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華齊(信豐縣農業農村局)
新田鎮坪地山村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村莊面貌脫胎換骨
2020 年以來,信豐縣縱深推進村莊環境整治,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改善民生福祉為目標,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環境問題做起,先易后難,逐步延伸,梯次推進,深入推進村容村貌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重點任務整治。截至目前各項任務全面完成,實現路域、村組、圩鎮整治全覆蓋、零死角、全天候,點線面全面改善,廣大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唯美如畫的大塘埠鎮倉前村
信豐蔬菜第一村——大塘埠鎮萬星村新貌
改造后的大塘鎮圩鎮街景
國道沿線房屋立面整治實景
大塘埠鎮長崗社區城鎮公共服務延伸到村
信豐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示范創建,作為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問題和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的重要工作來抓。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縣委、縣政府領導落實具體主抓;鄉鎮、村組進一步調整充實領導力量,落實具體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氛圍。
縣委、縣政府先后召開了3次千人動員會,設立了6 個督導驗收組,對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組織常態化督導驗收。將整治成效納入每月脫貧攻堅工作大比武考核指標體系,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考評的重要內容,實行重獎重罰,考核結果作為資金安排、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據。縣融媒體中心開設專欄,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倒數鄉鎮進行曝光,每月排名倒數三名的鄉鎮在大會或電視臺上作表態性發言。加大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線選拔使用干部力度,2020年共提拔整治一線干部10 人,重用11 人,形成了鮮明的用人導向,有力地促進工作推進。
3 年來,該縣累計投入整治建設資金26 億元,用于突出問題整治和補短板項目建設。一是政府投入逐年增加。2020 年縣財政按農村戶籍人口,每人獎補200元的標準核撥鄉(鎮)整治資金1.38 億元,同比增加15%。二是整合部門資金項目力度加大。整合脫貧攻堅“大村長”項目資金5240 萬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資金800 萬元,全部投放用于村莊內部改路、改溝、改塘等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三是多方爭取金融支持。落實省農發行扶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性貸款10 億元,專項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四是積極鼓勵社會投入。對農戶自愿參與并直接受益的項目如戶廁改造、庭院整治等,實行以獎代補、先建后補、以工代賑等方式推進,積極撬動社會資金,有效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缺口。
該縣堅持問題導向,制定了《信豐縣農村環境整治“八大亂象”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信豐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方案》《信豐縣農村人居環境“十個好”工作實施方案》等規范性文件,實現農村環境整治規范化、具體化、標準化,按照“拆得徹底、清得干凈、整得美觀、管得規范”的要求,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十個好”,集中整治了農村土坯房、農村垃圾亂倒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庭院整治、家禽散養、建筑余料等突出問題,為全縣農村環境整治統一了標準。
小河鎮羅坑村村莊與產業基地融為一體
新田鎮坪地山村吸引大批游人流連忘返
大塘埠鎮坪石村村莊全貌
整治后的古陂鎮余村美景,果園、田園、家園如花園
整治一新的安西鎮窯崗村
整治后的新田鎮下江村
信豐縣實施了村莊環境“清零行動”,全面開展以“九清二改一管護”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對整治任務實行清單化管理,銷號整改。全縣投入人力36 萬人次,機械、車輛18000 多輛次,拆除鐵皮棚、臨建等亂搭亂建48523 平米,拆除老舊房屋、畜禽棚舍等120 萬平米,修繕土坯房83 萬平方米,拆除旱廁1067個,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8.75 萬噸,清理村內水塘11772 口,清理村內溝渠2936 公里,清理亂堆亂放3 萬多處,改造菜園、果園、花園6532 個,整治雜亂線纜426處,按“五凈一規范”標準整治庭院45316 戶。改建農村公共道路638 公里、水溝452 公里,農村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完善。
以交通干道沿線、村莊、圩鎮為重點,信豐縣實現了以點帶面、連線成片,全域覆蓋,縱深推進。籌措資金3.8 億元,對全縣7 條主要交通干道沿線民房進行立面提升,確定了“青灰坡頂(斜檐)、白色墻體、棗紅腰線窗框線、青灰地腳線”的“新唐風”整體風格,改造民房26000 多棟。按照有布局合理的村莊規劃、有設施完善的“七改三網”、有功能齊全的“8+4”平臺、有帶動致富的增收產業、有示范引領的鄉土人才、有綠色生態的宜居環境、有行為規范的鄉風文明、有人文沉淀的村莊底蘊、有平安和諧的鄉村治理、有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標準,精心打造36 個鄉村振興示范點。全面開展了以“五凈一規范” 為重點的農戶庭院整治,廣大農村呈現生態美、產業興、活力足的生動畫卷。
該縣堅持整治為主、建管并重,制定下發《信豐縣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實施方案》《信豐縣農村人居環境村莊長效管護標準》,細化了衛生保潔、供水設施維護、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雜草清除、溝塘清淤、公廁維護、綠化養護以及其他的生活和旅游設施等“10+N” 管護事項。縣鄉財政累計配套2096 萬元,依托保潔員隊伍、公益性崗位人員、小組長、婦女小組長等社會資源,確保有錢管護、有人管事、有人做事。廣泛開展贛南新婦女運動、小手拉大手專題活動,開展清潔家庭、文明衛生農戶、村組評選活動21批次,評選清潔家庭23500 多戶,衛生小組832 個,進一步改變群眾生活陋習,培育文明衛生意識,提高群眾主動參與村莊環境管護熱情。
清理整治后的大橋鎮龍井河道
村間衛生公廁建設
日處理量800 噸的縣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