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園,熊 濤
(湖北省漢川市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 湖北 孝感 431600)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為一種后天獲得性造血干細胞基因突變的溶血性疾病,患者磷脂酰肌醇糖苷-A(phosphatidylinositol glycanclass-A,PIG-A)基因突變,導致糖肌醇磷脂(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錨合成障礙,繼而誘發一系列由錨缺失引起的細胞功能變化[1]。PNH臨床表現主要為貧血、血紅蛋白尿、感染等,與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AA)臨床表現相似,臨床誤診或漏診并不少見[2]。近年,利用單克隆抗體技術及流式細胞術檢測中性粒細胞表面分化抗原CD55、CD59,成為診斷PNH的重要手段,較傳統溶血試驗更具敏感性[3]。外國學者也指出,PNH患者不僅存在CD55、CD59缺失,其中性粒細胞表面還可見CD67、CD24缺失,CD67、CD24表達水平也能輔助診斷PNH[4]。基于此,本研究就PNH、AA及對照組患者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表達水平展開分析,并評估上述分化抗原對PNH的診斷價值,為PNH診療提供參考依據,如下。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32例PNH患者(PNH組)臨床資料,并收集同期入院治療的28例AA患者(AA組)及32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PNH及AA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5]診斷標準;AA患者不合并PNH;年齡>18歲;相關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對照組排除體檢前3個月內出現感染、輸血等情況者。
1.2方法:采用熒光免疫標記法檢測中性粒細胞表面分化抗原CD67、CD24、CD55、CD59: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取100μL全血置于管中,1號管加入20μL同型對照(藻紅蛋白標記的鼠抗人單克隆抗體),2號管加入20μL熒光抗體CD67;室溫避光30min,在5根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溶血素,避光10min;溶血后,離心1000r/min,5min,棄去上清液;使用2mL磷酸緩沖鹽溶液洗滌2次,再懸于0.5mL磷酸緩沖鹽溶液中,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美國BD公司,型號:FACS Calibur),以細胞物理參數前向、側向散射光的點狀圖設門,確定中性粒細胞細胞群,以同型抗體為陰性對照;使用上述相同的步驟檢測中性粒細胞表面CD24、CD55、CD59表達水平。

2.13組基線資料比較:3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吸煙史、飲酒史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基線資料比較
2.23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表達水平比較:3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表達水平比較,均為PNH組 表2 3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 CD24 CD55 CD59表達水平比較 2.3PNH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表達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發現PNH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表達水平均呈顯著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PNH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 CD24 CD55 CD59表達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2.4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及其聯合檢測對PNH診斷價值分析:經ROC曲線分析,發現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表達水平均對PNH具有較高診斷價值(AUC=0.961、0.967、0.972、0.995,P<0.05),其cut-off值分別為81.88%、83.64%、84.42%、81.37%,且4項聯合檢測診斷價值最高(AUC=1.000,P<0.05),見表4、圖1。 表4 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 CD24 CD55 CD59及其聯合檢測對PNH診斷價值分析 圖1 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及其聯合檢測診斷PNH的ROC曲線分析 目前,PNH異常克隆增殖尚未闡明,可與免疫機制、抗凋亡機制、微環境改變等相關,但PNH細胞PIG-A基因突變引起的GPI錨鏈膜蛋白缺失,引起的血管內溶血機制已得到廣泛認可[6]。學術界普遍認為[7,8],PNH發生發展過程中,最先累及中性粒細胞,其表面GPI錨鏈膜蛋白缺失可最早被檢出,其中衰變加速因子CD55及反應性溶血膜抑制物CD59是臨床最常研究的GPI錨鏈膜蛋白;細胞表面CD55、CD59表達缺失,導致細胞膜上缺乏抑制自身補體活性的物質,PNH細胞對自身補體異常敏感,遭到補體復合物攻擊,出現細胞破壞、消滅,而引起血管內溶血、血管栓塞等表現。因此,臨床也常通過檢測中性粒細胞表面CD55、CD59缺失情況,診斷PNH[9]。本研究也發現,3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55、CD59表達水平比較,均為PNH組 除上述CD55、CD59外,CD67、CD24也是中性粒細胞表面GPI錨鏈膜蛋白,早在上世紀初,就有外國學者指出[12],PNH患者血漿CD67、CD24呈低水平,中性粒細胞表面存在CD67、CD24缺失。然而后續相關報道較少,大部分研究集中于CD55、CD59與PNH的關系。本研究就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表達情況與PNH的關系展開分析,也發現3組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表達水平比較,均為PNH組 綜上所述,PNH及AA患者中性粒細胞表面CD67、CD24、CD55、CD59均存在不同程度缺失,PNH缺失程度更為顯著,可作為診斷依據,輔助臨床判斷。



3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