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凌
(廣州市綠化公司,廣東 廣州510000)
該項目位于廣州市越秀區,總改造面積約4.46萬m2。本次景觀優化提升工程以“顯軸線、開界面、優空間、提品質”為核心,主要有增加活動平臺及復合休閑運動區等;完善園路、平臺、樹池、花基等園建工程;梳理植物、遷移部分樹種、修剪樹木等;完善導游牌、指示牌、坐凳等配套設施的工程;完善給排水、電氣等公用工程。
在進行挖土方及拆除工程前,應將拆除(或開挖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施工過程中基坑和溝槽基底的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如發生超挖,嚴禁用土回填;基底不得受泡,基底的淤泥必須清除干凈,其他不符合設計要求的雜物與舊樁必須處理。考慮到三、四月雨季,計劃管井、管溝、行車地面、土方開挖平整后馬上落混凝土墊層或穩定層進行封閉,以達到保護地基土目的[1]。在進行鋪裝拆除工程時,為保證材料和機械的進出,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和施工進度計劃,分地塊由內往外按退場順序拆除原有鋪裝,原有仿石透水磚鋪裝采用機械拆除,原有花崗巖鋪裝采用人工拆除,用載板對保存完好的花崗巖進行回收,拆除前需對鋪裝進行淋水防止揚塵,拆除工作在白天進行,晚上10點后集中清運,需打鑿拆除的集中在周末進行。
在進行鋪裝工程前,首先要熟悉和審查施工圖紙,檢查核對各區域鋪裝圖紙標高關系,是否需調整標高。
2.2.1 鋪裝石材前準備和技術措施
進行石材鋪裝前,基層混凝土應澆筑成并達到一定強度,清理干凈表面的雜物。彈線控線需要根據現場石材鋪裝圖進行劃分彈線,作為檢查、控制石材板位置,在基層上根據設計標高和位置打好橫向樁和豎向樁,縱向線每格板塊寬度一條,橫向線按鋪裝進展向下移,移動距離為板塊的長度。在鋪裝砂漿之前再次將混凝土墊層清理干凈,噴水濕潤,刷一層素水泥漿。鋪砂漿時要根據水平線,定出地面找平層厚度,拉十字線,用干性水泥砂漿墊層。鋪好后用大杠刮平,再用抹子拍平找平。找平層高出花崗石地面標高水平線5~8mm。砂漿鋪設完成后將花崗巖石材板放置在砂漿層上面,用橡皮錘找平,然后將花崗巖石材板拿起,在砂漿層上澆適量水泥漿;同時在花崗巖石材板背面涂素水泥膏,再將花崗巖石材板放置在找平好的砂漿層上,用橡皮錘按標高控制線和方正控制線錘平、錘正[2]。鋪石材板安放時四角同時落下,用橡皮錘輕擊石材板,根據控線找平找坡,鋪完第一塊向側向后退順序鋪裝,石材板塊間板縫要滿足設計要求。石材鋪貼完畢后,對石材縫隙進行清理,除去雜物。當花崗巖石材板面層強度達到可以上人的時候,進行勾縫,選用同種、同強度等級、同色水泥膏或專用勾縫膏,保證縫隙順直、平整、光滑、顏色與石材一致。
2.2.2 鋪裝石材安全質量措施
在鋪裝工程中,嚴格把控石材質量,檢查是否存在空鼓現象、鋪裝面是否齊整、石材縫隙是否均勻。對不達標的鋪裝石材及時拆除重鋪。在大型石材搬運和切割過程,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鋪砌石材板塊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做到隨砌隨用干布揩凈石材面試的水泥痕跡。在施工過程存在噪聲和揚塵的影響,針對這幾點要制定專門的防治方法。石材地面完工后,應盡量封閉或在其表面用土工布或細砂覆蓋保護。
在進行苗木的選擇過程中首要的標準就是苗木的生長狀況良好,栽培后能夠符合預期的要求,這是進行綠化施工的關鍵保證,也是衡量綠化工程質量的重要依據。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綠化工程中主要選取了以懸鈴木和香樟為主題的苗木,對于這類苗木在進行選擇時應當盡量選取長勢健康、形態沒有重大損傷或缺陷的樹材,苗木選擇完成后需要借助標識工具對苗木進行依次標號處理。
苗木的生長狀況直接決定了綠化工程的質量,而栽培苗木的土壤則直接關系到苗木的未來長勢,因此在進行綠化工程時需要嚴格把控土壤的條件,在進行苗木遷移栽培前對土壤進行一定的改良。例如,可以借助施工中的機械設備對土壤進行翻耕,從而使土壤的疏松程度達到苗木生長的標準,并對土壤周圍以及內部的雜物進行人工清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生長條件較為嚴格的苗木對于土壤的酸堿性也有著一定要求,例如喜酸性的苗木在栽培時應當將土壤的pH控制在5~7左右,這樣能夠滿足苗木的環境要求[3]。對于土壤進行改良的具體方法如下:
(1)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能協調土壤中的水、肥、氣狀況,促使微生物的活動,從而保證植物生長的養分需求。常見的有機肥有泥炭、油餅、雞糞、菌包等。施用油餅、雞糞、菌包前必須確保其已腐熟,否則易造成植物生長障礙,如抑制發芽、“燒根”、僵苗、黃化、生長衰弱甚至死株。
(2)復合型土壤改良劑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改良土壤。這種改良劑的主要成分是苗木在生長發育期間所需的礦物質以及一些促進植物茁壯生長的激素等,通過施加土壤改良劑能夠增強土壤的活性,同時抑制土壤中不利于植物生長的物質,保證土壤中的養分能夠供給苗木的正常生長,總之,復合型的土壤改良劑在綠化過程中對于提升土壤的肥沃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進行苗木遷移工作前,首先要進行遷移前的準備工作,其主要包括場地清理、編號定向和支柱、捆扎三項內容。在場地清理工作中要把樹干周圍2~3m以內障礙物清除干凈,并將地面大致整平,為順利移植苗木創造條件。人工清除遷移定植范圍內綠化土層中的各種垃圾,確保植物種植層的土壤質量,并將清理出來的垃圾進行集中清運。通俗而言,編號就是為了防止進行苗木移植時因識別不清而導致移植錯誤而采取的一種手段,對苗木進行一次編號后進行移植時就可以迅速有序地完成苗木移植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發生錯誤的概率,并且還有助于完成后續的綠化遷移檔案記錄工作[4]。由于植物的生長都具有一定的趨光性,因此為了保證苗木在移植后仍能獲取充足的陽光,在進行移植前需要進行定向標識,從而保證移植后苗木的健康生長。為防止在挖掘時出現或發生樹身不穩等現象,在進行挖掘是需要對苗木進行一定的支撐保護,一般采用3根竹子或杉木進行支撐,支撐時應使3根支撐竹受力均勻,特別是避風向的一面,支撐竹的長度不定,底腳應立在挖掘范圍以外,以免妨礙挖掘工作。
苗木的運輸對于苗木的外觀形態和健康狀況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苗木的運輸過程中要格外小心,面對苗木發生磕碰而導致變形等問題,在裝車和卸車的過程中要輕裝輕卸,特別要注意保護苗木根部的泥球的完整性。對于喬木而言,在進行運輸時可以在樹干等關鍵部位包裹一層草包起到緩沖保護的作用,而對于喬灌木來說,則要注意進行裝車時不能裝載過多,防止因壓力過大而損害苗木的枝干等部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苗木的運輸工作通常會在夜間進行,在天亮之前抵達栽培地點,這樣能夠對苗木起到保水的作用,當苗木抵達栽培現場后應當盡快完成移植工作。
種植前樹木均應進行修剪處理。修剪是為了保持傷根后吸收水分量與枝葉蒸發量的平衡。在保持樹冠的整體形態前提下,主要是抽稀,剪去重疊枝、交叉枝、下垂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的弱枝。對根部不平的切口要剪平,種植前于根部噴灑0.1%奈乙酸,以促進新根快長,根的傷口處涂唰0.1%奈乙酸+羊毛酯,防止傷口腐爛。
3.4.1 苗木修剪的重難點
公園內游客眾多,同時高空作業多,其安全施工是本工程的重點;對于中軸線區域而言,主要樹種為細葉榕,樹木規格大,喬木干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下垂枝、內膛枝、陰枝、偏冠、樹體傾斜等情況較為嚴重;對于次軸線區域而言,主要分為白蘭地塊、細葉榕地塊、其他苗木地塊,區域中喬木干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下垂枝、內膛枝、陰枝、偏冠、樹體傾斜等情況較為嚴重。
3.4.2 解決方法
①施工單位做好施工圍蔽后,施工現場仍要擺放施工標志牌、條帶彩旗,設置安全隔離區。施工期間嚴禁一切車輛、行人進入隔離區,夜間施工時,需增加警示燈;②在中軸線區域中,安排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及機械進場,將公園入口行道樹修整至樹形對稱、樹形優美、減少病蟲害、提升景觀效果,喬木干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下垂枝、內膛枝、陰枝、偏冠、樹體傾斜等修正;③在次軸線區域內對于白蘭地塊、細葉榕地塊修剪過密的枝條,并將部分病蟲枝、干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下垂枝、內膛枝、陰枝、偏冠、樹體傾斜等修正,現場需達到環境采光通透、光線充足、樹形優美的效果,并減少病蟲害。
綜上所述,本文以廣州市越秀區某公園的景觀優化提升為例對園林施工過程中的園建和綠化施工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對其中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闡述。總之,不斷加強對公園施工中技術難點的突破和研究,對于促進公園建設的設計與施工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