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貴前
(四川省天拓建筑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指導下,人們不僅要求建筑具有牢固性、舒適性,更要符合綠色環保等要求,生態建筑觀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當前建筑行業中,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還處在一個低級階段,生態建筑理念與建筑設計的結合尚不完善,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在生態建設背景下,相關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生態建筑觀,真正將環保節約、綠色生態的概念融入到建筑設計中,促進生態建筑觀的創新發展。
生態建筑就是將建筑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通過建筑設計整合所有的人口、環境等資源,達到物質和能源能夠在建筑生態系統中有效進行循環或者高效轉換,實現低能耗、無污染、高效率等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生態建筑觀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包括物質循環、自然和諧、綠色環保等觀念,屬于可持續發展的范疇,因此生態建筑同時也是綠色建筑。
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并不是與其他功能設計割裂開來,而是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設計,需要結合建筑整體功能與特點進行設計。建筑設計運用生態建筑觀應該充分考慮到建筑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影響,應該符合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因此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需要遵守以下原則:
生態和諧是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運用首先應該遵守的原則,應該將建筑看成是一個整體的系統,以此設計建筑功能結構等,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同時還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念。建筑設計應該做好外觀設計,包括建筑外形結構和顏色。建筑設計應該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消除過于突出或者不和諧的因素,形成生態美。除此之外,建筑設計還可以利用周邊環境來提升美感,比如湖泊河道等水域以及花草樹木等。建筑設計可以將這些元素整合到整體建筑環境中,既降低了建筑成本,又實現生態環境的和諧。
建筑設計運用生態建筑觀應該遵循綠色環保的原則。一方面,建筑設計中要重視節能設計,包括施工中的節能設計以及建筑使用中的節能設計等。節能設計一般主要是節約電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和太陽能等,可以利用節能燈取代白熾燈,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省大量能源。另一方面,建筑設計中要重視綠色環保設計包括建筑施工的綠色環保和建筑使用的綠色環保。建筑施工設計應該采用綠色環保的施工工藝,并選用綠色環保建筑材料,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污染。建筑使用的綠色環保設計可以從建筑結構以及建筑功能規劃等方面進行考慮,促進節能減排的落實。
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筑設計應該是圍繞人的使用來進行設計,而不是為了體現藝術等。當前部分建筑設計為了追求藝術效果,許多功能設計的比較美觀,但是缺少了便利屬性,給人們的使用帶來很大的不便,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筑設計應該是以人的需要為前提,在此基礎上達到美觀的效果,不能夠本末倒置。比如在建筑設計中,為人們提供休息和娛樂的場所可以與周圍環境相結合,充分利用花草樹木以及亭臺樓閣等景觀塑造和諧美觀的休息場所,實現生態美與實用性的結合。
近年來,生態建筑的觀念逐漸被人們認可,但是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目前尚不成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建筑設計中運用生態建筑觀不但沒有起到理想的作用,反而影響了建筑的正常功能。目前建筑行業生態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近年來生態建筑觀已經成為建筑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實際建筑設計過程中,這種趨勢并沒有明顯體現出來。受傳統理念以及長期設計經驗等影響,當前建筑行業對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相關資源以及資金投入薄弱,專業教育培訓缺乏相關內容,導致從業者生態建筑設計意識差。部分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等對生態建筑設計不重視,無法發揮有效的引導作用。除此以外,相關工作人員重視經濟收益而忽略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對于最先進的建筑設計知識與技能缺乏學習的欲望,工作中缺乏競爭壓力等,導致建筑設計水平落后于理論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一大支柱,近年來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各種建筑施工對周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逆的,對生態系統產生不良的影響。雖然生態建筑觀提出的時間非常早,但是近幾年才真正被運用到建筑設計中,相關經驗尚不充足。當前大部分建筑企業對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解還不夠深刻,相關生態建筑設計停留在節電節能等設計上,對建筑環境和建筑生態系統的整體設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運用生態建筑觀進行建筑設計應該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體現生態美。因此建筑設計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建筑場地。一方面,選擇建筑場地應該進行科學的地質勘察,確保建筑場地能夠符合建筑要求,避免發生沉降等地質問題。另一方面,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根據現場考察的結果進行建筑設計,避免“紙上談兵”設計出來的建筑方案與實際條件不相符的情況,確保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建筑場地并不是隨便選擇的,而是由眾多因素共同決定,最重要的就是與周邊環境進行結合,不同的建筑環境有不同的設計標準和要求。比如在北方進行建筑設計需要考慮到日照時間,如果樓間距過小,冬季就會影響北邊低樓層的采光,南方多山地區需要考慮與周圍環境的結合,避免交通不便等情況。在建筑施工的設計上也應該盡量選擇綠色環保的施工工藝以及建筑材料等,提高整體施工以及建筑的生態程度。
一般來說,建筑材料占總建筑成本的最大比例,建筑材料的選擇也是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運用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筑材料的選擇首先要保證安全性,其次要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近年來,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受益于巨大的經濟收益,但是受國家宏觀調控以及各種政策的影響,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不可避免出現下降,部分建筑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出現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的質量和生態性。建筑設計運用生態建筑觀應該選擇節能環保的建筑材料,一方面能夠確保建筑質量,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建筑整體生態性,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達成以及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當前建筑設計中的生態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節水設計、采光設計、墻體保溫設計等。
4.3.1 節水設計
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應該重視節水設計。其中當前比較常用的節水設計一般都運用了海綿磚。海綿磚與傳統磚石有很大不同,能夠有效儲存雨水等水分,減少雨水對建筑表面的滲透,同時能夠對雨水進行循環利用,便于澆灌綠植,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4.3.2 采光設計
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觀的運用在采光方面一般是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或者太陽能。對自然光的最大利用體現在窗臺玻璃的設計上,一般采用的是大塊的透明玻璃,在隔絕外部冷空氣的同時增加光照時間,降低電能的消耗。除此以外,部分建筑在樓頂安裝大量太陽能發電板,促進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4.3.3 墻體保溫設計
墻體保溫設計主要是提高墻體的保溫性能,減少冬夏調節室內溫度的能源消耗。由于南北方氣候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保溫上有不同的需求。北方冬天比較寒冷,運用暖氣提高室內溫度的同時也要提高墻體保溫能力,降低溫度的流失速度,一般情況下北方墻體較厚,或者可以加裝一層保溫板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建筑觀已經得到人們廣泛的認可,不僅是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人們的真實需求。建筑行業應該重視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學習生態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積極研究和探索完善的運用方式,創新生態建筑觀理念,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