相關規定,明確了各類電力企業的權利義務。然而基于該法律制度的實際運行情況而言,在現實應用環節,存在著諸多的漏洞和不足。法律制度中的諸多條文規定,與現實的智能電網能源技術利用環節相脫節,實際的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
2.2并網問題
現階段,推進新能源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需充分融合智能電網的應用特點。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與普通的電網相比,智能電網在控制功能、傳感設備等多個方面都有著極大的優勢,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電網使用的平穩性、快速性和安全性。目前,火力發電產業作為目前我國主要的火力發電產業形式,以其能源作為主要電力產業的發電企業通過投資不斷擴大火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的多種方式與其他新能源企業爭奪爭相并網。因此,基于現實的環境背景,并網問題成為當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在智能電網中應用的關鍵。倘若未能及時地解決和處理并網問題,不僅會影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還會影響其在智能電網中的持久性發展。
2.3技術問題
除上述所提到的法律制度及并網問題以外,當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與智能電網的實際應用結合,還存在著一些技術性問題。目前為止我國對于商用電力的國際需求量一直呈逐年快速上升的增長態勢,為了滿足企業生產建設以及居民正常生活的用電需求,我國開始加大在建設電網方面的力度,在具體的推進和擴大建設的過程當中,也要注重電力開發利用對于環境所帶來的直接性影響,因此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予以發電,是當時社會發展和環境要求的關鍵一步。然而,很多相關技術也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探索和不斷完善,如數字參數處理、計量控制技術、集成電路通訊控制技術等。
3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綜合應用的重要性
3.1有利于推進儲能技術的發展進步
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都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結合外界的大環境,智能電網領域的綜合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儲能技術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技術代表,在新能源并網及分布式能源整合方面均有突出的優勢。現階段進一步整合智能電網的經營模式、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進儲能技術的發展,最大限度的滿足多變的電力需求。針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術發電過程當中的不平穩現象,儲能技術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使電源的發電、用電達到平穩狀態。通過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不斷攻破當前技術研究的壁壘,實現行業內部的技術創新。
3.2有利于提高電網的發展水平
目前,推進新一代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中的融合發展,是對傳統意義上的電力企業進行變革性的關鍵舉措。現階段電網的發展進入到瓶頸期,普遍存在供需不平衡,電網不穩定等現象。因此基于電網現實發展的狀況,未來電網行業的突破和創新發展,要充分融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通過使用水電和火電作為互補能源利用,加快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進程,逐漸改變當前電網的用電模式。通過研究加強新一代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在我國智能城市電網建設中的綜合應用,有利于提高智能電網的發展水平,推動智能電網發展得更全面、更綠色、更先進,不斷滿足現代化建設與人民生活的需求。
4現階段新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在我國智能電網中廣泛應用的體現
4.1太陽能光伏發電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新能源中的年使用量和頻率較高的可再生利用能源,其在當前的用電領域中發揮著極大的能源優勢。利用光伏技術進行太陽能發電,可以充分發揮光伏發電的逆變器并網技術的優勢,具體到實際的太陽能發電環節,其主要借助特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將所收集的太陽能轉換為現實生產生活所用的電。通過專有發電設備直接進行剩余太陽能的發電儲存,再將剩余太陽能轉換成再生電能,為現代人們的工業生產以及生活工作輸送了必不可少的光伏關鍵應用電源。
4.2風能的開發利用
除了利用太陽能以外,在現實的農業生產以及作業中,風能的綜合開發以及利用同樣較為普遍。截至2020年末,并網風電裝機容量28153萬千瓦,增長34.6%。雖然風能與其他太陽能在綜合能源利用性質上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二者都認為是一種綠色清潔再生能源,通過各種設備的風能轉換都將風能轉換成大量的清潔電能。例如,當前廣泛應用的并網型機組主流技術。在風能發電領域,較早是采用直驅可控硅軟并網技術,而現在大批量風電機組趨于兆瓦級,主要應用雙饋變流器技術以及高低穿技術等。以往的風電設備的穩定性較差,對于電源輸送的平穩性會帶來直接的影響。針對風電設備使用中的不足與缺陷,目前可通過具體的技術操作進行加強與維護。
結束語
目前新一代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具有優勢和應用價值,在多個領域都得到了體現。推進新一代能源和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在我國智能城市電網建設中的廣泛應用,是現階段推進我國智能電網長遠性發展的必然措施。就目前的能源種類來說,風能、太陽能等如果想要轉換成電能必須經過一個轉換的過程,在這個轉換的過程當中,對于具體的轉換形式、轉換程度和轉換結果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
參考文獻
[1]劉恒,夏水斌,何行,謝瑋,何歡.從智能電網到能源互聯網的探索[J].儀表技術,2018(01):38-40.
[2]陳碩翼,朱衛東,唐明生,等.大規模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電力友好接入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J].科技中國,2018(08):14-17.
[3]孫勇兵. 智能電網綜合動態等值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研究[J]. 科學與信息化, 2019, 000(028):40.
[4]常金龍. 電力工程技術應用于智能電網建設中的分析[J]. 山東工業技術, 2019(22):165-165.
[5]廖懷慶,劉東,黃玉輝等.考慮新能源發電與儲能裝置接入的智能電網轉供能力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8,32(1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