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添喜
(廣東鴻宇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廣東東莞 523000)
從建設項目上看,在眾多的承包方式中,EPC 模式下會交由承包商統一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等所有的項目建設環節工作[1]。在整個項目建設環節,往往會明確劃分責任,賦予承包商更大的項目實施空間。伴隨國內項目承包業的飛快發展,單一的單位也逐步實施項目建設全程的任務,所以EPC 模式日益普遍運用。然而,為了有效規避EPC 模式帶來的重大風險,則應從項目設計著手,全面提高建設管理專業水平[2]。
在啟動項目階段所進行的設計中,應妥善解決“設計假設”領域問題,這就是當前設計管理中的重點內容[3]。在具體的工程設計中,需要全面考慮清楚工程條件,并立足該角度做好設計工作。通過改善設計假設,來得到假設結果。其中假設結果常用驗證技術方法手段,當獲得認可后,便能夠在采購中投入使用設計方案,并在施工中起到指導作用。在啟動階段,設計假設至關重要,可以直觀體現潛在風險。因此,需要嚴格管理設計階段所做的工作。
在啟動項目階段實施設計工作中,為了加強對設計工作的管理,便應嚴格審核設計圖紙,并用來判斷設計質量。在EPC 模式下,總承包單位會擔負起設計責任,在審核設計圖紙時,要求詳細說明基本的設計意圖,并充分明確設計內容,輔以文字詳細說明。特別是應向審查人員詳細介紹其中用到的計算方式,需要維持圖紙設計信息和提交數據信息的一致性。在審核設計圖時,業主工程師應著重審查清楚設計圖紙和相關數據的符合性。當審查確定設計圖紙合格以后,專業人員還應提出必要的審核意見。然后設計人員再根據審核意見及時修改圖紙,以控制項目設計與建設要求相符。
在設計建設項目工藝階段,往往會提出更高的設計要求。從EPC 模式下組織管理設計過程,需要嚴格審查設計文件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和項目方方面面均緊密相連。所以設計人員應要求工程師限定審查內容于某范圍,并充分明確工程實施進度,盡快審批好,爭取更多的時間。倘若審查文件還應傳遞,則宜明確傳遞的所有環節。同時,承包設計單位還應和項目建設單位全面溝通。譬如,搭建網絡交流平臺,在上交跟蹤文件時,還應和審批人員有效溝通,以防種種因素致使設計圖無法通過審批。此外,設計人員還應常常巡查現場,并大力完善設計圖紙,控制工藝設計與施工要求相符[4]。同時,一切設計人員均應定期參與培訓,以不斷增強綜合實力,確保工藝設計與施工需要相符。
在EPC 模式下,設計管理往往會有機集成設計、采購、施工環節。而設計與招標充分聯系,所以業主在標書評價中需要著重考慮整個設計方案的先進、可行與否,以及對投資產生的中長期影響。所以,具體的設計方案是EPC 項目最終中標的重要因素。通過優良的設計管理則可以充分協調整個設計方案中質量、成本、進度、投資的關系,并獲得最理想的平衡效果。由此可見,設計管理屬于EPC 總承包下的重要管理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2.2.1 做好溝通
在設計方案中,溝通環節至關重要。所以在EPC 總承包下,便要求安排專門的設計管理者,從政府審批機構、業主、總承包單位各專業部門出發,針對設計工作負責溝通與協調。針對其中的問題,還需要及時解決、優化,并保障設計方案達到以上各方面的要求,進而順利推進項目。
2.2.2 經濟性
在項目建設中,總投資費用與成本具有反比關系。唯有控制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才能找出二者的平衡點,并充分降低項目總費用。在當前的EPC 模式下,想要得到最大的利益,便應嚴控項目實施全程成本,其中設計便是很理想的切入點。以設計方案為關鍵的分析對象,在設計完后,邀請相關專家就經濟合理性、可行性等進行深入研討,以控制建設質量,找出節省成本的可操作性,進而最大化項目總收益。
2.2.3 可施工性
在建設項目中,可施工性是指在項目中靈活運用施工理論知識、最理想經驗至各個環節中,來達到總體的目標。在EPC 模式下,宜高度重視研習設計方案整體可施工性的工作,以優化項目實施全過程。譬如,針對大型、四周條件復雜多變的項目,需要EPC 總承包單位安排有經驗的施工管理員及時加入項目方案設計活動中,并講授給設計人員成功施工經驗,輔助設計人員充分優化方案,以保障項目后續實施環節切實可行合理,真正可以有序化展開。
在當前的EPC 模式下,針對設計組織整個過程,應在EPC 設計中融入組織管理工作,以確保設計環節、采購物資環節、現場實施環節均具有基本的關聯性。因為采購、施工等因素均會影響到設計組織,所以應調整、協調這些因素,進而起到組織管理功用。通過充分協調設計工作,保障在現場并不會因為原材料的問題而不利于設計編制工作,并控制項目具有統一的總目標。在設計編制中,應注意各專業設計的緊迫性,并積極展開溝通工作,按項目進展靈活調整設計工作節奏。在具體的設計中,還應注意材料提交的具體時間,保障按時提交設計文件。譬如,一般EPC項目工期都不到兩年,所以應在一年以內做完設計工作,以便留給后續采購、施工步驟充足的時間。所以應嚴格管理好設計組織過程,并按時做好設計工作,順利開展采購、施工環節工作。
在EPC 模式下,建設單位需要做的設計工作,主要涉及初步、擴初設計的工作。在具體的設計管理中,往往會基于EPC 模式,安排資質合格的單位審查施工圖紙,并根據技術規范做好審查工作,以保障施工設計圖符合初步設計內容,并未違背規范要求。同時,建設單位還應協調好與政府主管機構的工作,并報規、報批施工設計圖,順利做好備案,并提出規范的圖紙設計管理流程。在EPC 模式下的設計管理,一般會承包整個施工設計圖環節工作,并統一做好協調,控制輸入設計穩定條件,并順利展開報審工作,準確傳達業主指令,充分明確基本的EPC 管理指標,安排管理能力足夠強的設計單位負責設計工作,并嚴格做好統籌協調工作,選好土建、分項體系專業設計單位。
為了順利完成項目實施目標,全面提高項目質量,得到更可觀的收益,則在EPC 模式下便要求充分與設計管理相配合,并從根源上更改傳統“先設計,后施工”的落后管理模式及思維。基于EPC 模式下的設計管理,需要逐漸從單純設計管理轉向綜合性的先進項目管理模式方向。在EPC 模式下,設計管理需要占據核心地位,并發揮關鍵作用。
在現代建設項目中,往往牽涉諸多專業領域,所以在不同專業之間需要專門建立管理系統,并且充分明確各個專業的建設責任、充分突出重點內容。另外,還應統一管理好采購和各專業管理工作,并控制兩者管理重疊部分維持一樣的狀態。此外,為了更充分地管理項目,還要根據不同專業管理特點,提出先進的管理總機制。唯有準確掌控管理方向,方才可在正確指導下順利做好各子系統的管理工作。
在各個專業部門間,日常的質量管理彼此獨立又有不能分割。因此,基于各專業管理工作,還要在各部門間溝通。唯有做好協作合作,方才能聯系好各個部門,并維持好系統平衡,以便化解各專業部門間的矛盾,有效提升項目質量。
在EPC 模式下,對設計管理人才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總承包單位中,要求大力培養優秀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這些設計管理人員除了需要熟悉專業化的設計知識外,還要具備豐富的管理及現場工作經驗。所以,設計管理人員需要先擁有大型設計院的履歷,并累積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不僅本身擁有足夠強的設計能力,而且還要擁有各種項目下的設計管理實踐經驗,以及時適應管理角色、發揮管理能力,并積極吸取先前項目管理教訓,避免新項目中存在的類似情況。同時,設計管理人員還要擅長總結經驗,廣泛聽取有利建議、積極向專家學習,提出優化設計方案的指導性意見,并實現項目增值目標。
總之,在當前的建設項目中,先進的EPC 模式及設計管理工作具有很突出的應用價值。所以,在EPC 模式下,需要嚴格做好項目的基本設計管理工作,以充分結合對設計規劃、采購、施工環節的管理工作,并增強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以更好地指導施工過程、控制成本及質量,保障順利展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