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3)
建設老年住宅是現代老齡化社會下的客觀要求,但老年住宅的設計與普通住宅不同,它需要盡可能地符合老年人的特點、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在居家養老模式下,老年住宅設計需全面進行優化設計,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老年住宅顧名思義是指專門供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建筑,通常具有養老功能。老年住宅在設計與建設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實際狀況和各方面需求,有針對性地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給老年人打造一個安全、便利、健康、舒適的居所。
居家養老模式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的一種養老模式,也是目前我國最普遍的一種養老模式。居家養老模式下的服務內容除了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外,還包括對老年人的精神關愛。居家養老模式最初由我國大連市首創,最大優勢是大大緩解了我國現階段社會養老機構不足的困境,滿足了大量需要生活照顧和居家看護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選擇居家養老模式的老年人數量也正逐年增多,因此居家養老模式在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
老年住宅是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建筑,所以在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中必須要充分遵循人本性原則。人本性首先體現在全面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上面,包括老年人的生活便利需求、舒適化需求、健康化需求等;其次體現在充分尊重老年人的個性上面,即結合老年人的個性特征進行設計,并盡可能滿足不同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
在綠色發展理念下,任何建筑設計都必須要充分遵循綠色原則,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也不例外。首先,應在立足于建筑整體規劃,充分考慮各項節能影響因素,運用各類先進的節能技術及設施來最大限度節省資源;其次,應盡可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最后,應積極利用新型綠色技術和綠色材料,盡可能減少污染和排放。
在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中,須對設計中的各種問題進行不斷完善,其中一項重要問題就是老年人的活動空間問題。老年人作為一類特殊人群,所需求的是一個安全、可靠、便捷的活動空間,特別對于那些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來說,這點更加重要。因此,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必須充分遵循無障礙原則,設法避免及減少可能會給老年人帶來不便的設施障礙,打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
建筑設計應以人感知作為最主要的內容對象,目的是最大限度保證人在建筑空間中的舒適體驗;對于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而言,這個對象就是老年人。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必須要充分遵循舒適性原則。影響住宅舒適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環境空氣質量、溫度、濕度、光線、聲音環境等等,所以在具體設計實踐中應將這些作為因素重點把握的方面,通過對這些進行因素優化設計來最大化提高住宅的舒適度。
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對色彩、聲音以及溫度等的反應能力下降,鑒于此,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的設計中,必須要充分遵循適度感官刺激性原則,設法增強老年人對色彩、聲音以及溫度的反應能力。例如,可以對建筑整體采用柔和色調,對拐角、樓梯等特殊部位設置色彩鮮明的標識。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及城市土地資源的日益緊缺,建筑建設成本也在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為盡可能降低老年住宅的建設成本,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必須要充分遵循經濟性原則,將各種經濟因素均考慮在內進行合理設計。
首先,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的單元入口宜設置在背面,目的是確保住宅內日照充足;臥室、起居室以及客廳等較常使用的房間,宜設置在南向空間;北向空間則可以設置那些使用時間較短的房間,如衛生間、廚房、入口、樓梯等。其次,老年人在開門時應確保空間內有光,并方便存放輪椅等物品,在單元入口中需擁有良好的采光照明和一些倚靠設施,并進行無障礙設計。再次,單元入口設計還需強調保溫防風設計,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溫防風措施,以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現實中,有很多老年人的外出活動能力受限,平時不方便下樓出門,因此陽臺成為他們最常去的地方,居家養老模式下老年住宅的陽臺空間設計需作為一項重點,盡量使空間寬敞,且要與室內的地面之間高差相協調,避免輪椅等進出不便。再者,陽臺位置和設計形式應能盡量避開秋冬冷風,以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另外,考慮到老年人多愛養花種草,且出于綠色建筑設計要求,宜在陽臺空間中預留出一定的綠植面積。
老年人普遍身體機能減退、身體素質較差,或不良于行。因此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的室內空間不宜過大,以減小老年人的日常活動范圍。其次,在臥室等起居空間的設計中,既要設置良好的朝向,確保室內陽光充足,又要保證空氣流通良好。再次,在居住空間中應進行有效的隔音設計,確保室內隔音良好、環境安靜。此外,在居住空間的采光設計中,可以結合室內可接受光照的強度及時長等來進行建筑構件選擇,從而實現不同的光感效果。
衛生間及浴室由于長期都處于潮濕的狀態下,內部非常容易滋生細菌;對于身體機能和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來說,這些細菌的存在會大大威脅到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中,應重視衛生間及浴室的通風與采光設計,盡可能避免細菌滋生。其次,在設計中應盡量減少衛生間及浴室內的壓抑感。此外,由于老年人普遍腿腳和腰椎活動不便,所以在馬桶、淋浴等的選擇中,應優先選擇坐式產品,并設置好扶手和防滑措施。
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的外部設施設計方面,應充分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設置充足的商業、娛樂及服務設施。在具體的商業、娛樂及服務設施設計中,首先,應設計在離住宅區距離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確保老年人徒步即可前往;其次,娛樂設施應多樣化、豐富化,盡量滿足不同愛好的老年人的娛樂休閑需求,如建設老年戲院、老年廣場舞平臺、老年閱覽室、老年棋牌社等;再者,各類服務設施應齊全完備,除了娛樂設施外,還要有充足的醫療保健設施、健身設施、家政服務設施等,各類服務設施均要遵循科學的理論進行合理的布局,確保衛生清潔、環境良好;最后,各類服務設施的設計還應兼顧經濟性,盡量節約成本。
現代子女大多工作繁忙或者長期不在家鄉,很少有時間陪伴老年人,導致老年人孤獨感加重。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出現了“空巢老人”等群體。為改善這種社會現狀,防止老年人出現心理問題,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應加強交往空間的設計,給老年人創造一個更好的交往活動地點,方便老年人相互之間開展社交活動,緩解孤獨感。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喜歡在樓道中逗留并與鄰居們閑聊家常,基于這一特點,在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中,應優化交通空間設計,盡量給老年人創造出更多的能夠暢通無阻開展活動的交通空間。交通空間不但要暢通無阻,還要具備良好的疏散功能且無障礙,切實保障老年人的交通出行安全。應不斷豐富老年住宅及小區中交通空間的使用性,最大限度提高空間利用度,有效開發出空間的作用和價值。例如,對樓梯間進行優化改造來創設一個可供老年人進行交流互動的空間,以提高樓梯間利用度;可以通過在樓梯間中設置休息位置來供老年人在爬樓過程中稍作休息,更加方便老年人上下樓;在樓梯間中進行景觀美化來提升其視覺效果、擴大其空間結構,以為老年人打造一個無須出門即可體會到景觀樂趣的空間。
綜上所述,在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設計中,必須要充分遵循人本性原則、綠色性原則、無障礙性原則、舒適性原則、適度感官刺激性原則、經濟性原則等基本設計原則,在此基礎上,更要充分把握好單元入口、陽臺空間、居住空間、衛生間及浴室、商業、娛樂及服務設施、交往空間以及交通空間等各不同空間的設計要點,加強細節方面的控制,這樣才能有效設計出老年人真正需求的、可供居家養老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