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欖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00)
在當前連續箱梁橋體的施工設計環節,建筑企業想要保證工程質量,一方面要對施工材料、機械設備、施工人員與施工環境等提出明確要求,為橋梁施工提供穩定的資源保障。另一方面要從設計環節入手,采用現代化技術對橋體建設過程進行模擬,驗證各施工階段施工方案的準備充足性,同時還可以提前找出橋體建設中存在的病害問題,通過加強橋體內部結構穩定性,調整箱梁與變截面的設計要點,使橋體實際建設效果滿足施工方案的工藝參數要求。因此,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針對連續箱梁施工段的病害問題展開分析,進而制定針對性的加固防護措施,對強化案例橋體使用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準確辨析連續橋梁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通過對該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橋梁病害進行匯總,進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將設計方案與施工措施相結合,案例橋梁的全長為180m,單幅橋面的寬度數值為16m,為保證橋梁跨度設計方案的有效執行,采用連續箱梁的施工結構模式,搭配現澆混凝土施工技術,針對橋梁不同區域,采用不同標號的混凝土材料,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證橋梁的整體穩定性。同時為保證該橋梁工程的施工效率,對病害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加固設計措施,解決質量隱患。
大部分橋梁在長期使用后,其箱梁腹板都會出現質量問題,一方面是施工技術與材料存在問題,缺乏有效的質量保障,另一方面則是橋梁長期處于超負荷的運行情況,當箱梁腹板開裂后,便會引發各類裂縫問題,例如受到箱梁內外的溫度差異影響,會導致出現溫度梯度,箱梁縱向與橫向之間的預應力也會嚴重損失,進而使箱梁內部結構穩定性降低。同時混凝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還存在收縮曲面等問題,這樣都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誤差存在一定關聯,因此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如果橋體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則會使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超出設計值,當抗拉強度的數值超出規定范圍時,便無法維系箱梁腹板的結構穩定性,從而引發混凝土裂縫或內部結構損壞等問題,將會引發比較嚴重的裂縫與橋體斷裂問題[1]。
由于橫向彎矩的負載通常會超出規定范圍,因此會對混凝土的收縮性造成一定的影響,當箱梁頂板的負載力不斷提升時,便會影響左右兩側的翼板,導致混凝土裂縫問題,由于箱梁結構的橋梁施工跨度較大,需要保證各施工段的質量,才能對橋梁整體穩定性提供保障,但是,箱梁頂板的穩定性失衡,將會逐漸延伸至四周,導致混凝土裂縫與其他橋梁病害問題,而且此類問題還會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沒能及時發現,將會使裂縫程度不斷加劇,使連續箱梁橋體的病害問題愈加嚴重[2]。
橫隔板裂縫也是案例橋梁存在的主要病害問題,由于車輛運行過程中箱梁橫隔板所受的外部應力會逐漸增加,當抗扭性能超出規定范圍時,也就是當汽車荷載偏心加載時,會產生較大的扭距,這樣也會對橋體內部結構造成影響,進而導致箱梁橫隔板內部產生較大的應力,如果應力超出橫隔板混凝土抗拉強度,便會導致橋體表面產生裂縫,當箱梁溫度梯度差異較大時,也會導致橫隔板下方的銳角部分無法克服外部預應力,而且橫隔板與混凝土之間契合性降低,最終導致橋體表面出現裂縫病害。
為解決案例橋梁的病害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提出相應的加固設計措施,還要對橋體內部結構的穩定性進行監測,如果超出規定范圍,則要采取一定的補強措施,例如重新對鋼結構及混凝土結構強度進行修復,將混凝土裂縫修復技術與注漿技術相結合,一方面要對橋體內部的結構穩定性進行判定,嚴重時要鑿開表面,重新布置其內部鋼筋與混凝土的結構,并且與周邊橋體結構重新構建聯系,加強橋體區域的抗拉力。另一方面要結合外部注漿修復技術,對橋面混凝土裂縫進行修復,可以先噴涂防水保護層,在對裂縫進行處理時,采用環氧砂漿材料,根據裂縫開裂程度,判斷橋體病害問題的影響范圍,采取科學合理的修補技術方案[3]。
案例橋體存在中跨施工裂縫問題,其原因為豎向剛度不足,因此導致橋面下凹,使內部結構穩定性降低,橋體表面產生裂縫。因此需要對橋體施加外預應力,將主張拉幅度控制在原有應力基礎的10%左右,采用加固模型對張拉過程中的橋體結構穩定性進行測算,通過調整跨中拉應力以及外部預應力,將結構參數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這樣可以配合橋體表面的裂縫修補技術,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4]。
對于中跨跨底部的裂縫問題,還可以采用鋼板條進行固定,通過對縱向預應力進行加強,以防止橋體表面裂縫問題的進一步擴張,方案二為在箱梁中跨底部外表面對拉粘貼鋼板,這樣可以緩解橋體內部向外延伸的預應力,結合外部張拉措施,對內部結構穩定性進行補強,具體施工流程如下:①針對箱梁裂縫數量以及分布情況進行詳細勘測;②在裂縫接縫處采用壓漿封閉處理方式,對表面與橋體內部結構進行同時修復;③分批補張橋體外預應力,使內部結構穩定性得到逐漸提升。
為保證案例橋梁的使用質量,要根據橋梁的實際應用情況,搭配科學合理的檢修維護措施,針對橋體病害問題建立跟蹤檔案,準確記錄各類橋體病害問題的表現形式、處理方式、應用結果,這樣可以為后期的橋體加固修復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可以使橋體修復工作更具數據化。準確判定各類橋體病害處理方案的實用性與可靠性,這樣在后續出現相同的病害問題時,可以直接照搬,減少研究方案的設計實踐,快速處理橋體病害問題,將結構穩定性危害控制到最小。一方面要針對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材料的契合性展開分析,保證橋體建設過程中各施工材料的應用質量,可以在材料入場與貯存管理環節制定詳細的材料管控方案,這樣才能保證裂縫封閉修補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的可操作性與有效性[5]。
在橋體建設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應用加固技術,例如在橋面鋪裝施工中,橋面外部破損情況比較嚴重時,應該將鋪裝層完全清除之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對結構穩定性進行重塑。同時還可以增加截面高度,一般情況下都要根據加固技術的實用效果,調整截面高度,使其外部裂縫與內部結構都可以得到強化處理,進而使正截面的受彎承載能力提升,增強橋體對外部壓應力的緩解效果。有效緩解橋體使用過程中所受到的外部應力,避免內部結構遭到破壞。此外還可以采用橋梁端頭破損加固技術,對施工過程中的伸縮縫問題進行重點關注,尤其是設計圖紙時,要將伸縮縫的結構形式與不同的天氣環境相匹配,保證外部環境不會對橋體應用質量造成明顯影響。
加強公路橋梁后期運行中的日常維護,如加強橋體箱梁監測,部署技術熟練、施工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對橋梁結構進行檢查,從一些征兆中及時發現病害、處理病害。加強與運輸部門的聯系,實行必要的交通管制,減輕橋梁的承載壓力,加大橋梁維修養護的資金技術投入,完善橋梁檔案資料,對每座橋梁的基本狀況、施工原始記錄、工程改造、歷次自然災害及意外損壞等進行詳細記錄。
綜上所述,在橋梁施工建設中,不僅要對施工技術、材料、設備等進行積極革新,將現代化施工技術應用到橋梁建筑中,同時還要加強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在施工設計階段解決與規避橋體病害問題,這樣才能將各類質量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以保證橋梁工程的順利開展。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針對變截面連續箱梁橋體的病害問題進行研究,首先對工程背景進行介紹,其次指出變截面連續箱梁橋體的病害問題,最后提出加固設計措施,具體為保證主梁節段的接縫與補強工作,對橋體外預應力進行補充,布置中跨底面縱向鋼板條,加強檢修維護措施,建設中應用加固技術,落實橋梁工程的養護管理等,進一步提升橋梁設計的作用與價值。