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順祿
(重慶獵駿建筑勞務有限公司,重慶402246)
在道路與橋梁施工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各類質量問題,這些質量問題不僅會給工程帶來安全隱患,還會影響工程的美觀性和使用壽命,造成工程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下降,也會對人們的日常出行和區域間的往來交流造成影響。因此,要加強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管控工作,針對各類質量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同時減少不必要的維修和養護成本,提升工程整體效益。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梁板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如果沒有采取合理的施工技術,很容易出現板底部裂縫、梁板露筋的問題,進而引發混凝土腐蝕、風化等病害問題,影響橋梁整體質量。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會出現網狀開裂、瀝青碎裂等問題,影響行車安全。隨著行駛車輛的增加和使用時間的延長,橋面受到各種壓力作用,逐漸產生凹凸、破損等問題。
在路橋工程施工中,過渡段施工的難度較大,容易引發施工質量問題。道路和橋梁過渡交接的位置,會存在一個接縫,也就是所謂的伸縮縫。在車輛行駛的作用下,伸縮縫會受到各類沖擊,同時外部環境條件的變化,還也會影響伸縮縫的質量,造成質量問題,包括橡膠條拉裂等,不僅影響行車的安全舒適,還會縮短工程整體使用壽命。
樁基沉降也是比較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會進一步引發裂縫問題,造成道路和橋梁的塌陷,對工程整體質量具有毀滅性的影響和危害。造成樁基沉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工程規劃設計階段沒有做好勘察分析工作,設計方案與設計情況不符,使施工質量受到影響;②工藝技術有待完善和改進,施工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等問題;③在施工結束之后,由于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施工,工程受到氣候、環境等條件的影響,容易出現質量問題,最常見的就是樁基沉降問題。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鋼筋混凝土是比較常用的施工材料,混凝土質量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劣質混凝土很容易出現水化現象,從而出現碳化、腐蝕的問題,影響工程整體質量[1]。在鋼筋方面,由于沒有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造成鋼筋出現腐蝕、銹蝕的問題,影響結構強度,造成工程使用壽命縮減。此外,裂縫、凍融等問題也會造成鋼筋腐蝕,嚴重時會危害周邊混凝土,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導致惡性循環。
在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的過程中,為了減少質量問題,應該從工程設計入手,保障設計方案的科學合理,為后續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要先進行全面、詳細的現場勘查,掌握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包括地質條件、地理環境、施工布局等,為圖紙設計提供更多信息和數據參考。同時也要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責任感,不僅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技術工藝,還要與勘察、施工等部門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溝通,保障技術交底、圖紙交底的全面詳細,使工程施工可以依據圖紙設計內容展開。此外,要加強現場管理,嚴格規范施工現場,制定詳細的管理措施,保障各個施工環節可以順利落實。首先,要優化測量方案,保障測量的準確性。在正式施工前,技術人員要完成導線點、高程等測量工作,保障測量參數的精準性,將誤差控制在規范范圍內,使施工質量可以得到基礎保障;其次,應該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尤其要對混凝土、鋼筋的常用材料進行嚴格的篩選、檢查和控制。在采購階段,要檢查材料的合格證書,供應商的資格證書等,確認材料的各項參數符合要求[2]。在材料進場前,要對材料質量進行檢驗,確認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在入場之后,要做好材料的運輸、堆放、存儲等工作,避免材料被腐蝕。例如,要強化鋼筋材料質量管理工作,根據規范要求檢驗材料質量,確認合格后登記入庫。在存儲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腐、防水措施,避免鋼筋銹蝕、腐蝕。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檢測各個施工環節,確保各個施工環節不存在隱患問題,保障工程整體質量。
為了確保施工質量,需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需要從材料、設備、人員等多個方面進行監控,保障各個環節的順利落實。在材料和設備方面,既要檢查質量,還要控制成本,提升工程的整體效益。設備在使用前,應該先檢查是否存在故障問題,同時做好日常維修和養護工作,確保設備可以正常運作;在人員方面,要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和質量意識,使其可以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施工,并且采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工藝,提升路橋工程質量水平。尤其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應該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實現全過程動態管理,針對環境、材料、工藝、設備等影響施工質量的各項因素,采用GIS、三維仿真、BIM等技術進行管理[3]。例如,運用三維仿真技術構建三維虛擬環境,幫助施工人員更好地了解施工環境,促進各個施工環節之間的相互協調,減少質量問題。該技術可以與模糊綜合評判法結合在一起,通過數據統計、數據分析的方式,及時發現工程中潛在的質量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調整措施。在實際施工中,也可以利用視頻系統對施工現場進行監控管理,構建智慧工地,全面確保施工質量。
此外,要嚴格檢查工程質量。根據具體的質量檢驗標準、工藝技術規范對各個施工環節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可以采用自檢、互檢的校驗方式,構建科學、多元的質量評價體系,保障施工質量。如果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應該及時調整和改進,避免施工進度、使用壽命受到影響。
對于橋梁工程來說,加固、除銹是保障質量的重要手段。針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采取對應的處理措施。在加固方面,主要采用預應力加固、玻纖套筒加固的方式,這兩種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加固效果。預應力加固方法的應用較為廣泛,采用預應力碳纖維板作為加固材料。該材料的加固效果比較明顯,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和抗腐蝕能力,工藝技術比較簡單,施工也比較便利。在加固的過程中,利用碳纖維板優良的力學性能,與預應力作用結合在一起,轉變梁體受力狀態,增強梁底部;玻纖套筒加固方式通常在水下施工中應用。因為混凝土腐蝕等質量問題普遍出現在水下,傳統的圍堰抽水技術施工難度較大,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同時也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大量的人力[4]。玻纖維套筒技術則不同,其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且具有明顯的加固優勢,可以解決傳統加固中存在的弊端。在除銹、防腐方面,也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因為混凝土和鋼筋都比較容易出現腐蝕、銹蝕的質量問題,既影響美觀性,也降低工程質量。對此,首先要保障混凝土的質量,根據施工要求,控制混凝土的強度,提升混凝土的抗腐蝕能力。其次,要做好鋼筋防腐處理。如果鋼筋本身就存在銹蝕問題,應該先除銹,然后采取防腐措施[5]。
此外,改善工藝技術也是提升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要組建專業的施工團隊,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的篩選。為了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需要加強培訓、教育、宣傳等活動,強化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感,使施工人員可以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落實各項操作[6]。應該堅持標準化原則,嚴格把控各個生產環節,同時制定詳細的生產計劃,明確工程施工的目標和要求。應該與施工團隊簽訂《勞動合同》,全面落實合同管理制度,確保各個施工環節的順利落實。尤其要強化施工準備工作,在項目中標之后就開始落實勘察、采購等工作,確保工程可以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減少返工、重修等問題,保障工程質量和效益。
綜上所述,在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類質量問題,包括橋梁板質量問題、伸縮縫問題、裂縫問題等。引發這些質量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受到材料、人員、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為了提升質量,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僅要做好設計規劃,還要加強監督管理,針對各類病害問題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