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 王 靜 楊 雪 榮風菊 康麗娜 孫桂芳▲
1.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骨外二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采血室,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四肢骨折屬于臨床骨科一種常見骨頭斷裂或畸形病癥,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率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臨床對此類疾病多選用手術治療,以此達到骨頭復位和固定效果[1]。但受外界暴力導致骨折同時,其局部的軟組織也受到不同程度損傷,從而影響患者傷口愈合情況。實行必要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2]。隨著我國臨床護理要求不斷提高,常規護理雖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減輕疼痛,但易誘發其他并發癥,整體護理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患者預后[3]。心理護理作為新興的護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負擔,最大程度降低疼痛感,對提升患者護理質量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實行心理護理干預,就此探討該措施對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觀察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7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8例;年齡19~76歲,平均(47.5±1.43)歲;骨折類型:脛腓骨骨折17例,股骨干骨折12例,肱骨骨折10例,尺橈骨折8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19例;年齡20~77歲,平均(48.5±1.46)歲;骨折類型:脛腓骨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14例,肱骨骨折11例,尺橈骨折7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CT 確診為四肢骨折[5]。排除標準:合并骨腫瘤、骨髓炎、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依從性不高患者。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的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骨折初期:及時固定骨折端,避免肢體活動,以此減輕骨折端的摩擦,緩和疼痛感的同時還能減少對局部骨折軟組織、血管或神經損傷。四肢骨折護理中,動作輕柔,局部保護,采取舒適的體位。②骨折中期:患肢制動、抬高,減輕腫脹現象。上肢選用枕墊或是懸掛胸前且略高過心臟這水平線,下肢抬高15°~30°。③骨折后期:適當用止痛藥。術后疼痛感劇烈患者可酌情使用鎮痛泵,藥物緩慢釋放,病情得到好轉后減少用量;若繃帶、石膏固定患者發生疼痛異常,需結合患肢腫脹程度、肢體感覺及血運開展使用,堅持護理2個月。
1.2.2 觀察組 在上述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骨折前期:①疼痛評估。時刻查看病情,依據不同層次年齡患者所表達疼痛能力判定痛感;在患者自主述說感受同時,結合其面部表情、姿勢、體溫、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狀況綜合情況,分析并判定疼痛因素,全面評估其程度和性質,對癥解決。②情緒疏導。患者多為意外傷,且發病突然,病情發展迅速,患者未完全有思想準備,易產生驚恐、焦慮、慌張等不良情緒,而易誘發疼痛應激反應,患者更易出現悲觀、難過等情緒。針對此,護理人員加強同患者間的交流,有針對性進行情緒疏導,激發并鼓勵其提高治療自信心。時刻注意其心理反應,熟練掌握其心理需求,指導患者保持一顆穩定心態,耐心為患者講解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對患者內心疑惑耐心講解,盡量滿足其需求。護理人員獲取患者信任,加強其依賴感、安全感及信任感。(2)恢復階段:①疼痛護理。依靠聽覺、視覺或動作等刺激感知神經,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阻斷痛感。可鼓勵家屬同患者聊天,提升其興趣,或通過聽音樂形式;另外,可指導患者進行放松練習,如嘆氣、打呵欠、腹式呼吸鍛煉,放松骨骼肌肉,減輕體力消耗。適當進行局部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被動活動量,由此起到生理和心理上安慰及鎮痛作用。②心理暗示。因患者出現劇烈疼痛情緒易激動,會要求使用一些陣痛藥物減輕痛感,但若長期服用可出現藥物依賴行,不利于患者身體康復。護理人員充分鼓勵患者,循循善誘,講解過度使用疼痛藥物的危害,做到感同身受,告知其是暫時的,少用為好。堅持護理2個月。
觀察并評估兩組護理前后各項臨床指標和護理后滿意度。臨床指標包括疼痛程度、心理狀態和生活能力。判定標準,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進行判定,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烈疼痛,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重。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2分表示重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53~62分表示輕度抑郁;焦慮量表內容包含緊張、恐慌、擔心等心理狀態。>69分為重度焦慮,60~69分表示中度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BI),總分100分,分數越高則代表生活能力越佳。
護理滿意度判定: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6],內容包括護士所花時間、護理能力、對病情了解程度、接待方式、巡視病房次數、提供幫助、自身工作態度、提供幫助等內容,滿意度分值在1~5分,1 分即非常不滿意,5 分即非常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的VAS、SDS、SAS評分和BI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VAS、SDS、SAS評分低于護理前,BI指數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的VAS、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BI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各臨床指標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各臨床指標的比較(分,±s)
組別 VAS評分 SDS評分 SAS評分 BI指數觀察組(n=47)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對照組(n=47)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4.89±2.65 1.24±1.16 8.650 0.001 40.25±6.58 28.68±3.24 10.815 0.001 42.74±3.22 28.64±2.22 24.715 0.001 79.78±3.56 90.34±3.04 15.465 0.001 t 護理前組間比較值P 護理前組間比較值t 護理后組間比較值P 護理后組間比較值4.58±2.78 2.02±1.28 5.734 0.001 0.553 0.581 3.096 0.003 41.02±5.89 37.54±3.01 3.607 0.001 0.589 0.551 13.735 0.001 43.12±3.45 37.31±2.78 8.990 0.001 0.552 0.582 16.707 0.001 78.89±3.64 81.06±2.87 3.209 0.002 1.198 0.234 15.218 0.001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93.62%)高于對照組(74.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臨床醫學中,四肢骨折多見于青壯年或老年人群,主要受外界暴力等直接引起,是常見且多見的骨科疾病之一[6]。發病急且病情發展迅速,再加上受到創傷較重,患者部分神經功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影響,影響治療的依從性。一旦發病,患者伴有劇烈疼痛、心情煩躁及肢體功能出現障礙等,由此引發其生活自理能力減弱,嚴重影響骨折的恢復速度及應用效果,影響日常生活質量[7]。疼痛極易誘發一系列多種并發癥,繼而增強體內內源性物質的釋放過量,促使患者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若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8]。臨床對該疾病多采用手術固定方式,但因術后愈合中骨質代謝活力發生改變,同時還引起局部創傷后炎癥反應及血凝變化,易誘發其他不良反應,造成患者傷殘,而實施必要的護理措施對加速患者康復顯得尤為關鍵[9]。
心理護理作為一種實踐應用強的護理模式,已獲普遍認可被廣泛應用于臨床。通過多種方式及途徑,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及行為,為患者創造舒心、適宜的最佳心理環境和狀態,幫助患者盡早康復[10]。不同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全面貫徹并落實護理實踐,真正細化到每步、每個角落;提升患者的行為、認知及社會家庭支持,加強患者正確掌握疾病認知,了解并樹立自信心,消除負面情緒,提升生活質量等,安全可靠。同時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和疏導,掌握和提高患者交流技巧,而增強戰勝疾病信心[11]。該護理優勢具體為:①增強護患的良好關系,實行細致、深入的心理干預有助于解開其心結,排解內心憂慮、不安、急躁等負面情緒,而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信任醫護人員,減少護患糾紛[12]。②緩解疼痛程度,依靠轉移注意力方式減輕其痛感,指導患者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有利于減輕疼痛,避免過度依賴鎮痛藥[13]。③提升心理能力,克服患肢困難,加強康復鍛煉,以積極的心理暗示,防止患肢僵硬或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產生,提升生活自理的能力[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的VAS、SDS、SAS評分和BI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VAS、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而BI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93.62%)高于對照組(74.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趙艷君等[15]指出,焦慮及抑郁是患者創傷后的兩個最主要的心理問題,通過必要的心理護理等干預,有利于緩解患兒心理負擔。這與本研究結果相同。此外,趙艷君等[16]也指出,在應激障礙急性反應患兒中實行動物化情景劇視頻健康宣教,對緩解抑郁及焦慮情緒和增強應急措施,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四肢骨折護理中采取心理護理效果顯著,有效減輕疼痛,緩和心理負擔,提升其生活能力和護理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