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鈺
(廣東保利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510220)
在社區公共空間的設計中,兒童作為社區公共空間的主要使用者,越來越受到關注。從兒童的身心需求和活動特點出發,分析公共空間設計中的問題。
兒童是社區公共空間中的主要使用群體,社區公共空間是兒童戶外游戲活動,接觸大自然的重要方式,提供完善健康且安全保障的戶外活動場地是對孩子最大的關懷,也是對兒童健康心智發展重要支持。但研究發現40%以上的城市兒童安全事故與生活環境因素有關。兒童由于年齡小好動、缺乏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原因,往往會把社區的任何角落都變成游戲環境,把各種設施變成游戲道具,存在更多的安全隱患,故社區公共空間的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國內的兒童活動場地安全規范及監管還不完善的今天,兒童活動場地的安全系數遠遠未達到“安全放心”的階段。而另一方面兒童活動的產品設計模式化或者低齡化,孩童的玩耍形式被限制,是一種相對安全。本文則想探討的安全代表孩子在清楚自己活動界限的情況下的玩耍,代表場地設計避免對孩子造成重大意外的可能,代表孩子在可控危險的情況下,學會觀察危險,保護自己。
社區道路系統是住區的重要連接,不合理的道路規劃會引發交通事故。社區交通規劃盡量人車分流,避免人車混行的安全隱患。在交叉路口避免轉彎半徑內有綠化遮擋,并安裝反光鏡,以免造成視線盲區。在車庫出入口附近由于坡道也存在一定的視線盲區及靠近外部道路人流量較大,兒童容易越過圍欄發生安全事故。設計人員可以通過保證車庫開口與人行出入口保持一定距離,且車庫出入口坡道設置緩沖空間和設立減速帶等方式來優化。社區內部道路通常是因為兒童騎滑車輛容易發生沖撞行為,一方面設置跑道劃線,調整鋪裝形式起到引導路線心理暗示的作用,另一方面沿兒童活動場地周邊設置兒童滑行環道與主要交通隔離避免意外的發生。
盡管復雜的人流車輛對兒童安全構成威脅,但是導致最終犯罪的重要因素是環境的隱秘性和環境中是否存在監控設備。社區公共空間的監視能力有助于嚇退潛在的罪犯。首先,社區圍蔽管理注意監控防范到位,設置防爬刺網避免外人進入是安全性的必要保障。其次注意在建筑物圍合形成消極的隱蔽空間,危險區域加強監控布點,空間中高密度的種植、過大的種植面積和植物枝葉面積過大將會擋住看護者的視線,形成隱秘空間產生安全隱患。住宅樓旁的植株高度與疏密程度應合理,防止對低層住戶視野的遮擋。種植距離圍墻要有一定退距,密度適中保證監控設備正常使用。此外,夜間照明亮度不足的情況也要引起重視,做好燈具選型及參數的設計,在人流集中區域利用高桿燈給予充足的照明,植物生長影響燈具使用的情況也需要在社區運營過程中給予關注。
兒童游戲場地的安全規劃對兒童玩耍休閑相當重要。游樂空間的布局應基于當地的氣候特征,并考慮日照等因素。為避免對兒童傷害的負面影響,不要接近車速較快的道路以及車庫出入口附近,兒童場地選址盡可能遠離高層住宅高壓變電站、燃氣調壓柜、垃圾轉運站、高層建筑物過近有高空墜物風險的區域以及對兒童健康構成威脅的其他場所,在社區可達性較好,日照充足,無明顯西曬,處于園區內較為中心的區域為佳。需要重視場地細部設計的安全性,首先通向兒童活動場地的道路和場地內部道路表面要平順防滑,避免孩子騎自行車、玩滑板、直排輪時的意外摔傷,以及方便嬰兒車通行。選擇地面材料時,應選擇鋪設人造草皮或柔性材料等,以避免運動過程中打滑或刮擦,所有的游戲設施下都應采用保護性的地面,如沙地、注塑橡膠、橡膠墊等,厚度根據跌落高度設定。其次布置活動設施設備過程中,需要防止將0~3歲低齡兒童與大齡兒童的活動區混在一起,避免由于孩子的運動能力差異而對身體造成損害。特別應該將嬰兒學步區規劃在相對獨立且安靜的區域,并放置看護休息設施。從兒童的角度來看,有必要提供孩子間交往與游戲的機會,注意視線的通達,便于監護人的照看。兒童游戲活動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秋千、沙坑、平衡木、攀爬、滑梯等。所有游戲設備都需要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此外還應有一片空地,供兒童玩小車,騎三輪等。
游樂設備必須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和穩定性,結構強度根據相關應力測試計算來確定。設備的基礎必須足夠安全,如果器具周邊是松散的沙子,基礎結構必須特別注意被器具或器具部件有效地覆蓋。為避免孩子在高處玩耍或沖撞產生的意外,在活動器械的沒有固定的抓手或平衡扶手的區域,必須提供防墜落護欄,護欄高度取決于平臺高度。平臺下地面必須設計符合跌落標準的減震材料。重視活動器械的安全性,不能出現危險的凸出物如釘子和螺栓、鋒利的邊緣、尖角及可能卡住兒童的頭和手指,避免兒童活動時發生意外傷害。在穿越隧道類的器材需要根據隧道的長度和開口數量確定最小內徑,器具設計必須滿足成人可以隨時進入器材內部,危急情況下提供幫助的要求。游樂設備包括攀爬器具尺寸和抓握距離要符合人體工程學,以維持兒童身體的平衡。組合滑梯作為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器具之一,也是發生最多意外的器具,一方面孩子會變換滑梯的原設計玩法,另一方面也有安裝不正確或者維護不到位的問題。除了滑梯主體的基本安全要求外,滑道角度、滑道寬度、緩沖長度、滑道末端的離地高度也必須滿足安全要求。在強烈的陽光下,設計滑道最好能在北部,炎熱的南方應盡量避免采用不銹鋼滑道。最后游樂場設備的材料應當正確選擇和處理,易燃物料及有害物質不得使用,木材不得開裂有毒,靠近海邊還必須金屬保護免受空氣影響。游樂設備的制造商和經銷商必須為每個器具提供有關操作產品安全、安裝、檢查和維護的信息。
社區公共空間的任何角落都能夠變成游戲環境。大草坪、樹林等豐富變化的地形,水景、花草、泥沙等景觀設施這些場地自由度大,兒童隨時可與環境產生互動開展游戲。因為親水天性,水景是兒童最喜歡的一類景觀設施,水景駁岸的設計需要考慮防滑和圍欄措施。噴泉內部電源的絕緣性要確保安全,戲水采用水電分離設計,避免意外漏電,水體導電傷人情況,另外水質也必須符合要求。大面積草坪鋪設滿足兒童在住區內的嬉戲打鬧,避免形狀尖銳石頭割傷兒童。如果社區公共空間在城市道路附近,其植物應選擇葉片密度高和吸收能力高的樹種,住宅樓及兒童游戲場地旁的植物選擇需要符合植物無刺無毒,不滋生病蟲害等要求,貼近活動區邊緣不宜選用側枝較多的植物。社區公共空間中景觀圍護應避免采用尖銳犄角,柵欄間的距離也不能滿足兒童穿行行為,防止發生肢體卡塞、劃傷等情況。園林總電箱盡量遠離兒童活動場地周邊,建議位于綠化暗藏處理,活動區燈具高度間距滿足照度要求。社區公共空間中景觀和游戲設施在居民使用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如設施螺栓松動破損等情況,兒童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玩耍,這種另類玩法容易對兒童的造成傷害,故社區設施需要定時維護保養,進行隱患排除和設備維修,以提高社區公共空間的安全質量。
長期以來我國兒童空間設計較大程度是參考國外的經驗,20世紀80年代,國內才重新被重視起來,這意味著我國的兒童活動場地直接與當時國際上盛行的標準化兒童活動場地接軌,但直到今天在國內的住宅區中,最常見到的還是各種模塊化、標準化的兒童活動器械和相對集約的活動場地,而國外則從安全至上的麥當勞式的工業產品逐漸發展到以冒險型的游樂場,關注兒童創造性精神的培養為主要趨勢。隨著標準化兒童活動場地各種問題的漸漸浮現,成品設施簡單重復,整體設計比較落后,偏重低齡兒童,游戲趣味性不足,不強調合作,缺乏冒險精神和創造性,以及協作精神的培養。越來越多設計工作者意識到,只有充滿野趣,變化,充滿創造性想象空間,并為孩子提供奔跑,攀爬,滑,蕩,跳,穿,鉆等一系列不同類型運動功能的兒童場地才是真正符合兒童天性需求的場地,更符合3~10歲階段的兒童生長發育特點。激發兒童,鼓勵自由探索,避免過度保護,一定探險及超出安全邊界的身體活動,練習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擴展身體運動的邊界才是安全性的主觀前提。故適度超前,適度安全的游戲設施以培養和鍛煉兒童的體質與冒險精神為目的,從根本性上更符合面向當下和未來的兒童成長需求,符合友好安全的社區環境需要。
在對社區公共空間進行設計工作時,重視兒童在社區公共空間中的安全性,以兒童安全視角來從交通規劃、犯罪防范、游戲場地、景觀設施、活動器械五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提出設計策略以提升兒童在社區公共空間中的安全性和適當安全的設計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