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勇
(太原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新時代的換熱站主要采用間接連接方式,能夠在避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水暖設備的前提下,減少能源的消耗量,避免單一不穩定因素影響供熱網絡的運作,工作人員必須在新型換熱站內部安裝循環式水泵以及定壓裝置,將采暖系統與供熱管道隔離,添加更多可為外部控制提供有利條件的調節設備。為了應對城市環境變化給供暖系統帶來的負面影響,縮減供熱企業的經營成本,工作人員應當主動采用合理的安裝技術,優化換熱站的工作流程,設計更多保障性措施,克服施工過程中遭遇的各類困難,總結一套具備普遍性的采暖設備安裝技術,讓換熱站內的水泵、分水器等設備能夠持續高效率地運作。
我國供暖系統中的多數換熱站均采用板式換熱設備,此類設備的傳熱效率高于填料式換熱器與浮頭式換熱器,集中了其他類型換熱器的優勢,造價較高,但能夠用于高溫、高壓的特殊環境下,占地面積較小,可在狹小空間內正常運作。傳熱效率高的特點決定了在安裝此類設備時,工作人員應當采取配套的保溫措施,盡可能減少換熱器在安裝后投入使用時的散熱損失。換熱站主要使用差壓流量計測量換熱站內部供水系統的流量,內部結構較為簡單,設備安裝工作的持續時間較長,工藝復雜。為了保證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工作人員應不斷提高安裝工作的精確度,定期測試安裝后設備的運行效果,分析并判斷其基本功能是否可正常發揮。
換熱站是連接供熱系統中熱源與用戶的重要樞紐,換熱站的運作效率決定了供暖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換熱站內部安裝有大量高技術含量的專業設備、儀表,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自動化、智能化地調整熱媒參數,限制用戶的用熱方式,變更供熱管道的熱量來源。換熱站內部的核心調節設備主要有水泵、儲水箱、節流閥、檢測儀表等,可自動調節供熱量。采用間接性接觸的換熱站內部采暖系統能夠將不同管網的工況分開,使二者彼此之間不受影響,工作人員可利用這一原理正確安裝相關設備[1]。
在安裝換熱器之前,工作人員必須結合工程設計圖以及城建部門提供的檢測報告,對設備的安裝位置、幾何尺寸、水平高度進行測量,保證以上參數符合安裝計劃的具體要求,并根據行業規則填寫設備的測試記錄,根據安裝施工圖中的標高線與邊線畫出預安裝設備的基準線,提前劃定設備在換熱站內部的位置。通過核查設備的基礎強度與具體安裝位置的條件,保證安裝工作符合基本的規范性要求。工作人員可在預定位置上安裝換熱器的金屬支撐架與底座,并使之與換熱站內部的地板相連接,工作人員可使用螺栓、鋼制墊塊將其固定,強化底座部分的穩定性與支撐能力。在安裝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使用吊裝方式安裝板式換熱器,根據具體條件調整換熱器上半部分的位置,使用扳手擰緊底部螺栓與換熱器的連接部分,保證換熱器的水平均衡狀態,使之在固定高度上進行運作。工作人員應當考慮到換熱器附屬的壓力計、溫度計等儀表設備的可用性,調整其安裝位置,將其安裝在垂直于供熱管道的中心軸線位置,并將供熱管道與換熱器的連接部分進行密封、加固處理,以此防止意外的漏氣、漏水、管道破裂等安全事故發生[2]。
為避免供熱系統出現熱力失調或水力失調等異常問題,工作人員必須采用正確、標準的安裝技術裝配循環水泵,在安裝前工作人員應當考慮到換熱設備的能量損失與供熱量的比率,提高系統水力的穩定性與可調節性,減輕供熱線路之間產生的應力與管壁壓力,在正式安裝水泵之前工作人員必須核查水泵的安裝地點的具體情況,保證水泵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做好防腐、防水、防漏處理,正確安裝水泵的各類附屬性部件,如聯軸器、散熱器等,拓展對系統運行的調節范圍。在安裝體積較大、附屬設備較多的水泵時,應當使用承載能力較強的三腳架吊裝方式,減少安裝工作對人力的用量,加快安裝速度。在安裝此類設備時,應當提前找好水泵的重心與空間層面的中軸線,控制設備的安裝高度,在電腦上使用工程軟件繪出水泵安裝位置的三維坐標,并根據此坐標進行高精度的安裝,盡可能縮減設備的安裝誤差,嚴格安裝既定的施工計劃與安裝圖紙進行裝配,并在初步安裝完成后進行注水試驗,測試水泵的水密性與輸送能力,根據實際測試情況安裝配套的送水管、溢水管、水位測量元件,并在水泵表面制作防銹涂層,提高設備的抗銹蝕性能。
在安裝換熱站內部設備時,工作人員可使用專用于采暖領域的鍍鋅鋼管,并保證鋼管的尺寸符合管道安裝標準,針對管壁厚度、長度、直徑不同的管子設計具備針對性的安裝方法。首先安裝尺寸較大、能夠發揮主要的分流、引流作用的管道;而后安裝尺寸較小、對換熱站整體運作效能沒有較大影響的管線,在安裝此類管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始終秉承避讓原則,在不同管道之間發生空間層面的交錯沖突時,必須停止安裝管壁壓力較低、尺寸較小的管道,先安裝尺寸大、管壁壓力大、運行溫度高的關系,保障換熱站內部主管道的暢通。在管壁厚度超過3mm 時,工作人員必須在此類管道的安裝處使用鉆孔工具打出角度在60°左右的坡口,并保證安裝角度的平直性,減小安裝的偏差值。
在安裝換熱站內部管道時,工作人員必須采用電焊方式焊接管道,在鋼管管壁厚度較大的特殊情況下,可使用氣焊進行加固。負責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能夠處理好常見的焊點不穩定、焊縫透水等安全問題。在焊接換熱站管道時,焊工必須保證焊接工藝的正確性,增加焊接的層數,在焊接管壁較厚的鋼管時,焊工應當根據既定順序對管道連接部分進行雙面焊處理,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對焊接部分進行清污處理,檢查焊接部分的氣密性與水密性,整修質量較低的不合格焊接部位。
工作人員在安裝閥門以及其他儀器元件時,應當提前根據設計圖紙核對安裝方式、設備的型號、主要功能等重要元素,并在安裝閥門之前對換熱站內部所裝配的操作機械進行核查,深度清理其中的精密元件,要求其能夠進行靈活轉動,并根據圖紙現場考察閥門的裝配地點,依托換熱站內部供水管道的流向確定閥門與調節儀器的安裝方式、裝配位置,檢查用于封閉閥門與管道連接處的填縫材料,保證在安裝固定螺栓時能夠留出一定的調節空間,在換熱站管道處于關閉狀態時安裝閥門。安裝人員應當檢測安全閥的基本性能,檢查其中基礎性元件的強度與其對應力的承載能力,保證換熱站工況的穩定性[3]。
在基本完成設備安裝工作后,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施工規范執行正確的測試方案,并對供熱系統中的管道進行沖洗與清潔,系統性地檢測換熱站中壓力泵、排水設備、儀表元件、管網阻斷裝置等設備的性能與使用效果,核查焊縫的牢固性與連接緊密性,測試壓力表的精度與顯示正確性。在沖洗管道內壁時,工作人員應當主動采用系統能夠承載的最大水壓與流量,以此檢測換熱站內部設備的性能,記錄并分析出水口處的水質與水色,清理管壁中遺留的雜物,工作人員應當與行業專家合作,共同設計測試換熱站管道受壓能力的實驗,逐步提高測試活動中管壁所承受的水壓,并延長測試時間,使管道在設計壓力的一到兩倍下經過時長30~60min 的測試,在這段測試時間內管道不出現滲漏、降壓或無法正常調節的現象,即表明換熱站內部設備達到規范標準[4]。
工作人員應當在裝配大型設備如水泵、分水器等器材之前,根據現場施工需要,購買并安裝可用于不同階段施工的吊架以及鋼槽,在不影響換熱站內部儀器正常運作的前提下,在周邊墻壁上進行鉆孔,并安裝可拆卸的螺栓與墊板,以此固定管道吊架的支架與吊桿,并安裝配套的減震裝置與自動化調節裝置,保障吊架的穩定性與荷載強度,讓管道與吊架的接觸保持緊密貼合,工作人員可逐步擰緊螺母,固定支架,在支架的表面涂上具備防腐、防銹性能的涂漆,以此保護支架的基本性能[5]。
施工人員必須正確安裝換熱站內的電氣傳動控制系統與分水系統,讓換熱站在最佳工況下運行,保證供熱系統的輸送能力與運行穩定性,完成基本的供熱生產任務,對安裝工作所消耗的資源與人力資本進行控制,對安裝流程與安裝技術進行結構性優化,避免使用運行效率較低、能耗大的陳舊設備,而是采用能夠為客戶帶來最大收益、有利于遠期規劃達成的先進安裝技術,提高系統運作的安全性,達成合理配置資源、節能減排的基本目標,快速完成計劃中的換熱站設備安裝、更新、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