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然(蘇州高新區鎮湖實驗小學)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敲門磚。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例,通過多種應用型教學策略分析,探究開展高效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
小學階段是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而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積累更多詞匯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深入英語學習,開展閱讀、聽力、寫作等技能訓練。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靈活的語言學習環節,開展趣味化的課堂活動,利用高效巧妙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的發音與意義,熟悉其詞類變形、語法規則以及詞匯背后的演變歷程等。
自然拼讀法能夠助力學生在結合字母發音與單詞拼寫的基礎上實現對詞匯的熟悉和理解,使其自然接受英語詞匯,記背更加便捷輕松,不再依靠死記硬背的方法,從而提高詞匯記憶的效率與質量。自然拼讀法依托字母發音規律,根據一定發音規則實現英文單詞的音節分解與組合,引導學生迅速掌握各類詞匯,為之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在發音規律的引導下,學生也能夠更順利地完成單詞拼寫,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為良好的英語語感培養提供支持。
以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5“Let’s eat!”為例。本章需要學生掌握食物相關的詞匯,如:bread,milk,cake 等。食物類詞匯基本為名詞詞性,具有一定記背難度,且作為基礎詞匯,不適合采用聯想法,需要教師選擇更加合適的途徑,即自然拼讀法。以往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記背,而學生不得要領,往往花費大量時間,卻收效甚微。為了更好地應用自然拼讀法,教師可以在詞匯教學之前先分享一部分發音規律,如:a 在開音節中通常發音為/e?/,適用于cake 一詞的發音練習,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發音規則后,就能自主完成cake 一詞的學習。規律不是現象,可以推而廣之。因此,教師可以在cake 的基礎上追加含/e?/的詞匯,以更多詞匯實例支撐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如able,break,great 等。在單音節識讀的基礎上,教師繼續完成組合發音規律的教學,如元音字母組合ea 通常的發音包括/i:/e/e?/。其中/i:/見于tea,teach 等詞;/e/見 于heavy,weather 等 詞;而/e?/見 于great 等詞。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掌握課本詞匯的基礎上,成功進行詞匯拓展,積累更多相關或相似單詞,為其進一步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小學階段學生往往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在長時間內均保持集中,尤其是面對詞匯教學這類記憶性強,但趣味性弱的課堂內容,學生很難專注。引入多媒體手段,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層次感和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幫助其在圖畫與聲音的輔助下實現詞匯的高效記憶與理解。第一,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擴展課堂容量,輸入更多有效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影視、音頻等,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進行輸入,能深化記憶效果。第二,多媒體詞匯教學能夠豐富課堂,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英語影片,如《音樂之聲》和《冰雪奇緣》等,本身對詞匯量的積累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幫助學生鍛煉聽力;學生在觀影時,還能培養語感,形成一定的詞語搭配習慣。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一年級上冊Unit3:“Animals”為例。本章聚焦動物類詞匯,包括monkey,cat,dog 等,教師可以結合動物形象進行教學,這既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興趣點,又能夠豐富課堂內容。《瘋狂動物城》是一部風靡全球的動畫片,畫面靈動、主題鮮活,是小朋友十分喜愛的影片。結合本章內容主題,教師可以選取主角兔子警官朱迪調查取證的片段,并對片段內包含的各類動物進行截取,一一講解其對應單詞,并在片段播放至每一種動物時點擊暫停鍵,利用PPT和圖片進行重復介紹,不斷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提高對詞匯的反應能力。如警官朱迪的形象是一只兔子,教師可以在其圖片旁展示“rabbit”的英文單詞,并標注音節等要素。為了提高詞匯記憶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rabbit”一詞進行兔子形象畫的設計,激發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設置單詞識記的小游戲,如出示包含本章節詞匯的手卡,并邀請一位學生根據手卡內容進行表演,其他同學進行猜單詞,猜中次數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獎勵。多媒體教學方式豐富了課堂內容,符合小學生的興趣點,有利于幫助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收獲成就感與快樂,為其深入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小學英語課本內容的設置以話題為核心元素,圍繞某一主題設計詞匯、語法、作文等板塊,此類輻射式課文設計有利于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合理安排任務,并把握每一環節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師把握教學核心內容后,復習工作的開展將會更加順利。詞匯學習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反復練習,應在科學規劃指引下實現學習、復習以及應用等任務。課后作業是檢驗學生對詞匯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需要教師合理設計、認真規劃,根據當前教學進度以及學生接受能力和水平,完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導向性強的作業布置。
以基于句式訓練的詞匯作業為例。小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原因式提問的相關語法內容,而造句是鍛煉學生應用詞匯的有效方式。英語中通常利用because一詞對原因提問,教師可以設計造句作業,要求學生對不同設問進行回答,在熟悉問句的同時變換詞匯應用,增加對所學詞匯的熟悉度。如“I like winter, ___it is beautiful.”中,beautiful 一詞是可以替換的,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的形容詞,如fantastic,great,lovely 等,進行原因闡述。在完成課后練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在實際對話應用中轉換表達,提高其靈活應用詞匯的能力,助力其提升英語技能。教師需要關注作業設計的質量、形式以及數量,盡可能以合理內容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提升能力,培養其英語思維,為未來英語學習夯實基礎。
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的筑基環節,擁有扎實的英語詞匯儲備,能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教師可以結合音形意,加深學生對單詞的感知力;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合理布置課后練習作業,鞏固提高學生的詞匯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