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燕,彭文湃,林敘君
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廣東 深圳 518045
沙眼衣原體(CT)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物,是生殖道感染的常見病因,也是重點報告的性傳播疾病之一。它最常侵染宮頸部位,臨床癥狀表現較為輕微,并無特異性,但卻經常伴隨生殖道感染的發生。有研究表明,女性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體通常與不孕、盆腔炎和宮外孕等癥狀有關[1],在妊娠期約有30%~40%的宮頸沙眼衣原體感染會延伸至子宮內膜,從而可能損害正在發育中的胚胎或者引發胎兒在宮體內的感染,會對母體和嬰兒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2]。因而,在備孕婦女,尤其是高齡備孕婦女的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過程中通常都會特別檢測其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情況,對于篩查出感染者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以降低不良妊娠臨床發病率的可能性,保障備孕婦女的生命健康。本研究對1 627名高齡備孕婦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明確其相關危險因素,為及早實施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本研究以1 627名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門診進行自費或免費檢查的高齡備孕女性為研究對象。其人口學特征為:年齡均大于35歲,有生育要求,有性生活史,能夠理解本次調查的內容。
1.2.1 調查方法:采取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經濟收入、月經生育史、既往病史以及生活習慣等內容,并同時進行夫婦雙方體格檢查和生殖系統檢查。首先對受試者進行知情同意,承諾嚴格保密其隱私信息,然后由經受過培訓的專業調查人員指導其填寫調查問卷。
1.2.2 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檢測:采樣在非月經期進行,3天內無陰道用藥史,由專科醫生完成。首先使用無菌棉拭子除凈受試者宮頸口的分泌物,再將標準拭子探到宮頸口內1~2厘米位置,旋轉一周,停留10秒到30秒后,將拭子取出,置于無菌試管內封閉起來,1小時內送檢CT檢測。采用愛博生物醫藥(杭州)有限公司生產的沙眼衣原體抗原檢測試劑盒進行金標法檢測,由固定的有經驗的檢驗技術人員操作。
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在1 627名接受孕前檢查的高齡備孕婦女中,有2.15%的受試者感染了生殖道沙眼衣原體(35/1 627),51.43%(18/35)的婦女無自覺不適癥狀。
隨機抽取同時來受檢的1 525名35周歲以下的備孕婦女作為對照組,分析比較年齡對兩組婦女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情況的影響,見表1。

表1 高齡與非高齡備孕婦女CT感染率比較
對35名生殖道沙眼衣原體陽性受試者和1 592名陰性受試者進行單因素分析,發現兩組在妊娠次數、伴有生殖道其他感染、丈夫包皮過長等因素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CT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例(%)
女性生殖道CT感染可以引起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急慢性盆腔炎。但生殖道CT感染癥狀輕微,部分可能沒有癥狀,因此常常不能引起患者重視以至于耽誤治療[1]。開展育齡婦女特別是備孕婦女的CT感染篩查并進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學意義。
本研究發現,高齡備孕婦女(年齡大于35周歲)的生殖道CT感染率為2.15%,顯著低于非高齡備孕婦女。可能與非高齡婦女性生活相對較活躍有關。既往研究顯示,年齡是女性生殖道CT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24歲以下的備孕婦女,其感染率更高[3]。本研究的35歲以下備孕婦女生殖道CT感染率為3.93%,略低于其他研究[4]所顯示的結果,究其原因,可能是與深圳市備孕婦女的生活環境、社會風俗以及個人行為差異等有關。CT感染者中51.43%無自覺不適癥狀,這與一半以上的沙眼衣原體感染者沒有任何癥狀的既往報道相符[5-6]。
本研究顯示,高齡備孕婦女CT感染與妊娠次數、伴有生殖道其他感染、丈夫陰莖包皮過長等有密切相關。女性最初感染CT的部位是子宮頸和尿道,下生殖道感染上行到盆腔是一個機會性的緩慢的過程,所有經過下生殖道進行的宮腔操作都可能加速這一上行感染的過程。CT為專一性細胞內微生物,常寄生在人體粘膜,特別是在柱狀上皮細胞內繁殖,伴有生殖道其他感染可導致宮頸粘膜損害增加了CT的易感性。女性生殖道CT感染是主要性傳播疾病之一,男性陰莖包皮過長者更容易感染CT,在發生性生活時男性陰莖內的CT可通過性傳播感染婦女[7]。
綜上所述,我區高齡備孕婦女生殖道CT感染率為2.15%,顯著低于非高齡備孕婦女;51.43%的感染者無自覺不適癥狀;妊娠次數大于3次、伴有生殖道其他感染、丈夫陰莖包皮過長與高齡備孕婦女生殖道CT感染顯著相關。應關注備孕婦女特別是高齡備孕婦女的生殖道CT感染情況并及時有效地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