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譯/齊鐵健
9月8日,世界上最大的直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儲存在地下的工廠開始運營。專門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的瑞士初創企業Climeworks AG與冰島碳儲存公司Carbfix合作,開發了一座每年最多可吸收4000噸二氧化碳的工廠。
4000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約790輛汽車的年排放量。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總計315億噸。
Orca工廠由8個大型集裝箱組成,外觀與航運業使用的集裝箱相似,采用高科技過濾器和風扇來提取二氧化碳。分離出的碳隨后與水混合,被泵入地下深處,在那里慢慢變成巖石。這兩種技術都是由附近的地熱發電廠提供的可再生能源驅動的。
直接空氣捕獲,是一項新興且成本高昂的技術。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和消費者希望減少碳足跡,開發商希望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價格。
國際能源署稱,目前全球有15座直接空氣捕集廠在運營,每年捕集的二氧化碳超過9000噸。
美國石油公司、西方石油公司目前正在開發最大的直接空氣捕獲設施,從其得克薩斯州油田附近的露天空氣中提取100萬噸/年的二氧化碳。
瑞士Climeworks公司的直接空氣捕集設施,有30臺由垃圾焚燒爐提供能源的大型風扇和過濾器。每臺風扇每天能夠從空氣中捕獲135公斤的二氧化碳。
還有人對捕獲后的二氧化碳用途表示擔心。例如,美國初創公司“碳工程”和西方石油公司合資成立的全球首家大規模DAC工廠將利用捕獲的二氧化碳提高采油效率。
事實上,提高采油效率是目前二氧化碳最主要的工業用途,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大規模碳封存產業,為擴大DAC和BECCS的規模提供了一條金融途徑。
捕獲的二氧化碳也有其他用途,例如生產燃料或水泥等建筑材料,即碳捕獲與利用(CCU)行業。
直接空氣捕獲(DAC)利用機器直接捕獲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不是像BECCS那樣以排放源為基礎進行捕獲。作為一項負排放技術,二氧化碳的儲存方式必須能阻止其返回大氣。這一點與BECCS類似。
直接空氣捕獲不依賴土地使用的巨大變化,不會造成森林砍伐等潛在影響,因此與BECCS相比更具吸引力。從理論上來講,將工廠建在儲存和利用站點附近更易操作,從而減少了遠距離運輸二氧化碳的需求。
該技術也存在一些問題。運行需消耗大量能源:到2100年,該技術可能需要目前總發電量一半以上的電力。雖然現在人們假定可以大規模部署這一技術,但如果現實中不可實現就會有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