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晏
(江蘇中南建筑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南通 226100)
我國推出城市化建設的進程中,城市中土地供應問題越來越顯著,而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成為現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由此也肯定了高層房屋建筑的作用。越來越多的高層房屋建筑出現,但整體來說建設過程比較復雜,也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為了保證高層房屋建筑質量,工程技術管理非常重要,不僅有利于提高現場管理水平,還可以滿足新材料、機械設備應用要求。基于此,提出切實可行的工程技術管理建議,是目前高層房屋建筑建設工作的管理要點。
高層房屋建筑工程中往往會采用多種多樣的施工技術,促進項目建設的深入進行,工程技術管理但對項目施工質量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條件,也是管理不可忽視的內容與要點,工程技術管理的實施效果、工程施工效率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密切[1]。一般來說工程技術管理的覆蓋范圍廣,存在于高層房屋的所有施工環節,其作用是加強施工技術應用有效性、合理性。但實際上高層房屋建筑的工程技術管理也存在一些影響因素,威脅到整體施工質量與施工進度,這便體現出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作用,避免工程質量面臨的風險。總而言之,高層房屋建筑應用過程技術管理,對于成本、施工進度與質量的控制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工期緊迫,采用工程技術管理可以在確保整體質量與經濟性基礎上加快施工進度,實現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
高層房屋建筑項目在前期繪制施工圖紙,嚴格按照圖紙進行設計,工作人員則要了解施工圖紙內容、需要熟練掌握的施工技術。技術管理人員獲取施工圖紙后做好審查工作,以施工現場環境作為對比,與施工、技術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合作,判斷施工圖紙的可行性,及時組織施工技術交底。如果個別流程過于復雜且有較大的技術難度,面臨安全隱患,要專門制定施工方案,選擇專業監督管理人員負責核查。
2.2.1 地基測量
地基測量結果是否精準是高層房屋建筑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如果項目所在地的地質條件比較復雜,需要在前期進入施工現場開展地質勘察,加強樁基處理的針對性。通過地質勘察得到的結果也要反復核對,保證精準性、權威性。另外,編制地質勘察報告,為高層房屋建筑樁基處理提供指導[2]。
2.2.2 鋼筋作業
現場鋼筋施工包括制作、安裝、焊接等流程,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滿足高層房屋建筑質量驗收規范[3]。與此同時,鋼筋結構也要具備剛度,給后續混凝土澆筑提供良好的條件。
2.2.3 防水處理
技術關鍵節點包含防水處理這一項工作,要保證處理得當,高層房屋建筑防水項目杜絕雨水、生活用水等的滲漏。
根據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現場環境,全方位總結高層房屋建筑存在的安全管理風險,并且要有對應的解決方法,即便發生安全風險,也不會帶來嚴重后果。一般高層房屋建筑常見安全隱患,在基坑支護、外墻等各個環節中比較常見,以上分項工程同樣要有對應安全技術管理方法,加強工作人員行為的規范性。現場組織施工,要有專業人員負責排查安全隱患,定期檢查周圍環境與工作人員的行為。若有安全隱患存在,必須馬上停工處理。施工現場特種作業的所有負責人員,務必持證上崗,在高層房屋建筑的施工現場營造安全環境。
2.4.1 機械設備質量管理
所有機械設備應該定期組織檢修、養護,以便及時發現故障和安全隱患。當機械設備轉換為運行狀態后,由技術人員提前測試性能,保證運行過程的安全、穩定,若出現突發性故障,必須馬上停機檢查,快速解決故障。
2.4.2 原材料質量管理
施工原材料是高層房屋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展工程技術管理也應該也要加強材料質量管理。①施工現場原材料要按照標準選擇儲存環境,保證施工材料質量,可以在各個環節中有效運用;②原材料務必接受質檢,在這一環節可以篩除質量不合格的材料;③原材料劃分類別進行儲存,確保現場各個施工流程都能夠有充足材料供應;④按照不同原材料特性,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儲存要求,保證原材料始終有效;⑤應用原材料之前還需要經過一道質檢,發現已經失效的材料,增強高層房屋建筑工程建設效果[4]。實施原材料質量如果包含陶瓷材料,注意不能和其他種類材料、工具等直接碰撞,否則可能會面臨陶瓷材料碎裂的風險,建議在陶瓷材料外包裹稻草或者泡沫,起到保護新效果。
2.4.3 現場工作人員質量管理
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是質量管理的對象之一,包含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關鍵技術與特殊技術人員,審核其職業資格,從綜合素養、業務能力、工作經驗等方面分析。技術交底、專項培訓是人員質量管理的有效舉措,建議開展安全教育,加強現場施工有效性。
高層房屋建筑已經進行到最后的竣工階段,工作技術管理依然非常重要,憑借這一管理工作有利于實現全周期技術管理,也是之后驗收工作有序進行的前提條件。竣工技術管理階段,根據施工方案核對現場施工項目,保證完全一致,杜絕工程施工技術偏差。如果現場存在隱蔽工程,還需要重點檢查,綜合普及施工工藝的應用效果。
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對高層房屋建筑而言不僅是加快進程的有效手段,還保證了工程整體質量。站在質量、經濟效益兩個角度,施工水平是直接影響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工程技術管理能力,要立足于基礎,優化基礎施工技術。作為現場的技術人員,按照項目所在地的地理環境、施工技術應用情況進行優化與改進。比如,高層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澆筑、鋼筋施工等一些基礎環節,便可以運用混凝土調配技術、鋼筋連接技術[5]。另外,現場施工與技術人員直接參與培訓,通過考核之后才能夠作為現場工作人員,進入到工作崗位,保證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對于采用的各項先進施工技術,應該綜合觀察運用進展,依據機械設備、施工技術發展動態,引進先進機械設備、技術,參考工程技術管理的成功經驗,融合到管理人員的管理專業體系中,既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有利于完善工程建設技術基準和內部技術管理體系。
工程技術管理與施工進度、整體施工水平等均有密切的聯系,高層房屋建筑現場環境與條件比較復雜,施工過程還有可能會面臨一些危險,作為技術管理人員,實施工程技術管理便要應站在安全視角,深入推進、落實管理施工技術。打好前期管理基礎,憑借內容完善的技術管理機制,為工程技術管理的實施創造條件。現有技術管理要按照所在施工地段、地理環境等全面分析施工影響因素,再與施工環境、工作量度等結合創新技術管理機制,加強工程技術管理的有效性與合理性,更加關注現場施工細節,促進技術管理機制的高效運轉。如果現行技術管理機制不夠完善,要站在高層房屋建筑項目基礎上展開優化,在不斷實踐中總結與施工建設最為契合的技術管理機制,以此為前提優化管理制度,使責任得到落實,也可以發揮出施工方案的指導作用。
高層房屋建筑建設工作的實施、技術管理機制高效運行,均是由監督人員負責,發揮監督職能作用,及時發現質量問題。現場施工期間如果因客觀因素引發問題,或者阻礙施工進度、技術管理的實施,建議結合工程施工量,安排監督人員加強管理,及時應對突發狀況,加快施工進程的同時,也可以消除質量隱患帶來的影響。施工現場各個工段應用到的施工技術,需要做好檢查與管理,保證施工結束工段與質量規定完全一致,不能有任何紕漏存在。相比傳統形式的房屋建筑工程,高層房建項目不僅投資成本更高,內部環節之間的聯系也非常緊密,代表現場施工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必然會對其他流程帶來影響。基于此,施工質量、施工成本監督就非常重要。施工原材料、機械設備采購、結算人工費用等,均要嚴格監督,詳細記錄成本支出信息,避免出現成本浪費問題。
綜上所述,高層房屋建筑作為當前建筑行業最為常見的形式,也是城市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組織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技術管理針對所有施工技術,從施工全過程著手綜合分析與判斷,不僅要發揮出各項施工技術的作用,還可以應對技術管理突發性問題,從安全、質量與工作人員等方面著手,有效提高高層房屋建筑管理水平,總結切實可行的工程技術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