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過其好(德安縣農業農村局)
寶塔鄉八一村塘屋李家秀美鄉村遠眺
近年來,德安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中央及省市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會議精神和要求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高位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
該縣以民生問題為導向,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發展“一盤棋”,注重社會治理制度創新,精準聚焦城鄉環衛、城鄉供水、城鄉公交、城鄉公共服務等四個城鄉“一體化”建設,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河東鄉后田村倉下劉家秀美鄉村遠眺
車橋集鎮整體提升
聶橋集鎮整體提升
林泉現代農業產業園
林泉菌菇產業園
華夏陽光微電影小鎮
紅橋村夏家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吳山鎮紅橋村夏家、陳家垅
愛民東佳文化廣場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啟動以來,德安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結合德安農村實際,突出系統治理,解決民生短板,以“一改、兩治、三提升”為導向,高標準推進農村環境整治。
“一改”即改廁。按照“一年初見成效、兩年穩步推進、三年全面完成”的目標,該縣農村“廁所革命”工作開展以來,群眾生活面貌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2020年旱廁拆除5294 處,新改建戶廁6006 戶,實現農村旱廁清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2%以上,并按照每個集鎮建設一座 “標準統一、功能齊全、管理規范、群眾滿意” 的免費開放公廁的要求,同步完成17座鄉村公廁建設。
“兩治”即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該縣持續推進“四清二改一管護”村莊清潔行動,圍繞“干干凈凈迎小康”的主題村莊清潔行動,在農村范圍內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活動,通過“拆、整、清、改、管”五步工作法,努力實現“干凈整潔、提檔升級、美麗宜居”三檔村莊整治目標。2020 年拆除空心房、違建房、危房719 處,旱廁5294 處,畜禽圈舍890 處,鐵皮棚264 處,殘垣斷壁639 處;整治亂堆亂放3002 處,電線私拉亂接466處,場地平整452 處;清理垃圾8571.3 噸,雜物雜草6022 處,溝渠65548 米,塘488 口。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今年來該縣按照“十個必接”原則,加強集鎮污水管網改造;抓好工程建設質量,做好工程管道開挖、管道鋪設閉水試驗、化糞池改造、“三水”接入等施工環節,如期完成了新農村建設點上10 個示范性污水處理村莊建設工作;以河流為脈絡、以村莊為節點,結合沿河鄉鎮、村莊、人文、景觀等進行農村水系項目綜合治理,集中連片做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生活治理工程的45 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潘坊村劉家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寶塔鄉八一村頤養之家
“三提升”一是提升村容村貌。秉持“四精”的理念,以完善“七改三網”基礎設施為重點,合理配置“8+4”公共服務項目,高位推動“美麗整潔、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工作。2020年高標準完成了88 個省級新農村建設點,重點打造出吳山鎮紅橋村夏家、寶塔鄉塘屋李家、河東鄉倉下劉家、豐林鎮大坂王村等12 個精品示范村莊,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完成改水1372戶,改廁1260 戶,改路35.98 公里,改溝69.25 公里,改房108120平方米,改塘46 口,修建活動中心、停車場32 處。其次是提升集鎮品味。以鄉鎮集鎮為節點,整體改造集鎮形象,投入1.2 億元進行道路拓寬、房屋立面改造、統一店招、街道綠化亮化,打造出沿線干凈整潔、公共服務飽滿、當地文化突出的鄉鎮道路景觀,將該縣12個鄉鎮集鎮串點成線,與“水系連通”工程共同形成德安縣獨具特色的水路風景。再就是提升村莊長效管護水平,該縣各級黨委政府切實擔責,三級書記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德安縣“五定包干”村莊環境常態化長效管護機制的實施方案》,強化屬地管理、細化公司職能、落實“門前三包”,采取“政府嚴格監管、公司專業管護”管辦分離的新思路,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垃圾處理PPP 項目,扎實推進全縣村莊環境管護工作,村莊環境實現“六化”目標。
堅持把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支撐,促進產業興村、產村融合,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在壯大特色富民產業方面,該縣從“產業扶貧”到“產業振興”,因地制宜發展林泉菌菇、吳山黃菊、愛民花生、鄒橋蓮子、塘山中藥材等富民產業,把扶貧產業發展和創建現代農業示范園“一鄉一園”建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脫貧攻堅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其次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帶貧新型經營主體,對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高素質農民培育和產業化發展重點支持,引導貧困地區總結推廣產業帶貧減貧機制。最后是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建成了一批環境優美、具有文化內涵和區域特點,以生態旅游、休閑觀光、特色產業為主題的山鄉村寨,探索完善“企業+基地+貧困戶”“園區+合作社+貧困戶”等帶貧模式,強化新型經營主體龍頭帶動和全產業鏈服務功能,切實提高產業發展精準脫貧質量,并且讓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更有效地銜接。
德安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將“鄉風文明”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新農村建設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將黨建“三化”建設與黨的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及服務各項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一是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及理事會牽頭作用,構建“黨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新路徑,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二是發揮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在鄉村治理中的引領主體作用,創辦“頤養之家”“幸福食堂”,有效激活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使鄉村發展穩定有序;三是持續開展“最美庭院”“模范鄉賢”文明創建評選活動,舉辦“農民豐收節”,努力塑造風醇物厚的鄉風文明,凝聚工作合力。
八一村幸福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