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麗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江門 529000
在新生兒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就是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1]。其主要是指在子宮當中或者產婦臨產時,胎兒吸入混合摻有胎糞的羊水,使得胎兒發生機械性的肺泡及呼吸道阻塞。胎兒的肺泡表面相關活性物質失去了其原有的活性,且肺組織也隨之出現了部分相關炎癥改變,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胎兒發生呼吸窘迫,還可損傷胎兒的其他相關臟器[2]。MAS在臨床當中的病死率十分較高,對新生兒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產生了直接的威脅。高頻振蕩通氣是指經小潮氣量、高呼吸頻率,使得患兒肺泡維持擴張,確保交換氣體的充足,是臨床當中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3]。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在醫院確診并接受治療的共84例MAS患兒,使用高頻振蕩通氣進行干預治療,研究如下。
選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在江門市婦幼保健院確診并接受治療的共84例MAS患兒。對照組42例,女性患兒:15例,男性患兒:27例,平均胎齡(39.1±1.1)周,平均體重(3.5±0.3)kg;研究組42例,女性患兒:16例,男性患兒:26例,平均胎齡(39.2±1.3)周,平均體重(3.6±0.4)kg。觀察并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獲取倫理委員會核準及許可。
1.2.1 對照組:使用常頻機械通氣。使用LTVV(小潮氣量)+SIMV9(同步間歇指令通氣)模式。相關參數的設置(1 cmH2O=0.098 kPa):Ti(吸氣時間)設置為:0.35 s~0.40 s,FLOW(氧流量)設置為:6 L/min~9 L/min,RR(呼吸頻率)設置為:30次/min~40次/min,PIP(吸氣峰壓)設置為:15 cmH2O~22 cmH2O,Vt(潮氣量)設置為:4 ml/kg~8 ml/kg,FEEP(呼氣末正壓)設置為:0 cmH2O~4 cmH2O。
1.2.2 研究組:使用高頻振蕩通氣。相關參數的設置(1 cmH2O=0.098 kPa):Flow(偏置氣流)設置為:10 Umin~15 Umin,Ti(吸氣時間)設置為:33%,FiO2(吸入氧濃度)設置為:0.4~0.8,Paw(平均氣道壓力)設置為:15 cmH2O~17 cmH2O,F(振蕩頻率)設置為:10 Hz~12 Hz,AP(振蕩壓力幅度)設置為:30 cmH2O~40 cmH2O。對Paw進行調節,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使用低通氣策略,Paw逐步性的提高,使得肺部氧合得以改善,依據不同患兒實際指標水平及情況:胸壁的起伏情況、PaCO2(二氧化碳分壓),與患兒的胸部X線檢查情況進行結合,對AP水平進行合理調節,AP、FiO2及Paw使用最低的限度,PaCO2水平充分的維持在35 mmHg~50 mmHg這一范圍當中,PaO2水平充分的維持在50 mmHg~80 mmHg這一范圍當中。
(1)針對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相關肺動脈指標:肺動脈舒張壓(PADP)水平及肺動脈收縮壓(PASP)水平進行觀察及對比。PADP、PASP的檢測儀器:床旁超聲心動圖。(2)針對兩組的康復指標:啰音消失時長、氧療時長、住院時長進行觀察及對比。
應用SPSS 22.0進行所有研究數據進行整合及分析,計數類的(%)相關數據,行χ2檢驗檢測;計量類的(±s)數據,行T檢驗檢測;P<0.05時,提示檢驗結果存在著統計學方面的差別。
研究組治療后的相關肺動脈指標PADP、PASP水平均比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見表1。
研究組相關康復指標時間均比對照組顯著更短(P均<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肺動脈指標比較(±s) mmHg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肺動脈指標比較(±s) mmHg
組別對照組(n=42)研究組(n=42)PADP PASP TP治療前25.7±4.2 25.6±4.6 0.694>0.05治療后20.1±3.9 15.7±3.1 18.451<0.05治療前59.4±7.6 59.7±7.4 1.547>0.05治療后39.1±2.6 30.4±2.0 19.314<0.05
表2 兩組康復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康復指標比較(±s)
組別對照組(n=42)研究組(n=42)TP啰音消失時長(d)4.0±0.8 1.8±0.4 19.526<0.05氧療時長(h)50.7±10.5 35.2±7.6 17.021<0.05住院時長(d)5.3±1.3 3.4±0.7 16.366<0.05
MAS是臨床中重點的一種新生兒窒息復蘇疾病類型,患兒病情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合并出現呼吸衰竭。有相關研究指出,在臨床中所有的MAS患兒當中,有1/3左右的患兒需要接受呼吸機的輔助治療和氣管插管[4]。MAS會使得患兒氣道阻塞胎糞,從而出現散在的肺不張現象,胎糞阻塞患兒的氣道之后,會起到活瓣的作用,導致患兒發生局限性過度的充氣。與此同時,當患兒吸入胎糞的時間超過12 h~24 h之后,會導致患兒的肺部產生直接性的炎癥損傷。上述的相關病理方面的變化會加大MAS患兒呼吸道方面的阻力,降低患兒的肺泡表面張力;而這一改變會加大MAS患兒呼吸肌的作用,進而對患兒肺部的正常換氣及通氣功能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出現呼吸衰竭。而臨床中傳統的常頻通氣在治療過程中氣道壓力需要維持較高水平,潮氣量需要維持較大水平才能夠使得患兒的氧合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而這一過程會進一步過度擴張已經發生擴張的肺泡,還會使得患兒的肺泡出現破裂,導致患兒發生氣漏綜合征,影響患兒的預后。
本次研究提示,研究組治療后的相關肺動脈指標:PADP、PASP水平均比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研究組相關康復指標時間均比對照組顯著更短(P均<0.05)。分析其原因為,高頻振蕩通氣能夠使得患兒建立有效的人工氣道通氣,使得患兒的呼吸得以恢復的前期下使得肺部的負荷情況顯著降低,從而使得患兒的肺部組織能夠獲得更為充分的休息[5]。高頻振蕩通氣作為一種低呼吸壓力、低潮氣量的輔助通氣方式,可以給予MAS患兒進行有效的輔助作用,使得呼吸恢復的同時氧飽和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建立有效呼吸。研究指出,高頻振蕩通氣這一通氣策略更加適用于對肺損傷的保護,能夠使得肺臟的氣體交換及順應性得到更好地提高[6]。
綜上所述,給予MAS患兒使用高頻振蕩通氣,可顯著降低患兒的PADP水平及PASP水平,縮短患兒的康復所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