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碩
(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虛實是“虛”與“實”的統一相生,“虛”表達的是虛擬文化與主觀感受,而“實”是人為加工后的象征與模擬。打破二次元空間壁壘,融合虛擬與現實環境空間,構建人類與虛擬世界溝通的橋梁,承載著受眾群體對過往精神的延續,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
2.5 次元在ACGN 文化中是介于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的一種狀態。第一類是通過三次元(現實)來表現二次元(虛擬)的2.5次元,如手辦、Cosplay 等,第二類是以二次元來表現三次元,如游戲、動畫等去模仿、還原,再現三次元的人物或事物[1]。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就是,處于2.5 次元的年齡段人群沒有與現實完全脫節,而是繼續在三次元中實踐自己的第一次元發展理想,所以“2.5 次元環境空間”可以被視為連接三次元與二次元的空間通道,也是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交流的空間[2]。
在二次元文化漸起高漲的時代,二次元元素出現在了人們生活的環境空間,從玩偶,再到線下的漫展活動,以及大型二次元主題公共空間的建設。將二次元文化融入環境空間的本質在于營造設計,如今次元與虛擬文化愈漸飽和的狀態下,各類二次元素材在環境空間中的運用良莠不齊。其中在空間敘事手法上表現不足,環境空間情感連續表達性的斷缺,環境空間的融合等,是現今急待解決的問題。
“虛”和“實”從字面給人很抽象的感覺,但人們身處的環境空間,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在腦海里,可以隨處看見“虛”與“實”的物象。我們不能忽略它們的存在,同時不能漠視它們的存在,因為有了“虛”和“實”的物象,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絢爛[3]。
虛擬依托于現實世界,虛擬精神的傳達需要一定物質載體和形式表現出來。人類作為環境空間內的主要活動者,它影響著人們的精神思緒。虛到實的轉化形式傳達了二次元進入三次元的主要特點,可以逆推得到受眾群體對于環境空間的需求及心理。
二次元周邊即是以動漫或游戲等為載體,對其潛在的資源進行挖掘,如根據二次元人物與物品所設計的玩具、手辦、生活用品等一系列物品,傳達一些簡單的精神文化內涵,在二次元中最常見以實表虛的形式,但也只是二次元元素在現實空間藝術的再創作,簡單的精神內涵表達,沒有真正架起虛擬與現實相互溝通的橋梁,處于界線邊界。在“2.5 次元環境空間”構建上可以進行以少聚多的表達,與環境空間相融,增添環境空間的氣氛。
近年,二次元文化廣受青年的喜愛,線下活動也層出不窮。漫展在各個地區頻繁開展,聚集著各界二次元文化愛好者,扮演著虛擬世界的人物,結交著與現實世界志同道合的朋友。各大視頻網站也開展了二次元線下活動,在活動中雙方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空間與精神延續。近年來圣地巡禮作為一種二次元文化旅游,強調游客的參與,方式為自由行或深度游,它依托于動漫,特別是在動畫熱播期間連載期間會吸引旅客前往,群體大多為動漫愛好者,這類旅游亦成為文化一部分,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地點這類線下活動不僅打破了二次元與三次元的壁壘,而且切實的影響到了受眾群體的日常行為以及生活方式,產生了現實意義,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次元壁[4]。實現二次元由愛好者行動實踐,在環境空間中實現二次元人物精神交織,以達到構建“2.5 次元環境空間”。
隨著人類物質水平的提升,對于精神娛樂需求逐步提升,二次元文化主題空間的建立,成為廣大二次元文化愛好者的聚集地。在美國,有家喻戶曉的迪斯尼樂園(Disneyland),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當代觀念的主題公園,后面又開始建設其他公園,如環球冒險島(Island of Adventure)等;這類的主題公園已經同肯德基、麥當勞和好萊塢一樣成為一種品牌,承載這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傳遍整個世界,為它們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同時還為該區域增添了活力。
通過還原模仿二次元中的場景,布置裝置藝術與人類產生環境效應,周圍空間上張貼相應主題元素,雖然通過一系列的布置,但在這空間中沒有過多的精神共鳴呼應,只有很直觀的視覺感受。平凡的使用圖片張貼,只會引起受眾群體的審美疲勞。
二次元與三次元的連接,需要相互交織。外在受眾人群的自身需求,還有在社會大環境下,資本經濟發展的推動運作,促使著虛實間壁壘已逐漸打開,再有自身本具有的美學文化和與教育傳播,呈現出其鮮明的自身矛盾發展特點。根據數據分析,2018 年我國二次元愛好群體已達到3.5 億人并持續增高,主要集中在80 后及90 后年輕群體,隨著時代更迭,90 后成為社會中流砥柱[5],二次元文化產業的愛好者只會越來越多。而愛好者心理上的需求也是加快破壁的主要原因,二次元可以滿足現實生活中人的精神需求,與相同愛好者共同追捧而獲得現實中的認同與歸屬感,二次元破壁三次元中可以建立一個現實情感的避風港,使受眾在現實中也有一處屬于自我寬慰的凈土。
相生出自于五行學說術語,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有相互滋生和助長的關系。而在“2.5 次元環境空間”的構建中,“虛”與“實”的交織,形成相生融合的空間,“虛”通過“實”的傳載,通過空間手法、現代科學技術、環境氛圍的營造等,具象表達在受眾群體眼前,溝通起他們的內心,實現虛實相生融合。
二次元文化融入環境空間在于本質創意,如今在新時代的更迭中,各類二次元文化素材在環境空間中的運用泥沙俱下。環境空間設計上表現雜亂,以及空間敘事手法上不足,極大地影響了“2.5 次元環境空間”的營造。
具有代表性的是一家在中國本土的店鋪——長沙文和友龍池店,以蒙太奇式的敘事手法把在長沙街景移植到餐飲空間內的基礎上,融合了不同的場景,再現以往的“場景精神”,讓人們進入互動沉浸式體驗空間。基于敘事空間結構,在電影和電視劇中蒙太奇手法與空間結構的內在聯系有機結合,而其主要有兩個方面:①敘事空間的連續性是基于敘事場景的空間安排;②通過人流線的規劃和各個空間組合,將每個空間的各個部分結合在一起,把故事從點到線,再從面到體轉化,成為一個文化與場景共融的空間;其次,根據整體敘事線索完善空間主題。可以理解,一系列主題和概念可以通過一系列片段整體顯示出來。每個順序空間都有其自己的設計理念和表達,并從不同的角度塑造每個場景的特征和敘事變化[6]。
“2.5 次元環境空間”的構建離不開科技的融合,在如今科技時代,各類創新技術的出現,更加拉近人類與次元文化的距離。其中全息投影技術的出現使平面中的原始二維元素變為三維,使二維元素更加逼真,融合于空間仿佛觸手可及。例如,流行的洛天依演唱會使用此技術將虛擬角色投影到3D 屏幕上,讓洛天依成為一個三維真實人物,可以實現在空間內表演并與觀眾互動。另外還有一種稱為人工智能即AI,它是一種利用人類計算機技術使人的某些思考過程和其他智能行為模仿的技術,它在二次元領域中的運用能夠使二次元的人物角色真實化,與成為三次元現實的一部分,其模型外觀可以與環境空間主題相融。
環境氛圍的營造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程,能夠通過情景氛圍的影響來調動情緒,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不受控制的,二次元文化與現實世界受眾群體思想精神的相互的表達及感染,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色彩是環境氛圍最主要組成部分,作用于視覺,進而感受于心理,二次元中的色彩本具有很強的自我表達能力,在知道二次元的主題下,通過色彩的內涵表達可以讓受眾者間接感受到二次元傳達的信息,豐富的色彩給二次元元素創造非常有特點的形象特征,色彩的運用給人以愉悅感的享受。在色彩空間下,光與影的渲染也起到重要作用,燈光為周圍環境氛圍的塑造者,在重點部位進行燈光處理,加強色彩視覺的沖擊力,加強空間的縱深感,提升環境空間的融合度。
綜上所述,二次元文化以其獨特魅力征服著各領域,在環境空間中拉近受眾者與二次元的距離,隨著二次元的不斷擴張,次元壁不斷被打破,“2.5 次元環境空間”的設計需求只會越來越多。筆者期望中國二次元產業蒸蒸日上,讓其發展成為一個像日本那樣具有深度,又富有意義、健全的文化產業,使“2.5 次元環境空間”成為二次元受眾群體精神得以延續的一個港灣,并最終使二次元能夠在虛實相生的環境中真切感受到動漫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