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一位27歲的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的途中,特地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落日……余暉下的兩個身影,讓人印象深刻。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1.老人出院后,他的家屬給這位醫生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感激之情,請你以這位年輕醫生的身份寫一封回信。
2.此事引起熱議后,這位醫生受某高中邀請給學生們做一場演講,請你以這位年輕醫生的身份寫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切合身份;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文題材料中有明確的情景設定和任務要求,無論是給患者家屬的回信,還是面對中學生的演講稿,都應該以“看夕陽”事件或者畫面為寫作依據,切不可泛化寫作對象,無限放大寫作范圍,要謹防偏離主題。
1.給患者家屬的回信,應該立足于“無需感謝”進行構思,而不能成為“表揚與自我表揚”。
2.面對中學生的演講稿,一要有針對性,要立足“看夕陽”事件,同時結合聽眾特點,來進行立論,如人間大愛、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珍惜青春、心理治療、享受慢生活等;二要有條理性,演講稿訴諸聽覺,必須層次清晰,簡潔明了;三要有鼓動性,要能活躍現場的氣氛,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富有感染力;最后,還要注意書信和演講稿的格式。
例文展示一
致患者家屬的一封信
◎郭蘇嫻
患者家屬:
你們好!一個小小的舉動能收到你們的感謝,我十分高興。
大自然很神奇,它有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我們常不自覺地把自己和某一自然景物聯系在一起:“最美不過夕陽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自然永恒,而人世無常。就像新冠疫情突然降臨,令人猝不及防。那么多鮮活的生命逝去了,一種悲愴的情緒常常在我的心頭彌漫,但是全國人民矢志抗疫的決心,各地星夜馳援武漢的愛心,每天都在激勵著我。那天的景象使我突然間感慨萬千,不自覺地停下了腳步。我平日里忙于上班,每天奔走在鋼筋水泥的世界,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欣賞過夕陽了。落日的余暉映紅了半邊天,輝煌而又壯觀。也許是察覺到我停了下來,病床上的老人也緩緩地睜開了眼,雖然帶著氧氣面罩,但是我看得出他也很激動。也許是在病房里住了近一個月,單調的場景讓他厭倦了,也許是這一幕令他想起了一個溫暖的故事,也許只是夕陽本身的魅力——老人家伸出手,似乎要張開懷抱,他的臉上寫滿了平靜、快樂和滿足。落日的余暉灑在我們的身上。那一刻,我們都在欣賞這壯觀的景象,一同敬畏落日。
我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但是我想,救治病人,不僅要關注他們的身體,還要調適他們的心理。特別是對于康復期的病人,有時心理調適甚至比身體治療更重要。加之醫院里難免會發生生離死別,也許昨天還在一起暢想未來,今天突然就走了,這是多么悲傷的事!老先生住院近一個月,這種場景,他也見到了很多。那天去CT室的途中,當我抬頭看到落日的萬道霞光時,我想,何不趁機安撫一下病人的情緒呢?于是我索性多停了一會。生命無比美好,生活令人留戀,哪怕已是耄耋之年,“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美好的生活值得我們期待。
上面就是我停下來陪老先生看日落的理由:一是出于年輕人對老年人的關懷;二是如你們所說,出于一個醫生的本能和責任感。
這件事真的很小,所以收到你們的感謝信時,我既驚訝,又非常開心,因為我的一點善意,得到了你們的認可。
我還記得老人出院時很瘦弱,你們要多陪護,給他定期體檢。最后祝愿老人家健康長壽,一切安好。
祝
安康!
一個年輕的醫生
××年××月××日
點評
這封回信如話家常,情真意切。因為有常人之同理心,故而能設身處地,體恤老人;又因為有醫者之仁心,故而不僅能治療身體,而且還調適心理。前者使回信走進人心,后者使回信溫暖人心,情真意切,自然感人。
例文展示二
讓愛充溢人間
◎曹 煥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就是那位帶病人看落日的醫生,若問我這樣做的動機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一個字——愛。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就是:讓愛充溢人間。
當今社會,愛是什么?對于我而言,對于當下的你們而言,愛又是什么呢?
愛,是不經意間的關心。為何我會想到帶老人看落日?因為這曾是聊天時他無意說過的一句話,但我注意到了。老人年近九十,在既封閉又充斥著消毒水氣味的醫院中住了近一個月,肯定相當不好受,帶他看看落日,興許能給他煩躁的內心帶去一縷陽光、一絲溫暖。對事物的關注,對人的關注,正是愛的起點。如果大家都是機械地辦事,職責是什么就干什么,對別的一概不關心,也不過問,那么這個社會將變成什么樣呢?恐怕只會充滿冷漠,談何愛的存在?愛,要記得關愛他人。
愛,是生活中一次小小的幫助。我只是把病床停了一會兒,沒想到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竟令無數人為之動容,它恰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小事釋放出來的愛意,同樣具有動人心弦的力量。地震、洪水中沖向一線的官兵是愛;在平時生活中,讓個座、幫個小忙也是愛。“勿以善小而不為”,這番道理,千年前就已被劉備悟解。我們不是懲奸除惡的俠客,也不是拯救蒼生的英雄,我們都是平凡人,在做著平凡的事,過著平凡的生活。但這平凡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幫助也是對愛一種的詮釋。無小善,何來大善?
愛,是心底無私的給予。有人質疑我為了“炒作”故意這樣做。我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愛是無私的,“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隨意質疑他人之愛,或是以一己私心度別人之無私,只會讓分享愛的人心寒。同學們,你們的父母、老師,都在無私地養育、教誨你們,這就是愛啊!我停下腳步,讓老人欣賞燦爛的落日,但從未想過要索取什么。如果給予別人一點幫助就索求回報,那不就成了交易嗎?真正的愛是源自心底的,那是一方真純善良的凈土,容不得一絲褻瀆。
同學們,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去愛,勇敢去愛。
愿大家從自己做起,從小處做起,讓愛充溢人間!
點評
這篇演講稿的特色在于務實。考生沒有把愛高懸于云端之上,而是將其蘊含于生活的細微之處。它看得見,留心在意即可;做得到,舉手投足即可;夠得著,心底留香即可。愛不是用來標榜的,而是用來踐行的。演講稿最后呼吁同學們“從自己做起,從小處做起”,攜愛上路,讓愛充溢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