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元仲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通過加強現場施工管理能夠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同時減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而且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能夠實現對人力、物力以及設備等相關資源的合理調配,有效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配合,降低施工現場的無效施工和人力投入,減少對材料的浪費。通過一系列的現場施工管理的落實,能夠進一步提升施工單位對合約的履約能力,也能夠提升施工單位的信譽和收益。
土建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具體來說是指對施工現場中各個空間場地以及各類資源的使用管理。通常是通過項目管理部門進行組織和安排。所以工程施工現場的施工工作的具體安排是否合理、各項事務是否安排妥當,對于整個工程的順利推進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和價值。而且一個項目中的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是否優秀,能夠直接反映出施工單位組織和管理的能力。它也是施工場地開展施工的主要區域,因此做好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尤為重要。
一個干凈整潔的施工現場能夠給人以舒適、運行良好的感覺,所以在開展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科學的管理方式以及目前的施工條件。開展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當然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不能脫離施工方案以及進度。在顯著位置還應當布置施工平面圖以及項目進度等內容,必須要完善“五牌”和“二圖”的布置,對現場的消防、排水、硬化要符合施工標準[1]。在進行環境衛生管理的過程中,還要針對環境進行監測。確保污水不直排、廢棄物不隨意丟棄、施工不擾民、垃圾不焚燒。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區域范圍內具有管線、文物、電纜等還應當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為了更加美化施工環境,還應當適量增加綠化景觀和植物。
作為建筑施工類的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會涉及非常多且復雜的工藝,而且會用到各種不同類型的材料。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為了能夠各司其職,會安排不同的班組。所以作為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人員要提前做好技術準備以便應對施工現場隨時發生的問題。因此必須要充分了解施工圖紙,并熟悉相應的合同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優化施工工序,對于項目的每項內容都應當從目前現場所具有的資源出發,做好相應的施工、組織計劃。并且制作成網絡圖或是橫道圖來進行表示,在圖中要充分表現各項內容,無論大小都應當展現出來,從而確保現場的每個分項工程都能夠得到合理、有效地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材料,所以在這方面也需要進行管理工作。
優良的材料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作為管理者必須要了解材料的相關信息。通過認真地甄選,選擇更加滿足施工要求的材料供貨商。對到場材料進行檢驗或者要求廠家提供相關材質證明報告或是合格證,并對材料進行抽檢,確保進場材料質量達標[2]。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對材料使用的把控,結合施工設計內容確認施工所用材料的品牌、材質、規格以及數量,提前與供貨商進行溝通,確保材料供應與施工需求相契合。
在進行材料采購之前需要向監理進行申報,經過審核配準之后才能進行采購。對于工地中非常重要的材料,應當要求材料供應商提供對應的檢測報告或是開展理化試驗。經過監理審核認證之后才能夠進行采購。核對采購清單,清楚細致地羅列出材料的品牌、數量、規格以及具體尺寸和材質、并提供對應的材料樣本,避免所采購的材料與實際要求不相符,影響工程總體進度。
不同類型的施工原材料在實際應用中的程序和應用需求的節奏有所不同,部分原材料由于需要配合施工進度進行提前準備,材料需要提前進入施工場地進行準備,這就存在有效保管的問題。具體來講,材料的保管工作開展,在實際操作的環節不僅需要專業人員的參與,保管的過程中還需要從材料本身的性質和對保管場地的要求出發,為不同的原材料劃分不同的存放區域。另外,要保證原材料的保管區域與施工現場的距離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便于材料的隨時調取與應用,在具體操作中,需要結合施工工程進度合理的安排材料的入場,并對材料進行驗收。對材料相關的資料進行收集和匯總,便于后期查閱。同時結合材料的存放要求,合理進行材料儲存,尤其是鋼筋、水泥等材料要注意防潮。
現場施工的過程中對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為了減少材料使用導致的浪費,應當科學合理地組織材料的使用,尤其是對材料的下料進行嚴控。庫管工作人員要及時對材料的庫存進行判斷,及時匯報材料的剩余數量,方便采購人員及時采購[3]。避免影響施工進度。在領料的過程中要由具體的負責人進行簽字,結合施工的進度要求和圖紙設計要求按需領料,避免浪費。
施工管理是針對施工建設規程中各個不同環節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從具體的工作內容角度出發進行分析,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重點包括兩個方面:①針對施工建設的具體流程進行管理;②針對參與施工建設的具體人員進行管理。而具體來說,針對施工流程的管理需要參照不同施工環節的規范、施工流程要求以及具體的工程項目建設功能和效果的要求,在具體的施工建設過程中結合應用多種不同的管理方式達到管理成效,而人員管理則是針對施工技術人員的操作流程執行情況和自身的技術水平、工作責任心等方面實施管理。對于一個施工建設項目的核心階段來說,為了確保施工進度和質量,在開展施工過程中必須要組織相應的施工組織計劃。但是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項目變數很多,材料、設計內容都有可能存在變動。所以模式化的方式無法滿足施工現場的管理需求,因此必須要結合現場的需要進行調整和安排。在進行進度管理的過程中要結合施工合同,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合理調配人力、材料以及設備,確保各項安排的合理性。
為了確保施工質量除了嚴格依照國家的標準和相關的規范外,應當提高每道施工的工序。在管理過程中執行“三檢”標準,通過自檢、互檢以及專檢等方式,來強化施工質量,確保在驗收時能夠達到合格要求,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提升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任何一個工程項目中,人員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管理好人員是保障施工成敗的關鍵點。這是由于所有的施工組織安排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只有提升施工隊伍的凝聚力才能夠確保施工項目的質量。作為管理人員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管理水平,通過獎懲相結合的方式,以鼓勵替代批評等方式來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在人員安排上確保各個人員能夠各司其職,權利明確、令行禁止。除此之外,人員的管理工作還包括人力資源的選拔和培訓工作,即針對施工技術人員存在的能力素質水平問題和技術應用中的不足,通過培訓教育的方式提高其技術能力,更好地為施工環節的工作開展提供服務。只有具體參與到施工建設中的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得到充分提升和保障,才能取得更好地施工建設效果。
在現場項目的管理過程中除了對施工現場物資的管理工作,對于相關資料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由于施工最終需要進行驗收而驗收的所有參考都需要提供相關的資料,如果資料不完備就無法通過驗收。所以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問題是關系到施工建設質量和穩定性的最為核心的問題,施工安全的保障效果一方面與施工技術實施操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另一方面也與施工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自身的思想意識有密切的關系。只有相關工作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首先從思想意識的角度形成了重視安全保障的意識,才能在具體的工作落實環節,從個人工作的不同環節入手實現安全保障效果的提升。而且由于安全生產是施工的基本前提,所以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開展時必須要圍繞著“安全”,具體包括人員安全、環境安全以及設備使用安全。為了確保安全管理的落實,必須要開展安全生產責任制、通過建立崗位職責負責制來保障安全管理的落實。同時將安全培訓作為常態化的培訓內容,強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在開展施工之前做好對應的交底工作,避免出現不規范的作業方式。
現場施工會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所以做好相關工作的協調是提升管理工作開展及落實的前提。而這一切也基于對人際關系的協調。對內需要針對不同班組、工種的協調,還有下屬管理人員的管理,而對外是監理方、總包方等。所以協調工作是推動項目的關鍵,只有確保各方的溝通及時有效,才能夠避免關鍵問題的扯皮,才能夠避免糾紛,減少矛盾。
施工現場的管理所涉及的內容非常繁雜,不僅涉及專業方面的內容,同時也會有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協調。所以只有不斷地實踐、應用、學習才能夠真正地做好這項工作,真正建設出高質量的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