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芝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74)
大型施工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中,要根據不同系統工作要求、方法以及主要信息類型,實現對各個子系統的構造,之后根據實際需求,分析所有子系統能否經過專業化處理。當然各類信息和系統的構造過程為了保障保密等級的管理要求,必須要具備可讀、可寫性,可以說大型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是一項整體和分散系統的綜合化運行工作。
大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運行中,必須要確保所有信息的高精準度,唯有如此才可防范出現各類操作性的問題,同時針對一些關鍵性的系統,比如ERP 系統、BIM 系統以及財務管理系統,要全面保障所有的數據在存儲過程、使用過程以及修改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保密協議以及信息的操作流程,實現對現有參數的修正[1]。當然也需要考慮到不同系統在運行中,需要遵守的工作要求和管理標準不同,因此這類系統的數據輸入端口、信息的調整端口也都要經過人性化的處理。此時在數據的精準度原則保持情況下,一方面要完全根據整個系統的操作方法以及所起到的功能,對人員方面做出相應的教育,另一方面該系統本身也必須具備數據的自我篩選能力和初步驗證能力,從而防范各類信息的精準度出現極其嚴重的問題。
大型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在安全性的保障方面,整體原則有兩項。一項是必須根據不同工作部門針對信息的保護要求,分析該系統在建設工程的定位,如是否屬于獨占性系統,另一項要確保整個信息化系統運行過程中,有能力防范企業外部互聯網的攻擊。前項工作主要是需要保證各個部門的信息化系統管理工作要求和性能要求得到保證,比如針對財務管理系統,必然需要確保所有的財務數據可由財務部門獨立取得,其他的業務部門以及施工部門不可以自行查閱,所以針對所謂的財務信息公開平臺,就需要屬于財務部門的獨占性系統。而對于外部網絡的攻擊防范,要建立軟件和硬件方法,構造聯合工作體系,同時也可以使用大數據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針對企業計算機系統的運行安全進行進一步監管。
穩定性原則是指,首先要保障信息化系統運行過程,無論是需要處理何種數量級的數據,都必須要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得到最終結果,當然該過程如果處于數據量的海量沖擊狀態時,允許一段時間內無法給得到核算結果,但是必須要具備自我恢復能力。
其次要保障所有數據分析結果在精度上符合穩定,唯有如此才可以防范由于日常的相關數據存儲效果較差,導致不同批次的信息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誤差無法被消除。最后是針對系統日常維護升級,尤其是針對系統日常運行中的成本消耗總量需要保持穩定,從而讓企業在日常性的成本核算中,可以精準確定針對信息化系統的運維成本。
全面性原則是指,在大型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運行過程,針對不同的部門要建立不同類型和性質的信息化系統,從而讓整個企業內部的不同工作體系可根據現有的工作渠道和工作要求,采用信息化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也要做到針對不同系統之間的一定程度上對接,當然針對不可完全分享的信息,必然要處于更高的保護狀態。比如針對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財務部門可建立財務公開平臺,由財務部門內的工作人員從中發掘數據,業務部門則可以建立采購業務、客戶管理部門、招投標部門、設計部門以及施工部門之間的一體化信息公開機制,而對于日常性所需要建立的關聯,包括業務部門向財務部門的咨詢通道以及財務部門向業務部門的咨詢通道,此時可以讓信息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關聯,同時又保持相互獨立。
在信息系統的建設過程中,針對整體結構的配置如圖1 所示。

圖1 信息系統運行框架
按照整體運行框架來看,包括信息的收集裝置、信息的分析裝置、信息的展現裝置以及信息的存儲裝置,其中信息的數據收集模塊中,由于現代大型施工企業內部的信息來源錯綜復雜,那么需要建立分散式的信息收集體系,當然由于不同的部門針對各類信息的分析要求和保密等級不同,必須要經過相關部門所建立的保密等級分析,分析相關數據是否上傳。如果只依靠軟件層面發現當前該信息不可上傳時,那么該信息需要反饋給數據的申請者,申請者通過輸入工號、登錄密碼、個人姓名等多種信息由該系統驗證。若發現具備接觸秘密信息的等級時查閱信息,如果發現不存在,那么該信息不但不可直接反饋給信息的申請人員,還需要向安全管理系統提交[2]。
在收集系統在建設過程中,所謂的分散式分析方法,要依托于各個部門內的不同計算機系統實現所有參數的自行發掘,當然針對各類信息的來源以及所有數據的監管,都要依托于該信息系統實現各類信息的自行核算,也就是說,信息系統實際上針對一些可以自行核算的數據,以及需要消耗較多人力成本但是只是一種機械重復性的工作內容,可以由該程序取得結果。如針對企業日常運行過程,各個部門產生的資金流水,就可以由財務公開平臺內的核算軟件,將所有產生的成本項目進行綜合處理。同時對于企業中相關設施產生了的運維成本、支出成本以及折舊成本,也都可以由該信息化系統自主收集,之后在財務系統內計算。
信息的分析系統整體的運行流程圖如圖2 所示。
該系統可以在信息化系統獲得了所有參數之后,分析各類參數的保密等級以及是否具有處理權限,如果發現現有的數據依托于該系統自身的運行過程并不足以支撐保密等級時,那么需要將該信息傳遞給相關信息的申請者,該申請者需要輸入個人的各類信息,之后由整個系統做出對比。如果發現依然不能達到相關的保密等級時,那么該信息會禁止向外展示,并向安全管理系統發出風險警告。如果通過保密審查之后,那么該信息可以經過整個系統的后期處理,所以從整體的運行方式上來看,整個系統具備極高程度上的安全防護效果。

圖2 信息分析模塊流程
在信息的展現過程中,要可以通過建立專業的信息傳遞渠道以及軟件展示方案,實現對所有信息的了解,當然針對不同的部門來說,所需要接觸的信息展現渠道也具有不同[3]。比如對于業務部門,在所有人員登錄系統之后才可展現各類信息,此時需要經過驗證,為達到該目的,可以在其中加入專業性的安全管理插件,比如在某人員開機時,如果要正式進入計算機界面需要輸入個人工號、個人設置的密碼以及其他相關信息,通過了驗證之后才可以操作各類軟件,同時針對不同工作部門獲取相關信息之后,針對各類信息的后續處置方法也都要經過集中性的審核。
信息存儲系統的建設過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數據庫進行處理,比如針對某數據庫來說,需要處于可讀和可存狀態,那么可以使用SQLsurvier 數據庫,讓該數據庫可以同時支持不同的操作要求。當然對于該數據庫能否承擔有效的數據使用效果,還需要經過后期的持續性跟蹤與論證。
綜上所述,大型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建設過程中,主要的原則包括安全性原則、穩定性原則、精準性原則等。所有原則的維持階段,都要根據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要求和標準完成工作,且針對整個系統的具體建設過程,需要構造消息存儲系統、信息展現系統、信息分析系統等,所有的子系統都要處于穩定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